一种车辆换挡点的修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838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27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换挡点的修正方法,包括,采集车辆的行驶数据,其中,所述行驶数据包括输出轴转速、车速、纵向加速度、油门踏板开度、负载系数、当前驾驶模式;识别所述车辆的行驶工况,其中,所述行驶工况包括起步工况、行进工况、驻车工况中的任一项;根据所述行驶工况及所述行驶数据,更新所述车辆的驾驶风格指征值;根据所述驾驶风格指征值,确定换挡点修正系数及修正后的换挡点。本申请提供的修正方法,根据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典型工况及典型特征信息来实时判断驾驶员的短时驾驶风格,综合考虑驾驶员自身驾驶习惯以及道路、天气等行驶条件对驾驶风格的动态影响,并将驾驶风格量化为指征值,根据驾驶风格指征值动态修正换挡点,能够满足驾驶员动态变化的驾驶性能需求,有效地提升驾驶体验。地提升驾驶体验。地提升驾驶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换挡点的修正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汽车自动变速器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换挡点的修正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换挡规律即换挡点的计算是自动变速器电控软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决定自动变速器何时开始实行自动换挡的上层控制命令。换挡规律设计的优劣是衡量车辆在采用自动变速技术后能否充分发挥其动力性、经济性及可驾驶性的关键。现阶段,自动变速器上普遍使用油门

车速两参数换挡MAP来计算换挡点,并设计有多种换挡模式(如经济模式、运动模式、坡道模式以及高原模式等)对应不同的换挡MAP来适应不同的道路环境及驾驶员需求。
[0003]然而,现有的多种换挡模式设置如坡道模式、高原模式只能适应道路环境及负载对动力的需求变化,无法满足不同驾驶风格的驾驶员在相同工况下对经济性、动力性的需求;经济模式和运动模式虽考虑了不同驾驶风格的需求,但需要驾驶员自行手动选择,且一旦选择之后模式不会根据工况变化自动变更,难以适应不同工况下的经济性动力性需求变化。对于变化的行驶工况,需要驾驶员不断的手动操作才能获得连续较好的驾驶体验,违背了自动驾驶降低驾驶员操作负荷的初衷。
[0004]另外,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对整车的操作表现,不单单跟其性格及行为习惯(激进或温和)有关,还受到道路状况(拥堵或通畅)以及天气情况(雨、雪、雾)带来的能见度及地面附着力的变化影响,甚至跟驾驶员当时的身体及心理状态有关,再激进的驾驶员在遇到拥堵,或大雾大雨天气的时候也不得不放慢速度小心驾驶,而温和的驾驶员在道路及天气状况良好,安全系数较高,赶时间的状态下也会选择快速通过。对于单一驾驶员来说,不同的道路及天气状况甚至身体心理状态对应不同的驾驶性能需求;而对于国内大多数家庭来说,家庭成员共用一辆车的情况,更需要能快速适应家庭成员间不同驾驶风格的驾驶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换挡点的修正方法,以满足驾驶员动态变化的驾驶性能需求,提升驾驶体验。
[000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换挡点的修正方法,包括:包括:采集车辆的行驶数据,其中,所述行驶数据包括输出轴转速、车速、纵向加速度、油门踏板开度、负载系数、当前驾驶模式;识别所述车辆的行驶工况,其中,所述行驶工况包括起步工况、行进工况、驻车工况中的任一项;根据所述行驶工况及所述行驶数据,更新所述车辆的驾驶风格指征值;根据所述驾驶风格指征值,确定换挡点修正系数及修正后的换挡点。
[0007]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根据所述行驶工况及所述行驶数据,更新所述车辆的驾驶风格指征值的步骤之前,包括:在所述车辆启动时,根据所述当前驾驶模式,确定所述驾驶风格指征值的初始值。
[000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行驶工况及所述行驶数据,更新所述车辆的驾驶
风格指征值,包括:根据所述起步工况的油门踏板开度,确定所述起步工况的最大油门开度及油门开度平均变化率;根据所述最大油门开度及所述油门开度平均变化率,确定所述起步工况的驾驶风格对所述驾驶风格指征值的第一贡献量;根据所述第一贡献量,对所述驾驶风格指征值进行更新。
[000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起步工况的识别条件,包括:若所述输出轴转速大于零且小于第一转速,则进入所述起步工况;若所述输出轴转速大于第二转速,则结束所述起步工况;其中,所述第一转速小于所述第二转速。
[001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行驶工况及所述行驶数据,更新所述车辆的驾驶风格指征值,还包括:在所述行进工况中,若所述纵向加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加速度,则所述纵向加速度对所述驾驶风格指征值的第二贡献量为正向贡献量,根据所述正向贡献量,对所述驾驶风格指征值进行更新;在所述行进工况中,若所述纵向加速度小于所述预设加速度,则所述纵向加速度对所述驾驶风格指征值的所述第二贡献量为负向贡献量,根据所述负向贡献量,对所述驾驶风格指征值进行更新。
[001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加速度的获取方法,包括:根据所述车速及所述负载系数,确定所述预设加速度。
[001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贡献量的获取方法,包括:根据所述车速及所述纵向加速度,确定驾驶激柔程度表征值;根据所述驾驶激柔程度表征值及所述驾驶风格指征值,确定所述第二贡献量。
[0013]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对所述驾驶风格指征值进行更新的步骤之前,包括:若所述行进工况的油门踏板开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开度,则保持所述驾驶风格指征值不变;若所述行进工况的油门踏板开度大于所述预设开度,则执行所述对所述驾驶风格指征值进行更新的步骤。
[001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行驶工况及所述行驶数据,更新所述车辆的驾驶风格指征值,还包括:获取所述车辆在所述驻车工况的发动机状态信息;若所述发动机停机,则将所述驾驶风格指征值清零;若所述发动机未停机,则保持所述驾驶风格指征值不变,并识别所述起步工况。
[0015]在一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驾驶风格指征值,确定换挡点修正系数及修正后的换挡点,包括:根据所述油门踏板开度、所述输出轴转速及所述当前驾驶模式,确定基础换挡点;根据所述油门踏板开度、所述驾驶风格指征值及所述当前驾驶模式,确定所述换挡点修正系数;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修正后的换挡点:
[0016]P

