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井下注水设备注水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7293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田注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田井下注水设备注水管道,包括管道本体,管道本体包括三段在管道本体的轴向方向依次延伸的管道组件,相邻的管道组件的连接处通过卡箍进行固定,卡箍与相邻的管道组件均通过螺丝螺纹连接,管道本体中位于最上方的管道组件上设置有过滤有害化学物质的过滤机构,过滤机构的内部设置有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促使通过管道本体的有害化学物质进行多层过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长期工作下管道堵塞的问题,防止管道堵塞损坏,极大的提高了供水的效率。极大的提高了供水的效率。极大的提高了供水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田井下注水设备注水管道


[0001]本技术涉及油田注水设备
,具体为一种油田井下注水设备注水管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油井投产时间的变长,注水设备、管网日益腐蚀老化,导致注水管线穿孔、注水站停泵现象时有发生,不得不中途停井。如果中途对油井停止注水,而泵压的波动又比较大的话,就会导致注水量大幅变化,地层就会出砂;出砂具有严重的危害:一是短期内不断地出砂会掩埋油层,导致注水井躺井,二是如果出砂现象长期得不到控制,就会导致套管变形甚至井点报废;同时长时间工作会产生结垢,结垢的具体表现为腐蚀油管的地面集输系统,如果油井的油管壁上结垢,会腐蚀油管,还会导致测试遇阻现象,从而无法对水井进行调配,若在地层中结垢,又会对地层造成污染,使得井筒周围的油层渗透率下降,从而影响到地层注水的能力,使注水井无法进行配注,或者注水井不能正常吸水;注水井出现结垢的原因:一是外来流体和地层流体不配伍,导致结垢现象,一旦形成,治理难度大。二是由于油井的生产过程中其地层水出现化学是失衡(化学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出现沉淀,进而形成结垢,结垢对油管的腐蚀情况比较严重,会导致油管出现刺裂现象,结垢的出现严重影响注水,因此亟需一种油田井下注水设备注水管道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田井下注水设备注水管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长时间的工作状态下,出现管道堵塞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田井下注水设备注水管道,包括管道本体,管道本体包括三段在管道本体的轴向方向依次延伸的管道组件,相邻的管道组件的连接处通过卡箍进行固定,卡箍与相邻的管道组件均通过螺丝螺纹连接,管道本体中位于最上方的管道组件上设置有过滤有害化学物质的过滤机构,过滤机构的内部设置有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促使通过管道本体的有害化学物质进行多层过滤,过滤机构的下部设置有稳固过滤机构的支撑机构。
[0005]进一步的,过滤机构包括安装口和保证过滤机构安装到位的限位机构,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均设置在安装口的内部,限位机构与安装口连接,且通过限位机构连接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
[0006]进一步的,第一过滤板的底部四周皆安装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过滤板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二过滤板的底部四周皆安装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三过滤板的上表面相接触。
[0007]进一步的,管道组件的内部呈环形依次分布有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和第三进水管,保护管道本体的持续注水。
[0008]进一步的,过滤机构的内部设置有观察窗,观察窗安装于所述过滤机构外部的一
侧,过滤机构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拉杆,第一拉杆安装于所述安装口顶部的两侧,所述过滤机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口相配合的安装槽,安装口的底部内壁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与第三过滤板的相卡合连接。
[0009]进一步的,限位机构包括第二拉杆,且第二拉杆设置于所述过滤机构外部的两侧,所述第二拉杆靠近所述过滤机构一侧的两端皆安装有插杆,插杆活动连接与所述过滤机构的内部,所述安装口外部的两侧皆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与所述插杆相卡合,所述插杆的外侧缠绕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拉杆和所述过滤机构的外壁。
[0010]进一步的,支撑机构设置在管道组件的外部,支撑机构的顶部与过滤机构连接,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螺丝、支撑架、固定螺丝,所述支撑架呈环形分布于所述支撑机构外部,所述支撑架的顶端通过支撑架螺丝与支撑机构外壁相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
