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注水井口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6353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田注水井口连接机构,包括井口主体、连接块、第一连接管以及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分别位于连接块外壁的左侧和右侧,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外部均设有支撑环,支撑环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丝杠,丝杠的外侧设有旋转把手,丝杠的内侧设有旋转轴,旋转轴的外侧设有夹持板,夹持板之间呈相互对应形式。通过设有的支撑环,过滤环将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进行对接,所对接处会产生缝隙处,支撑环内部两端的夹持环将同时的贴合在缝隙处,使得在通过水源传递时,水源不会通过缝隙处泄露至外部,其丝杠可辅助夹持板进行递进,后期可将夹持板与缝隙处分离,便于对过滤环拆卸。便于对过滤环拆卸。便于对过滤环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田注水井口连接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油田注水井口
,具体为一种油田注水井口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现市面上的油田注水井口在使用时大多数都是存在以下问题:
[0003]1.传统的在针对该油田注水井口进行使用时,该油田注水井口的连接处会产生相对的缝隙,使得油田注水井口内部在对水源传递时,会通过缝隙处出现泄漏的问题,存在密封性较差的问题,使用时非常的不方便;
[0004]2.传统的在针对该油田注水井口进行使用时,该油田注水井口内部在传递时,其水源本身会掺杂着一些杂质,随着使用时间不断的增加,较多的杂质会粘接在油田注水井口的内部上,后期油田注水井口会出现堵塞,使得难以对粘接的杂质清理,应用时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田注水井口连接机构,解决了现有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油田注水井口连接机构,包括井口主体、连接块、第一连接管以及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分别位于连接块外壁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外部均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丝杠,所述丝杠的外侧设有旋转把手,所述丝杠的内侧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侧设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之间呈相互对应形式。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外侧均设有过滤环,所述过滤环的内壁通过快插的方式连接过滤网。
[0010]优选的,所述夹持板的内壁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垫片,所述垫片呈平均分布形式。
[0011]优选的,所述过滤环的外侧设有固定插环,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内部均开设固定插槽,所述固定插环通过镶嵌的方式连接在固定插槽的内部。
[0012]优选的,所述过滤网分别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呈相互对应形式。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位于井口主体的外壁上,所述井口主体的底部设有连接盘。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田注水井口连接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油田注水井口连接机构,通过设有的支撑环,在针对该井口主体进行使用时,过滤环将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进行对接,所对接处会产生缝隙处,支撑环内部两端的夹持环将同时的贴合在缝隙处,使得在通过水源传递时,水源不会通过缝隙处泄露至外部,其丝杠可辅助夹持板进行递进,后期可将夹持板与缝隙处分离,便于对过滤环拆卸,
极大程度上提升了使用时的灵活性;
[0017](2)、该油田注水井口连接机构,通过设有的过滤环,在针对该井口主体进行使用时,水源可通过两端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进行传递,当水源通过过滤环时,水源本身所掺杂的杂质将通过过滤网阻挡在过滤环的内部,随着使用时间不断的增加,可将固定插环和固定插槽分离,将过滤环拆卸至外部,从而可对所过滤的杂质进行清理,避免杂质粘接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内壁上,从而提升使用时的寿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第二连接管内部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支撑环内部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井口主体;2、连接块;3、连接盘;4、第一连接管;5、第二连接管;6、支撑环;7、过滤环;8、固定插槽;9、过滤网;10、固定插环;11、夹持板;12、垫片;13、旋转轴;14、丝杠;15、旋转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请参阅图1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油田注水井口连接机构,包括井口主体1、连接块2、第一连接管4以及第二连接管5,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5分别位于连接块2外壁的左侧和右侧,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5的外部均设有支撑环6,支撑环6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丝杠14,丝杠14的外侧设有旋转把手15,丝杠14的内侧设有旋转轴13,旋转轴13的外侧设有夹持板11,夹持板11之间呈相互对应形式;
[0025]过滤环7将与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5进行对接,所对接处会产生缝隙处,支撑环6内部两端的夹持环将同时的贴合在缝隙处,使得在通过水源传递时,水源不会通过缝隙处泄露至外部,其丝杠14可辅助夹持板11进行递进,后期可将夹持板11与缝隙处分离,便于对过滤环7拆卸。
[0026]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5的外侧均设有过滤环7,过滤环7的内壁通过快插的方式连接过滤网9,水源可通过两端的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5进行传递,当水源通过过滤环7时,水源本身所掺杂的杂质将通过过滤网9阻挡在过滤环7的内部。
[0027]夹持板11的内壁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垫片12,垫片12呈平均分布形式,当夹持板11贴合在缝隙处时,其垫片12同时的贴合在缝隙处,其夹持板11由橡胶材质支撑,双重的密封,提升密封性。
[0028]过滤环7的外侧设有固定插环10,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5的内部均开设固定插槽8,固定插环10通过镶嵌的方式连接在固定插槽8的内部,随着使用时间不断的增加,可将固定插环10和固定插槽8分离,将过滤环7拆卸至外部,从而可对所过滤的杂质进行清理,避免杂质粘接在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5的内壁上。
[0029]过滤网9分别与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5之间呈相互对应形式,当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5的内部进行水源传递时,之间与过滤网9对应,很好的对杂质进行过滤。
[0030]连接块2位于井口主体1的外壁上,井口主体1的底部设有连接盘3,该连接块2将固定在井口主体1的外壁上,后期便于对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5进行连接,从而提升使用时的稳定性。
[0031]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油田注水井口连接机构时,首先操作人员可手动的将过滤环7分别的安装在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5的外侧,将固定插环10插入固定插槽8的内部,使得过滤环7分别的与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5对接,然后操作人员可手动旋转把手15,将丝杠14进行递进,将夹持板11完全的贴合在连接的缝隙处,内壁的垫片12将同时的贴合,从而提升密封性,然后即可对井口主体1进行使用,水源可通过两端的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5进行传递,当水源通过过滤环7时,水源本身所掺杂的杂质将通过过滤网9阻挡在过滤环7的内部,随着使用时间不断的增加,丝杠14将辅助夹持板11与缝隙处分离,将固定插环10与固定插槽8分离,即可将过滤环7拆卸至外部,从而对内部所过滤的杂质进行清理,以便后期继续的使用,从而大大的提升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注水井口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口主体(1)、连接块(2)、第一连接管(4)以及第二连接管(5),所述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5)分别位于连接块(2)外壁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5)的外部均设有支撑环(6),所述支撑环(6)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丝杠(14),所述丝杠(14)的外侧设有旋转把手(15),所述丝杠(14)的内侧设有旋转轴(13),所述旋转轴(13)的外侧设有夹持板(11),所述夹持板(11)之间呈相互对应形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注水井口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5)的外侧均设有过滤环(7),所述过滤环(7)的内壁通过快插的方式连接过滤网(9)。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军舫赵平朱新国解有彦邬育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威克特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