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酒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153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收酒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用于对罐体内的白酒进行搅拌。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气管和压力介质产生装置,所述气管(52)一端与压力介质产生装置连接,另一端伸入至罐体内;所述气管的外壁上还设有若干气孔,所述气管位于罐体内的端部为封闭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设置的搅拌装置能够向罐体内充入一定的气体,迫使气体在罐体内进行鼓气,从而实现对储存在罐体内的中酒和尾水的搅拌,使其能够充分混合在一起;利用设置的重量检测单元能够快速实时检测出储存在罐体内白酒的重量,同时利用设置的液位传感器也能检测出罐体内白酒的容量。位传感器也能检测出罐体内白酒的容量。位传感器也能检测出罐体内白酒的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酒罐


[0001]本技术涉及白酒酿造
,具体涉及一种收酒罐。

技术介绍

[0002]白酒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蒸馏酒。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由于白酒在酿造的过程中,需要将冷凝后的中酒与尾水进行勾兑,然后在将勾兑后的中酒和尾水集中储存在罐体内,但是现有的储存罐无法对罐体内的白酒进行搅拌,使得储存在罐体内的中酒和尾水无法充分混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酒罐,利用设置的搅拌装置能够对储存在罐体内的中酒和尾水进行搅拌,使其能够均匀混合。
[0004]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收酒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用于对罐体内的酒液进行搅拌。
[0006]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底部还设有重量检测单元,所述重量检测单元设置罐体的底部四角处。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位于罐体的底部,且重量检测单元位于支撑座与罐体之间。
[0008]进一步地,所述重量检测单元为压力传感器。
[0009]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气管和压力介质产生装置,所述气管一端与压力介质产生装置连接,另一端伸入至罐体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气管为L型结构,所述罐体的内底设有若干支撑快,所述支撑快与气管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气管的外壁上还设有若干气孔,所述气管位于罐体内的端部为封闭结构。
[0012]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还包括位于罐体内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贯穿固定块,且压力介质产生装置能够驱动转动轴在固定块内绕着自身的轴线转动;所述转动轴的两端还设有搅拌盘。
[00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转动轴位于空腔内,所述转动轴的圆周外壁上还设有若干叶片;
[0014]所述固定块上还设有对称设置有排气口和进气管,所述排气口和进气管均与空腔
连通;
[0015]所述气管内还设有导管,导管一端与进气管连通,另一端与压力介质产生装置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内还设有液位传感器。
[0017]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内还设有竖管,所述竖管底端靠近于罐体的底部,所述竖管的上端连接有导管。
[0018]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底部还设有排液管;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还设有采样管。
[001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0]1、本技术利用设置的搅拌装置能够向罐体内充入一定的气体,迫使气体在罐体内进行鼓气,从而实现对储存在罐体内的中酒和尾水的搅拌,使其能够充分混合在一起;
[0021]2、本技术利用设置的压力介质产生装置能够向驱动固定块内的转动轴转动,从而驱动搅拌盘在罐体内转动,进一步提高对罐体内中酒和尾水的混合力度;
[0022]3、本技术,利用设置的重量检测单元能够快速实时检测出储存在罐体内白酒的重量,同时利用设置的液位传感器也能检测出罐体内白酒的容量。
附图说明
[002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2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图1中A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8]39、导管;50、罐体;51、液位传感器;52、气管;53、采样管;54、支撑座;55、支撑快;56、排液管;57、重量检测单元;59、竖管;60、固定块;61、进气管;62、叶片;63、空腔;64、排气口;65、转动轴;66、搅拌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罐体50,所述罐体50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用于对罐体50内的酒液进行搅拌。
[0032]由于白酒在储存的前一个酿造工艺中,需要在中酒内添加一定比例的尾水,然后再讲尾水和中酒通入至储存罐内对白酒进行集中储存,但是现有的储存罐无法对通入进来的中酒和尾水进行搅拌,为此,本技术方案在罐体50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利用设置的搅拌装置向装有中酒和尾水的罐体50内通入气体,气体进入至罐体50对中酒和尾水进行鼓泡,迫使中酒和尾水能够充分混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了对中酒与尾水的充分混合。
[0033]实施例2
[003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罐体50的底部还设有重量检测单元57,所述重量检测单元57设置罐体50的底部四角处。
[0035]本技术方案为了能够实时反映出储存在罐体50内白酒的重量,故在罐体50内还设置有重量检测单元57,利用设置的重量检测单元57能够实时检测出储存在罐体50内白酒的重量。
[0036]还包括支撑座54,所述支撑座54位于罐体50的底部,且重量检测单元57位于支撑座54与罐体50之间。
[0037]为了保证罐体50能够稳定固定在加工区域,故还设置有用于对罐体50进行支撑的支撑座54,支撑座54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加工区域处,并且支撑座54的顶部与罐体50底部的重量检测单元57连接。
[0038]所述重量检测单元57为压力传感器。
[0039]本技术方案中采用压力传感器来测量储存在罐体50内白酒的重量。
[0040]实施例3
[004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气管52和压力介质产生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气管52一端连接有气泵,另一端伸入至罐体50内。
[0042]本技术方案设置的气管52与压力介质产生装置,所述压力介质产生装置为气泵,当气泵工作时,能够向气管52内输送空气,气体通过气管52进入至罐体50内,对储存在罐体50内的中酒和尾水进行鼓气,从而实现了对中酒和尾水的搅拌;为了保证通入至罐体50内的气体能够顺利排出,故在罐体50的顶部还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上设置排气盖,当完成对中酒和尾水的混合后,将排气盖盖在排气口上,避免白酒的挥发。
[0043]所述气管52为L型结构,所述罐体50的内底设有若干支撑快55,所述支撑快55与气管52连接。
[0044]为了保证设置的气管52能够有效对罐体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酒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50),所述罐体(50)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用于对罐体(50)内的酒液进行搅拌;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气管(52)和压力介质产生装置,所述气管(52)一端与压力介质产生装置连接,另一端伸入至罐体(50)内;所述气管(52)的外壁上还设有若干气孔,所述气管(52)位于罐体(50)内的端部为封闭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酒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50)的底部还设有重量检测单元(57),所述重量检测单元(57)设置罐体(50)的底部四角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收酒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座(54),所述支撑座(54)位于罐体(50)的底部,且重量检测单元(57)位于支撑座(54)与罐体(50)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酒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还包括位于罐体(50)内的固定块(60),所述固定块(60)内设有转动轴(65),所述转动轴(65)贯穿固定块(60),且压力介质产生装置能够驱动转动轴(65)在固定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治国曾永仲刘学臻张世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古蔺仙潭酒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