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越串珠式及厚覆盖层溶洞的桩基钢筋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525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穿越串珠式及厚覆盖层溶洞的桩基钢筋笼,包括穿越溶洞的桩基钢筋笼,所述桩基钢筋笼包括竖向布置的若干受力钢筋,若干所述受力钢筋的四周绕圈布置有螺旋钢筋,在所述桩基钢筋笼上与所述溶洞对应位置处设置有钢圈围护,所述钢圈围护由若干封堵钢板和若干连接支架构成,所述封堵钢板通过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桩基钢筋笼连接,所述封堵钢板和所述桩基钢筋笼均与所述连接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封堵钢板顶部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上设有牵引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所述牵引绳控制所述封堵钢板的收与放,在所述钢筋笼放入桩孔时可收起所述封堵钢板,防止所述封堵钢板与桩孔发生摩擦导致所述封堵钢板损坏。摩擦导致所述封堵钢板损坏。摩擦导致所述封堵钢板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越串珠式及厚覆盖层溶洞的桩基钢筋笼


[0001]本技术涉及灌注桩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可穿越串珠式及厚覆盖层溶洞的桩基钢筋笼。

技术介绍

[0002]在孔桩施工难免会遇到溶洞、裂隙岩层、夹层泥沙等软弱地基地质情况,若不对溶洞、裂隙岩层、夹层泥沙等情况进行处理,在孔桩混凝土浇筑时骨料会流向溶洞等软弱地基,导致混凝土成桩困难,甚至无法保证成桩质量。一般情况下采用回填砂石或者混凝土材料对溶洞进行封堵,该方法不仅导致溶洞处理复杂,而且浪费材料、耽误施工工期及成本较高等问题。
[0003]中国专利CN214832606U公开了一种用于溶洞地质的钢筋笼结构,该专利提出的钢筋笼结构中,钢筋笼骨架结构包括多个主筋件,多个环形箍筋横向地套设于多个主筋件以构成钢筋笼骨架结构,环形筒套设于钢筋笼骨架结构的外侧,环形筒在纵向上的顶部和底部均朝远离钢筋笼骨架结构的方向延伸,连接件连接且固定环形筒和钢筋笼骨架结构,虽然该专利通过环形筒堵住了溶洞,在节省材料与施工时间的同时解决了混凝土浇筑时漏料的问题,但是在将钢筋笼放入桩孔的过程中环形筒会与桩孔侧壁发生摩擦,导致钢筋笼难以放入桩孔或环形筒与桩孔摩擦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穿越串珠式及厚覆盖层溶洞的桩基钢筋笼。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可穿越串珠式及厚覆盖层溶洞的桩基钢筋笼,包括穿越溶洞的桩基钢筋笼,所述桩基钢筋笼包括竖向布置的若干受力钢筋,若干所述受力钢筋的四周绕圈布置有螺旋钢筋,在所述桩基钢筋笼上与所述溶洞对应位置处设置有钢圈围护,所述钢圈围护由若干封堵钢板和若干连接支架构成,所述封堵钢板通过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桩基钢筋笼连接,所述封堵钢板和所述桩基钢筋笼均与所述连接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封堵钢板顶部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上设有牵引绳。
[0007]将所述钢圈围护分隔成若干所述封堵钢板,使得所述钢圈围护可以朝向所述桩基钢筋笼收拢或展开,若所述钢圈围护为一整体则所述钢圈围护将被固定住,所述封堵钢板和所述桩基钢筋笼均与所述连接支架转动连接使得所述封堵钢板能相对所述桩基钢筋笼实现弧线运动,所述吊环便于所述牵引绳与所述封堵钢板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连接支架包括U型钢板,所述U型钢板的两端均设有转轴,所述U型钢板两侧的翼板均通过转轴孔与所述转轴间隙配合,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耳板,所述封堵钢板和所述桩基钢筋笼均通过所述耳板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U型钢板的长度不小于15mm。
[0009]所述连接支架主体设置为所述U型钢板,便于所述转轴通过所述U型钢板两侧的翼板与所述U型钢板固定在一起,所述转轴孔与所述转轴间隙配合使得所述转轴与所述U型钢板之间能发生相对转动,限定所述U型钢板的长度不小于15mm也就是限定了所述桩基钢筋笼的混凝土保护层不小于15mm,因为当所述钢圈围护放下时所述钢圈围护与所述桩基钢筋笼的间距决定了所述桩基钢筋笼的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而所述U型钢板的长度决定了所述钢圈围护与所述桩基钢筋笼的间距。
[0010]优选地,所述封堵钢板包括第一弧形钢板和第二弧形钢板,所述第一弧形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钢板部分重叠并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弧形钢板焊接在所述第一弧形钢板远离所述桩基钢筋笼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弧形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钢板的厚度均为2mm~5mm。
