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骏专利>正文

直式骨科钢丝导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74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直式骨科钢丝导入器,由操作手柄和一根细长笔直、根部粗、头部细的针杆组成,针杆的头部开有穿钢丝的小孔和嵌入钢丝的小槽,它用于临床骨科手术时穿拉钢丝使用,使用时方便可靠,钢丝不易滑脱,可提高手术效率,减轻患者痛苦,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医学
,是一种直式骨科钢丝导入器。临床骨科手术中经常需要穿入钢丝以固定患骨,但目前没有专用于穿拉钢丝的手术器械,临床时常用止血钳代之,由于止血钳较粗大,且钢丝又比较光滑,从而经常发生钢丝反复滑脱,手术创面大,增大出血,费时费事费力。本技术之目的就在于弥补以上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小巧、使用方便可靠的一种直式骨科钢丝导入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直式骨科钢丝导入器,由一根细长而直的针杆(1)和装在针杆(1)一端的手柄(2)组成,其特征在于针杆(1)的另一端上横钻有一个可穿入钢丝的小孔(A)。为了使本导入器对创面损伤减少到最低程度,在针杆(1)上钻有小孔(A)一端的端面开有小槽(B),以便让钢丝穿过小孔(A)后穿拉钢丝时,让钢丝嵌入小槽(B)内而不致于扰动创面,同样,针杆(1)装有手柄(2)一端的截面平均直径大于等于开有小孔A一端的截面平均直径,使针杆(1)穿入人体时更顺畅,对创面损伤更小,以减少患者出血和痛苦。采用本技术将取得以下效果1、针杆有穿入钢丝的小孔(A),钢丝在手术过程中滑脱的可能性大大减少,可提高工作的可靠性,并节省时间,也就是减轻了医生的劳动强度,减轻了患者的痛苦。2、针杆细,对患者创面损伤小,也可减轻患者创面的损伤和痛苦。3、结构简单,制造使用都很方便。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形结构图。图2为图1中K处纵截面局部放大图。由图可见,针杆1是一根细长、笔直的金属杆,其横截面一般是圆或扁圆形的,它的一端固定有一个手柄(2),本图所示的是医疗手术中常采用的双环蝶型手柄,便于操作者用两个手指插入环入操作使用,针杆(1)的另一端针头部横向钻了一个小孔(A),它与民用缝衣针的穿线孔相似,作用是穿入钢丝,由于钢丝弯曲时不象缝衣线那样柔软,所以又在小孔(A)这一端的针头端面上开了一个小槽(B),使钢丝在穿进、拉入的过程中能嵌入小槽(B)内,以减少钢丝在穿拉过程中对患者创面的损伤。使用时,若向人体穿进钢丝,只需将钢丝穿入小孔(A)内,将针杆(1)刺入人体即可。若向人体拉入钢丝,只是先将针杆(1)刺入人体再将钢丝穿入小孔(A)内,将钢丝拉入人体内。为便于针杆(1)进出人体顺畅,针杆(1)一般制成针尖处比针根部细的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直式骨科钢丝导入器,由一根细长而直的针杆(1)和装在针杆(1)一端的手柄(2)组成,其特征在于针杆(1)的另一端上横钻有一个可穿入钢丝的小孔(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针杆(1)上钻有小孔A的一端的端面上开有一个小槽(B)。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针杆(1)装有手柄(2)一端的截面平均直径大于等于开有小孔(A)一端的截面平均直径。专利摘要一种直式骨科钢丝导入器,由操作手柄和一根细长笔直、根部粗、头部细的针杆组成,针杆的头部开有穿钢丝的小孔和嵌入钢丝的小槽,它用于临床骨科手术时穿拉钢丝使用,使用时方便可靠,钢丝不易滑脱,可提高手术效率,减轻患者痛苦,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文档编号A61B17/88GK2324978SQ97230020公开日1999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7日专利技术者曾骏 申请人:曾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式骨科钢丝导入器,由一根细长而直的针杆(1)和装在针杆(1)一端的手柄(2)组成,其特征在于针杆(1)的另一端上横钻有一个可穿入钢丝的小孔(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骏
申请(专利权)人:曾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