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水电机转子轴与转子端盖一体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475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水电机转子轴与转子端盖一体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下模上端开设有注塑槽,所述注塑槽的截面呈倒U型状,所述注塑槽底部开设有圆槽,所述上模上端安装有进料管,所述注塑槽底部开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端通过多个弹簧与凹槽底部弹性连接,所述下模侧壁开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设有带动两个支撑板移动的移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下模和上模,使得转子轴与转子端盖为一体注塑成型,从而确保两者同心度,降低异音和振动同时提高结合力,避免影响打水电机的正常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水电机转子轴与转子端盖一体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打水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打水电机转子轴与转子端盖一体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移动空调以其安装方便、成本低且可随时移动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应用,其中移动空调内的打水轮主要用于将底盘上的积水进行打水雾化,使得雾化水打到冷凝器上实现散热,该打水轮由打水电机驱动运转。
[0003]目前的打水电机在生产时都是通过压力机和压入工装把转子铁壳压入转子端盖,但是此工艺无法保证两者的同心度,并且同心度不良会导致电机异音和振动大,从而影响打水电机的正常使用。
[0004]基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打水电机转子轴与转子端盖一体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打水电机转子轴与转子端盖一体注塑模具。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打水电机转子轴与转子端盖一体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下模上端开设有注塑槽,所述注塑槽的截面呈倒U型状,所述注塑槽底部开设有圆槽,所述上模上端安装有进料管,所述注塑槽底部开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端通过多个弹簧与凹槽底部弹性连接,所述下模侧壁开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设有带动两个支撑板移动的移动机构。
[0008]优选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驱动槽顶部的两个滑杆,两个所述滑杆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楔形块,两个所述滑杆上端贯穿下模侧壁并分别与两个支撑板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槽内设有对两个第一楔形块进行挤压的挤压机构。
[0009]优选地,所述挤压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驱动槽内壁的双向丝杠,所述双向丝杠侧壁螺纹连接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侧壁与驱动槽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块上端分别通过两个L型杆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侧壁与第二楔形块侧壁贴合。
[0010]优选地,所述下模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活动端与双向丝杠一端固定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弹簧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

60N/m。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通过设置下模和上模,使得转子轴与转子端盖为一体注塑成型,从而确保两者同心度,降低异音和振动同时提高结合力,避免影响打水电机的正常使用。
[0014]2、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和挤压机构,在转子轴与转子端盖一体注塑成型后,此时上
模与下模分离,随后驱动双向丝杠正向转动,进而两个滑块通过两个L型板带动两个第二楔形块相互远离,进而两个第二楔形块分别对两个第一楔形块挤压,进而两个第一楔形块通过两个滑杆带动两个支撑板向上移动,对注塑成型后的转子轴与转子端盖顶出,便于人工对其取出,从而加快注塑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打水电机转子轴与转子端盖一体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图中:1下模、2上模、3注塑槽、4圆槽、5进料管、6凹槽、7支撑板、8弹簧、9驱动槽、10滑杆、11第一楔形块、12双向丝杠、13滑块、14L型杆、15第二楔形块、16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参照图1

3,一种打水电机转子轴与转子端盖一体注塑模具,包括下模1和上模2,下模1上端开设有注塑槽3,注塑槽3的截面呈倒U型状,注塑槽3底部开设有圆槽4,上模2上端安装有进料管5,注塑槽3底部开设有两个凹槽6,凹槽6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支撑板7,支撑板7下端通过多个弹簧8与凹槽6底部弹性连接,下模1侧壁开设有驱动槽9,驱动槽9内设有带动两个支撑板7移动的移动机构。
[0022]移动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驱动槽9顶部的两个滑杆10,两个滑杆10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楔形块11,两个滑杆10上端贯穿下模1侧壁并分别与两个支撑板7下端固定连接,驱动槽9内设有对两个第一楔形块11进行挤压的挤压机构。
[0023]挤压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驱动槽9内壁的双向丝杠12,双向丝杠12侧壁螺纹连接有两个滑块13,两个滑块13侧壁与驱动槽9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滑块13上端分别通过两个L型杆14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楔形块15,第一楔形块11侧壁与第二楔形块15侧壁贴合。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两个第二楔形块15分别与两个第一楔形块11分离时,此时两个支撑板7在多个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回到原位,即两个支撑板7上表面与注塑槽3底部齐平,从而便于后续继续注塑。
[0025]下模1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16,电机16活动端与双向丝杠12一端固定连接,优选的,电机16可以采用伺服电机,可以精确的对支撑板7的高度进行调节。
[0026]弹簧8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弹簧8的劲度系数为50

60N/m。
[0027]本技术中,将上模2与下模1紧密贴合,随后通过进料管5向注塑槽3和圆槽4内
添加原料,进而可以对转子轴与转子端盖一体注塑成型,从而确保两者同心度,降低异音和振动同时提高结合力,在转子轴与转子端盖一体注塑成型后,此时将上模2与下模1分离,随后驱动电机16正向转动,进而带动双向丝杠12正向转动,带动与双向丝杠12侧壁螺纹连接的两个滑块13相互远离,进而两个滑块13通过两个L型杆14带动两个第二楔形块15相互远离,进而两个第二楔形块15分别对两个第一楔形块11挤压,进而两个第一楔形块11通过两个滑杆10带动两个支撑板7向上移动,对注塑成型后的转子轴与转子端盖顶出,便于人工对其取出;
[0028]在对转子轴与转子端盖取出后,此时驱动电机16反向转动,进而双向丝杠12反向转动,进而带动两个第二楔形块15相互靠近分别与两个第一楔形块11分离,此时两个支撑板7不再受两个滑杆10的挤压,进而两个支撑板7在多个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回到原位,即两个支撑板7上表面与注塑槽3底部齐平,从而便于后续继续注塑。
[0029]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水电机转子轴与转子端盖一体注塑模具,包括下模(1)和上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上端开设有注塑槽(3),所述注塑槽(3)的截面呈倒U型状,所述注塑槽(3)底部开设有圆槽(4),所述上模(2)上端安装有进料管(5),所述注塑槽(3)底部开设有两个凹槽(6),所述凹槽(6)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下端通过多个弹簧(8)与凹槽(6)底部弹性连接,所述下模(1)侧壁开设有驱动槽(9),所述驱动槽(9)内设有带动两个支撑板(7)移动的移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水电机转子轴与转子端盖一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驱动槽(9)顶部的两个滑杆(10),两个所述滑杆(10)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楔形块(11),两个所述滑杆(10)上端贯穿下模(1)侧壁并分别与两个支撑板(7)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槽(9)内设有对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占陆李日环江昊陆维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万至达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