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环保检测的河底底泥检测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6353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24
一种基于环保检测的河底底泥检测取样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的左侧设有收集筒、右侧设有采集机构,收集筒用以接收采集机构所采集的河底泥,采集机构可转动并利用转动实现对河底泥作多次采集,其具有在采集机构转动时发生移动/不发生移动的移动件,在发生移动时移动件通过采集机构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并与支架产生摩擦力带动采集机构进入河流/脱离河流,在不发生移动时移动件不与支架产生摩擦力并使得采集机构原地转动执行采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得作业人员能够在岸边做采集工作,即无需借助水上交通工具,由此使得采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良好的安全性。有良好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环保检测的河底底泥检测取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检测
,尤其是一种基于环保检测的河底底泥检测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城市中的水体一般水流速度慢,水中的杂质、悬浮物会逐渐沉降在河床,经过长时间堆积发酵形成淤泥,淤泥中的有机质、总磷、总氮等污染物随着时间推移含量越来越高,从而反向影响到水体质量。
[0003]公开号CN209495875U公开了一种检测河流湖泊底泥的底泥采集装置,包括有电机箱体,所述电机箱体的内壁固定设置有相背的电机一、电机二,所述电机一、电机二均电性连接有固定设置于电机箱体内部的储蓄电池,所述电机一的一端设有转轴一,且延伸至电机箱体的外部,所述转轴一位于电机箱体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电机二的一端设有转轴二,且延伸至电机箱体的外部,所述转轴二位于电机箱体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部设有T型件,且一端穿过固定套,所述T型件位于固定套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挂环。这种底泥采集装置存在缺陷,即需要借助皮艇、竹筏等水上交通工具,并需要人工手持实现,存在一定危险性,而且在使用上也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环保检测的河底底泥检测取样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基于环保检测的河底底泥检测取样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的左侧设有收集筒、右侧设有采集机构,收集筒用以接收采集机构所采集的河底泥,采集机构可转动并利用转动实现对河底泥作多次采集,其具有在采集机构转动时发生移动/不发生移动的移动件,在发生移动时移动件通过采集机构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并与支架产生摩擦力带动采集机构进入河流/脱离河流,在不发生移动时移动件不与支架产生摩擦力并使得采集机构原地转动执行采集。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于,通过支架用以为收集筒以及采集机构提供安装,收集筒用以收集采集机构采集后的河底底泥,采集机构本身为可转动,即在置于河底时利用转动将底泥采集,同时在转动时通过移动件使其自身发生移动,并利用移动使得采集机构进入河流或脱离河流,而且在采集时移动件能够不发生移动动作,即使得采集机构保持在河底,由此实现稳定采集,保证采集量,也使得作业人员能够在岸边做采集工作,即无需借助水上交通工具,由此使得采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0006]进一步完善,支架具有两个并呈前后两侧对称分布,其包括支撑脚、导向脚以及连接两者的连接板,支撑脚作用于地面并通过第一稳固结构与地面发生配合,收集筒固定于两支撑脚之间,导向脚作用于河底并通过第二稳固结构与河底泥发生配合,移动件同时移动于两导向脚并使得采集机构位于两支架之间。能够对采集筒提供两端固定点,增加安装
稳定性,也对移动件提供两端导向,使得移动件移动稳定,而且两支架之间能够产生间距,该间距使得收集筒以及采集机构能够置于内,这样能够为采集机构提供活动空间,使其转动过程中无阻碍,而且使得采集机构与收集筒的中心保持在同一中心,这样采集机构在完成采集并回至初始状态时能够快速将所采集到的河底底泥送入收集筒。
[0007]进一步完善,支撑脚的左侧壁设有连接架,并与支撑脚之间形成间距,连接架的右侧壁处开设有沿连接架高度方向设置的安装槽,安装槽在连接架设有下部开口,下部开口处设有可向下翻转脱离安装槽的连接耳,连接耳的右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面安装有多个吸盘、底面安装有多根插针并作为第一稳固结构。增加本装置的安装灵活性,即通过连接架与支撑脚的间距使得本装置能够直接悬挂在桥梁,也可以利用设置在连接板的吸盘、插针作用于不同环境,即吸盘能够吸附在水泥地面,插针则可以插于沙地或泥土,且通过转动连接板转换即可,由此使得支架稳定设置在地面。
[0008]进一步完善,导向脚包括多段相互拼接的连接管,位于最下端的连接管的一端固定有与连接管呈垂直设置的限位板,限位板的底面固定有多根内部中空的插管,且允许通过插管插入河底泥内使得河底泥对其内部填充,填充所产生的移动阻力使得限位板卡在河底泥表面并作为第二稳固结构。通过连接管能够增加或缩减导向脚的使用长度,这样能够适应河流的深度以及在不同环境下对于导向脚的长度要求,同时考虑到河流的水流冲击,故在最下端的连接管设置限位板以及插管,利用插管插入河底底泥,利用河底底泥的密度将插管包裹,由此形成阻止插管晃动的稳定性。