[0011]通过让所述第一弧形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钢板部分重叠的焊接在一起,使得所述第一弧形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钢板交错布置,当所述钢圈围护处于展开状态时,相邻的所述封堵钢板会部分重叠在一起确保所述钢圈围护不会导致混凝土灌注时漏料;当需要收拢所述钢圈围护时,相邻的所述封堵钢板会互相靠近并部分重合在一起,而交错布置的所述第一弧形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钢板为相邻所述封堵钢板的靠近留出了空间。
[0012]优选地,所述连接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弧形钢板靠近所述桩基钢筋笼的内表面上,且所述连接支架布置在所述第一弧形钢板的两侧,在重力方向上所述连接支架从上至下布置在所述第一弧形钢板上,在重力方向上相邻的所述连接支架间距不大于500mm。
[0013]通过将所述连接支架布置在所述第一弧形钢板的内表面上防止所述连接支架在相邻的所述封堵钢板互相靠近时与所述封堵钢板互相干涉,限定在重力方向上相邻的所述连接支架的间距防止单个的所述连接支架受力过大导致所述封堵钢板脱落。
[0014]优选地,所述牵引绳穿过所述吊环,所述牵引绳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桩基钢筋笼的顶端,且所述牵引绳为被拉紧的状态。
[0015]通过设置所述吊环便于所述牵引绳的安装,当所述桩基钢筋笼下放至桩孔中的指定位置后,所述桩基钢筋笼的顶端仍露出桩孔,将所述牵引绳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桩基钢筋笼的顶端使得在所述桩基钢筋笼下放至桩孔中后仍能通过所述牵引绳控制所述封堵钢板,且将同一所述桩基钢筋笼的所有所述牵引绳均固定在所述桩基钢筋笼的顶端实现了控制所述封堵钢板同步运动。
[0016]优选地,所述钢圈围护的高度在覆盖所述溶洞的情况下需要外延100mm,所述桩基钢筋笼用于钻孔桩和挖孔桩,所述桩基钢筋笼用于直径为800mm~3000mm的圆形桩基。
[0017]将所述钢圈围护的高度适当外延以确保封堵住所述溶洞的同时,混凝土难以从所述钢圈围护与所述溶洞的缝隙中漏过进入所述溶洞。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技术通过所述钢圈围护堵住了溶洞,防止在孔桩混凝土浇筑时骨料会流向溶洞等软弱地基,同时所述钢圈围护的结构简单,可以在施工现场加工,节省了材料与施工时间。
[0020](2)本技术通过所述牵引绳控制所述封堵钢板的收与放,在所述钢筋笼放入桩孔时可收起所述封堵钢板,防止所述封堵钢板与桩孔发生摩擦导致所述封堵钢板损坏,在所述钢筋笼放置到合适的位置时,控制所述牵引绳放下所述封堵钢板以将溶洞完全密
封。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所述桩基钢筋笼放入桩孔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所述钢圈围护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所述钢圈围护收拢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桩基钢筋笼;2、钢圈围护;3、封堵钢板;4、连接支架;5、溶洞。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间”、“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越串珠式及厚覆盖层溶洞的桩基钢筋笼,包括穿越溶洞的桩基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钢筋笼包括竖向布置的若干受力钢筋,若干所述受力钢筋的四周绕圈布置有螺旋钢筋,在所述桩基钢筋笼上与所述溶洞对应位置处设置有钢圈围护,所述钢圈围护由若干封堵钢板和若干连接支架构成,所述封堵钢板通过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桩基钢筋笼连接,所述封堵钢板和所述桩基钢筋笼均与所述连接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封堵钢板顶部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上设有牵引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越串珠式及厚覆盖层溶洞的桩基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包括U型钢板,所述U型钢板的两端均设有转轴,所述U型钢板两侧的翼板均通过转轴孔与所述转轴间隙配合,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耳板,所述封堵钢板和所述桩基钢筋笼均通过所述耳板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U型钢板的长度不小于1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越串珠式及厚覆盖层溶洞的桩基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钢板包括第一弧形钢板和第二弧形钢板,所述第一弧形钢板和所述第二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欢夏齐勇张胜平吕玉蓉王德富袁盛杰王子龙黄蔚源廖亚雄商耿陈天幸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