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器内套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697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凝器内套组件,包括一端与酒甑连接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另一端设有冷凝单元,所述冷凝单元上设有具有若干排液口的排液单元;所述导管内还设有第一测温单元,所述第一测温单元用于控制排液单元上排液口的开启或关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设置在管道内的第一测温单元能够测量出不同类型的酒蒸汽,然后利用设置的排液单元对不同类型的白酒进行单独储存,从而实现了对不同类型的白酒精准收集。的白酒精准收集。的白酒精准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器内套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白酒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冷凝器内套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白酒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蒸馏酒。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
[0003]在白酒蒸馏工艺中,通常使用的装置是酒甑和冷凝桶,酒醅通过装甑的方式装入酒甑,酒甑底部通入蒸汽加热,酒甑内的酒醅温度升高,其中的酒精汽化,通过蒸汽管道进入冷凝桶,和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使酒蒸汽冷凝成液体,得到白酒。目前在对酒蒸汽进行冷凝的过程中,不便于根据白酒酿造工艺将不同的酿酒成分进行单独储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凝器内套组件,利用设置第一测温单元能够判断酒蒸汽的类型,从而对冷凝后不同类型的白酒进行单独储存。
[0005]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冷凝器内套组件,包括一端与酒甑连接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另一端设有冷凝单元,所述冷凝单元上设有具有若干排液口的排液单元;所述导管内还设有第一测温单元,所述第一测温单元用于控制排液单元上排液口的开启或关闭。
[0007]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单元包括上盘体、下盘体以及若干冷凝管,所述上盘体和下盘体内部均设有空腔,所述导管与上盘体的空腔连通,所述排液单元与下盘体的空腔连通,所述冷凝管的两端分别与上盘体和下盘体的空腔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下盘体和上盘体朝向彼此的表面上还设有若干与空腔连通的连接孔,所述冷凝管位于连接孔内。
[0009]进一步地,所述冷凝管绕上盘体和下盘体的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下盘体上还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下盘体空腔连通。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下盘体为锥尖朝下的圆锥结构,所述排液单元与下盘体的锥尖处连通。
[0012]进一步地,所述排液单元包括排液管、流酒管以及若干排酒口,所述排液管一端与下盘体的锥尖处连通,另一端与流酒管连通,所述排酒口分别与流酒管连通,且各个排酒口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第一测温单元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排酒口为三个。
[0014]进一步地,所述排液管内还设有第二测温单元。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测温单元和第二测温单元均为温度传感器。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利用设置在管道内的第一测温单元能够测量出不同类型的酒蒸汽,然后利用设置的排液单元对不同类型的白酒进行单独储存,从而实现了对不同类型的白酒精准收集;
[0018]2、本技术利用设置的冷凝单元能够对酒蒸汽进行快速冷凝,同时设置在下盘体上的排气管能够防止瞬间产生的酒蒸汽进入冷凝组件内的蒸汽量过大,造成冷凝组件内爆炸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为下盘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排液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4]21、排液管;22、冷凝管;23、下盘体;25、排气管;26、上盘体;27、连接孔;28、导管;29、第二测温单元;30、第二测温单元;31、流酒管;32

电磁阀;33、排酒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6]实施例
[0027]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一端与酒甑连接的导管28,所述导管28的另一端设有冷凝单元,所述冷凝单元上设有具有若干排液口的排液单元;所述导管28内还设有第一测温单元30,所述第一测温单元30用于控制排液单元上排液口的开启或关闭。
[0028]由于白酒在进行蒸馏的过程中,不同温度的酒蒸汽其酒的类别不同,即当酒蒸汽的温度为78.5

82℃时,此时的酒蒸汽为头酒,当酒蒸汽温度为82

92℃时,此时的酒蒸汽为中酒,而当酒蒸汽温度为92

95℃时,此时的酒蒸汽为尾酒,而当酒蒸汽的温度为95

98℃时,此时的酒蒸汽为尾水,在酿造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类型的酒蒸汽进行区分储存,为此,本技术方案设置的导管28一端用于与酒甑连通,另一端与冷凝单元连通,当酒醅在酒甑内加热蒸馏时,产生的酒蒸汽能够通过导管28进入至冷凝单元内,通过设置的冷凝单元对酒蒸汽进行冷凝,使得气态的酒蒸汽液化成白酒,同时由于本技术方案在导管28内设置有第一测温单元30,当酒蒸汽在进入至导管28内时,利用设置的第一测温单元30能够实时监测出酒蒸汽的类型,第一测温单元30上还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与排液单元连接,并且排液单元具有多个排液口,控制器能够控制不同排液口的开启或关闭上述原理为现有技术,因此,通过第一测温单元30测量出的酒蒸汽的温度,通过控制器来控制排液单元上不同排液口的开启或关闭,将不同温度的酒蒸汽冷却后通过不同配液口排出,从而实现了对不同类型的
酒蒸汽的区分储存。
[0029]所述冷凝单元包括上盘体26、下盘体23以及若干冷凝管22,所述上盘体26和下盘体23内部均设有空腔,所述导管28与上盘体26的空腔连通,所述排液单元与下盘体26的空腔连通,所述冷凝管22的两端分别与上盘体26和下盘体23的空腔连通。
[0030]本技术方案为了实现对不同类型的酒蒸汽的快速冷却,故本技术方案中的冷凝单元包括了上盘体26、下盘体23以及若干连接在上盘体26和下盘体23之间的冷凝管22,且设置的冷凝管22与上盘体26和下盘体23的空腔连通,同时导管28与上盘体26的空腔连通,当酒甑内的酒蒸汽蒸发进入至导管28内后,酒蒸汽通过导管28进入至上盘体26内,之后再通过设置的冷凝管22进入至下盘体23内,酒蒸汽在上述传递的过程中进行冷却,冷却之后的白酒通过设置的排液单元排出;本技术方案中的冷凝组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放置在装有冷却水的池体或罐体内使用,即通过向池体或罐体内添加冷却水,利用冷却水与冷凝单元之间的热交换从而达到对酒蒸汽冷却的目的。
[0031]所述下盘体23和上盘体26朝向彼此的表面上还设有若干与空腔连通的连接孔27,所述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器内套组件,包括一端与酒甑连接的导管(28),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28)的另一端设有冷凝单元,所述冷凝单元上设有具有若干排液口的排液单元;所述导管(28)内还设有第一测温单元(30),所述第一测温单元(30)用于控制排液单元上排液口的开启或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内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单元包括上盘体(26)、下盘体(23)以及若干冷凝管(22),所述上盘体(26)和下盘体(23)内部均设有空腔,所述导管(28)与上盘体(26)的空腔连通,所述排液单元与下盘体(26)的空腔连通,所述冷凝管(22)的两端分别与上盘体(26)和下盘体(23)的空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内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盘体(23)和上盘体(26)朝向彼此的表面上还设有若干与空腔连通的连接孔(27),所述冷凝管(22)位于连接孔(27)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内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22)绕上盘体(26)和下盘体(23)的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治国曾永仲刘学臻张世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古蔺仙潭酒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