[0009]进一步完善,移动件包括通过第一转轴连接的两个移动部,移动部具有两个侧板以及多个与两侧板连接并转动的辊轴,侧板与辊轴之间形成使得移动部套装并能够在导向脚移动的套装空间,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位于同侧的两侧板,且其一端连接有安装于外侧的侧板的电机、另一端安装有主齿轮,靠近第一转轴的辊轴的外端安装有与主齿轮啮合配合的副齿轮。两个移动部匹配两个支架的设定,且只需通过一根第一转轴连接,即将两个移动部一个作为主动运动、另一个则通过主动运动实现被动运动,这样使得移动件整体轻便,并只需要一个动力源,而且主齿轮与副齿轮之间的啮合配合使得配合结构简洁化,同时移动部自身的机构设定使其自身能够作用于导向脚。
[0010]进一步完善,辊轴具有轴套以及固定于轴套两端的固定轴,轴套内部中空并设有可扩大/缩小的扩张部,扩张部表面固定有多组吸附头,轴套外周面开设有与吸附头匹配的通孔,吸附头置于通孔内并在扩张部扩张时伸出通孔,且允许通过吸附头作用于导向脚时使得移动部与导向脚产生摩擦力,固定轴转动于对应的侧板。其目的是为了解决辊轴遇水时与导向脚的摩擦力减小的问题,利用吸附头吸附在导向脚实现移动部移动,进而保证采集机构在完成采集后顺利脱离河流并返回至初始位置。
[0011]进一步完善,采集机构在第一转轴的中部位置处设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其一体成型设置并上下分布的两个挖斗,两挖斗的挖口朝向呈相对设置,且在初始状态下位于上方的挖斗的挖口朝向收集筒。利用两个挖斗实现一次转动作两次挖掘动作,目的是为了利用位于下部的挖斗率先将埋藏在河底底泥内的垃圾去除,保证另一挖斗不会挖到垃圾,保证所采集到的底泥的单一性。
[0012]进一步完善,挖口朝向收集筒的挖斗为镂空设置,在采集机构脱离河流时能够将水分快速清理出挖斗,从而减轻重量,并且也能够利用采集机构的转动对所采集到的底泥
进行甩干,也使得底泥能够逐渐干燥,减少底泥黏附于挖斗上的量,便于后期出料。
[0013]进一步完善,呈镂空设置的挖斗的挖口处设有可翻转的挡门,挖斗在其下斗壁并靠近挖口处设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与挡门连接,挡门的下段部分可折叠,且折叠方向向外。能够将所采集到的底泥限制在挖斗内,挡门只能向内翻转并复位,这样可以利用采集时的作用力将挡门打开,并在该股作用力消失后挡门自行复位,而且在完成采集采集机构复位时,其转动的惯性力也不会导致挖斗内的底泥从挖斗中脱出。
[0014]进一步完善,两支架之间固定有导向架,导向架呈倾斜设置并作用于收集筒上方。能够保证两支架在使用时的同步性,且也增加结构稳定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环保检测的河底底泥检测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左侧设有收集筒(2)、右侧设有采集机构,所述收集筒(2)用以接收所述采集机构所采集的河底泥,所述采集机构可转动并利用转动实现对河底泥作多次采集,其具有在所述采集机构转动时发生移动/不发生移动的移动件(31),在发生移动时所述移动件(31)通过所述采集机构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并与所述支架(1)产生摩擦力带动所述采集机构进入河流/脱离河流,在不发生移动时所述移动件(31)不与所述支架(1)产生摩擦力并使得所述采集机构原地转动执行采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保检测的河底底泥检测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具有两个并呈前后两侧对称分布,其包括支撑脚(11)、导向脚(12)以及连接两者的连接板(13),所述支撑脚(11)作用于地面并通过第一稳固结构与地面发生配合,所述收集筒(2)固定于两所述支撑脚(11)之间,所述导向脚(12)作用于河底并通过第二稳固结构与河底泥发生配合,所述移动件(31)同时移动于两所述导向脚(12)并使得所述采集机构位于两所述支架(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环保检测的河底底泥检测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11)的左侧壁设有连接架(6),并与所述支撑脚(11)之间形成间距,所述连接架(6)的右侧壁处开设有沿所述连接架(6)高度方向设置的安装槽(61),所述安装槽(61)在所述连接架(6)设有下部开口(61

a),所述下部开口(61

a)处设有可向下翻转脱离所述安装槽(61)的连接耳(61

a1),所述连接耳(61

a1)的右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61

a11),所述连接板(61

a11)的顶面安装有多个吸盘(41)、底面安装有多根插针(42)并作为第一稳固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环保检测的河底底泥检测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脚(12)包括多段相互拼接的连接管(12

a),位于最下端的所述连接管(12

a)的一端固定有与所述连接管(12

a)呈垂直设置的限位板(51),所述限位板(51)的底面固定有多根内部中空的插管(52),且允许通过所述插管(52)插入河底泥内使得河底泥对其内部填充,填充所产生的移动阻力使得所述限位板(51)卡在河底泥表面并作为所述第二稳固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保检测的河底底泥检测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31)包括通过第一转轴(31

a)连接的两个移动部(31

b),所述移动部(31

b)具有两个侧板(31

b1)以及多个与两所述侧板(31

b1)连接并转动的辊轴(31

b2),所述侧板(31

b1)与所述辊轴(31

b2)之间形成使得所述移动部(31

b)套装并能够在所述导向脚(12)移动的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李霞吴林坚叶茂盛谢斌陈博武陈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