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强式电梯复合轿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5765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15
一种补强式电梯复合轿底板,涉及电梯领域,包括承重底板组件和托架梁,五个所述托架梁之间等距分布设置,五个所述托架梁上端面固定设置有所述承重底板组件,所述承重底板组件中设置有承重钢板,所述承重钢板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空心方管,所述承重钢板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等边槽钢,每个所述等边槽钢分别与两个所述空心方管之间固定连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用6mm花纹钢板作为主板同时在下面铺设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强式电梯复合轿底板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领域,尤其是一种补强式电梯复合轿底板。

技术介绍

[0002]电梯轿厢底板设置于轿厢底部,用于支撑电梯内的人或者物品,对于面载荷或者线载荷,传统的轿底板有着优良的承载能力,但是对于进出的集中载荷,单纯的钢板加框架组合往往差强人意,其设计结构稳定性较差,甚至产生渐增性塑形变形,使其在服役期内发生低周疲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强式电梯复合轿底板,尤其适用于2

5吨工业货梯轿厢,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补强式电梯复合轿底板,包括承重底板组件和五个托架梁,五个所述托架梁之间等距分布设置,五个所述托架梁上端面固定设置有所述承重底板组件,所述承重底板组件中设置有承重钢板,所述承重钢板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空心方管,所述承重钢板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等边槽钢,每个所述等边槽钢分别与两个所述空心方管之间固定连连接,两个所述等边槽钢之间等距分布设置有C型折弯件,每个所述C型折弯件均与两个所述空心方管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承重钢板前端面等距分布固定设置有扁钢。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扁钢呈纵横交错垂直网状分布设置,每个横向的所述扁钢分别分布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所述C型折弯件之间,从而形成双层复合板,增强所述承重钢板自身的横纵向刚度。
[0007]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的C型折弯件与所述承重钢板之间均预留设置有连接间隙,从而可在特殊或者极端情况下使用连接件将所述C型折弯件和所述承重钢板连接起来。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承重钢板设置为6mm厚度的花纹钢板从而能大大增强对集中力的抵抗能力。
[0009]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的等边槽钢与所述空心方管均为冷弯工艺部件。
[0010]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1]本技术通过使用6mm花纹钢板作为主板同时在下面铺设25
×
3的扁钢,作为钢板的布筋,形成双层复合板,不仅增强钢板自身的横纵向刚度,而且增强对集中力的抵抗能力,同时可在特殊或者极端情况下可在所述C型折弯件和所述承重钢板之间增加连接件。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补强式电梯复合轿底板整体全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图1中所述承重底板组件1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图3中B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承重底板组件;2、托架梁;10、等边槽钢;11、空心方管;12、扁钢;13、C型折弯件;14、承重钢板;15、连接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19]下面结合图1

4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视图方向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一致,图1为本技术装置的正视图,图1所示方向与本技术装置正视方向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一致。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补强式电梯复合轿底板,包括承重底板组件1和五个托架梁2,五个所述托架梁2之间等距分布设置,五个所述托架梁2上端面固定设置有所述承重底板组件1,所述承重底板组件1中设置有承重钢板14,所述承重钢板14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空心方管11,所述承重钢板14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等边槽钢10,每个所述等边槽钢10分别与两个所述空心方管11之间固定连连接,两个所述等边槽钢10之间等距分布设置有C型折弯件13,每个所述C型折弯件13均与两个所述空心方管1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承重钢板14前端面等距分布固定设置有扁钢12。
[0022]另外,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扁钢12呈纵横交错垂直网状分布设置,每个横向的所述扁钢12分别分布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所述C型折弯件13之间,从而形成双层复合板,增强所述承重钢板14自身的横纵向刚度。
[0023]另外,在一种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的C型折弯件13与所述承重钢板14之间均预留设置有连接间隙15,从而可在特殊或者极端情况下使用连接件将所述C型折弯件13和所述承重钢板14连接起来。
[0024]另外,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承重钢板14设置为6mm厚度的花纹钢板从而能大大增强对集中力的抵抗能力。
[0025]另外,在一种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的等边槽钢10与所述空心方管11均为冷弯工艺部件。
[0026]具体实施时,在6mm厚度的所述承重钢板14下铺设25
×
3的所述扁钢12,作为所述承重钢板14的布筋,形成双层复合板,增强所述承重钢板14自身的横纵向刚度,同时在所述承重钢板14的下方增设边框梁,其中所述承重钢板左右侧使用所述空心方管11,前后侧使用所述等边槽钢10,承重面使用较小的所述C型折弯件13,但在特殊或者极端情况下可在所述C型折弯件13和所述承重钢板14之间增加连接件。
[0027]需要强调的是,本技术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强式电梯复合轿底板,包括承重底板组件(1)和五个托架梁(2),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托架梁(2)之间等距分布设置,五个所述托架梁(2)上端面固定设置有所述承重底板组件(1),所述承重底板组件(1)中设置有承重钢板(14),所述承重钢板(14)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空心方管(11),所述承重钢板(14)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等边槽钢(10),每个所述等边槽钢(10)分别与两个所述空心方管(11)之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等边槽钢(10)之间等距分布设置有C型折弯件(13),每个所述C型折弯件(13)均与两个所述空心方管(1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承重钢板(14)前端面等距分布固定设置有扁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寅骆弘波章孝东简显科李海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奥立达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