[0011]进一步的,管道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冲击机构,冲击机构包括电机,电机安装于所述管道组件的底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处安装有冲击钻,且冲击钻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冲击机构的内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技术采用具有过滤机构的油田井下注水设备注水管道,在进行工作时可保证能够对管道堵塞及时清理,防止管道堵塞损坏的情况发生,极大的提高了供水的效率,节省了人力排查和处理的额外损耗,管道的内部设置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和第三进水管,当某一个管道堵塞其他管道依旧正常工作,保证了工作效率,适用的场所更加广泛,该过滤机构设置在进水管与支撑机构的连接处,能够对杂质等有害化学物质充分过滤,其中采用三层过滤的结构可以极大解决水质的达标,从源头上的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4]2、该技术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螺丝、支撑架、固定螺丝,且支撑机构安装于过滤机构的下部,支撑架的上部通过支撑架螺丝与管外壁相连接,支撑架的底部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在地面上,通过支撑结构的连接解决了因为水压变化产生震动,水管不稳而引起安全事故,保证了进水处工作的平稳和提高了工作的安全。
[0015]3、本技术设置有冲击机构,冲击机构包括电机和冲击钻,冲击钻位于管道主体的最底部,冲击钻上部设置电机,冲击钻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电机带动,解决了因为管道延伸触碰到底部障碍物从而引起的管道阻塞以及妨碍管道延伸工作的技术问题,保证了工作的连贯,节省了人力排查及处理的时间和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过滤机构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安装口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限位机构局部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支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冲击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管道组件;2、过滤机构;3、支撑机构;4、卡箍;5、螺丝;6、冲击机构;7、第一进水管;8、第二进水管;9、第三进水管;21、观察窗;22、第一拉杆;23、安装口;24、限位机构;
231、第一过滤板;232、第二过滤板;233、第三过滤板;234、第一支架;235、第二支架;241、第二拉杆;242、弹簧;243、限位槽;31、支撑架螺丝;32、支撑架;33、固定螺丝;61、电机;62、冲击钻。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4]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油田井下注水设备注水管道,包括管道主体,管道主体上设置有三段在管道主体的轴向方向依次延伸的管道组件1,相邻管道组件1的连接处的外侧皆设置有卡箍4,卡箍4与相邻的管道组件1均通过螺丝5螺纹连接,位于管道主体最顶端的管道组件1外部的安装有支撑机构3,且支撑机构3的顶部安装有过滤机构2,管道组件11的内部呈环形依次分布有第一进水管7、第二进水管8和第三进水管9;且第一进水管7、第二进水管8、第三进水管9之间呈现12度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井下注水设备注水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本体,管道本体包括三段在管道本体的轴向方向依次延伸的管道组件(1),相邻的管道组件(1)的连接处通过卡箍(4)进行固定,卡箍(4)与相邻的管道组件(1)均通过螺丝(5)螺纹连接,管道本体中位于最上方的管道组件(1)上设置有过滤有害化学物质的过滤机构(2),过滤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第一过滤板(231)、第二过滤板(232)和第三过滤板(233),促使通过管道本体的有害化学物质进行多层过滤,过滤机构(2)的下部设置有稳固过滤机构(2)的支撑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井下注水设备注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2)包括安装口(23)和保证过滤机构(2)安装到位的限位机构(24),第一过滤板(231)、第二过滤板(232)和第三过滤板(233)均设置在安装口(23)的内部,限位机构(24)与安装口(23)连接,且通过限位机构(24)连接第一过滤板(231)、第二过滤板(232)和第三过滤板(2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田井下注水设备注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板(231)的底部四周皆安装有第一支架(234),第一支架(234)与所述第二过滤板(232)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二过滤板(232)的底部四周皆安装有第二支架(235),第二支架(235)与所述第三过滤板(233)的上表面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油田井下注水设备注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组件(1)的内部呈环形依次分布有第一进水管(7)、第二进水管(8)和第三进水管(9),保护管道本体的持续注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田井下注水设备注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平许军舫邬育杰解有彦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威克特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