=a*P
[0017]其中,P

表示所述修正后的换挡点,a表示所述换挡点修正系数,P表示所述基础换挡点。
[001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修正方法,包括:根据所述车辆的驾驶模式,设置所述驾驶风格指征值对应的取值范围及所述换挡点修正系数对应的取值范围;其中,所述驾驶模式包括经济模式、普通模式、运动模式。
[0019]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辆换挡点的修正方法,通过换挡点的修正来适应不同驾驶风格的驾驶员对整车动力性、经济性的需求,以及同一驾驶员对不同行车状况所产生的驾驶性能需求的变化,满足驾驶员动态变化的驾驶性能需求,有效提升驾驶体验。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修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1]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修正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修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修正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0024]步骤S101:采集车辆的行驶数据,其中,所述行驶数据包括输出轴转速、车速、纵向加速度、油门踏板开度、负载系数、当前驾驶模式;
[0025]步骤S102:识别所述车辆的行驶工况,其中,所述行驶工况包括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换挡点的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车辆的行驶数据,其中,所述行驶数据包括输出轴转速、车速、纵向加速度、油门踏板开度、负载系数、当前驾驶模式;识别所述车辆的行驶工况,其中,所述行驶工况包括起步工况、行进工况、驻车工况中的任一项;根据所述行驶工况及所述行驶数据,更新所述车辆的驾驶风格指征值;根据所述驾驶风格指征值,确定换挡点修正系数及修正后的换挡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行驶工况及所述行驶数据,更新所述车辆的驾驶风格指征值的步骤之前,包括:在所述车辆启动时,根据所述当前驾驶模式,确定所述驾驶风格指征值的初始值。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行驶工况及所述行驶数据,更新所述车辆的驾驶风格指征值,包括:根据所述起步工况的油门踏板开度,确定所述起步工况的最大油门开度及油门开度平均变化率;根据所述最大油门开度及所述油门开度平均变化率,确定所述起步工况的驾驶风格对所述驾驶风格指征值的第一贡献量;根据所述第一贡献量,对所述驾驶风格指征值进行更新。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步工况的识别条件,包括:若所述输出轴转速大于零且小于第一转速,则进入所述起步工况;若所述输出轴转速大于第二转速,则结束所述起步工况;其中,所述第一转速小于所述第二转速。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行驶工况及所述行驶数据,更新所述车辆的驾驶风格指征值,还包括:在所述行进工况中,若所述纵向加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加速度,则所述纵向加速度对所述驾驶风格指征值的第二贡献量为正向贡献量,根据所述正向贡献量,对所述驾驶风格指征值进行更新;在所述行进工况中,若所述纵向加速度小于所述预设加速度,则所述纵向加速度对所述驾驶风格指征值的所述第二贡献量为负向贡献量,根据所述负向贡献量,对所述驾驶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姗黄显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