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路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4521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52
本申请涉及一种透水路堤,涉及道路工程领域。该透水路堤包括路堤基础,包括基础本体和多个管桩,所述基础本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多个所述管桩埋设于所述基础本体,多个所述管桩沿竖直方向设置;路基,设置于所述路堤基础的上方;多个圆管涵,多个所述圆管涵沿所述路基的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路基内,多个所述圆管涵沿所述路基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圆管涵呈两端具有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圆管涵的两端的开口均与外界连通。本申请的透水路堤具有较好的使用稳定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的使用稳定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的使用稳定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水路堤


[0001]本申请涉及道路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透水路堤。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经济活动日趋频繁,沿海地区工程的建设密度随之增大,沿海地区工程,尤其是沿海地区的道路建设工程与海洋、海岸线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干扰制约的问题也日趋严重和复杂。
[0003]在海域进行填海路堤施工前需要的准备周期长,施工进度缓慢,且填海路堤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无法得到保证,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水路堤,该透水路堤能够适用于滨海公路建设。
[0005]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透水路堤,该透水路堤包括:路堤基础,包括基础本体和多个管桩,所述基础本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多个所述管桩埋设于所述基础本体,多个所述管桩沿竖直方向设置;路基,设置于所述路堤基础的上方;多个圆管涵,多个所述圆管涵沿所述路基的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路基内,多个所述圆管涵沿所述路基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圆管涵呈两端具有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圆管涵的两端的开口均与外界连通。
[0006]本申请的透水路堤,通过在路基内设置多个圆管涵,且每个圆管涵的两端均与外界连通,水能够从圆管涵内穿过,即水能够通过圆管涵透过路基的两侧,而不会对路堤基础和路基造成侵蚀等影响,保证了该透水路堤具有较好的使用稳定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同时,路堤基础的基础本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保证了基础本体对路基以及多个圆管涵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避免了出现路基下沉以及由于路基下沉而导致圆管涵破裂损坏的问题,进一步保证了该透水路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000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圆管涵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m且小于或等于5m。
[0008]在上述方案中,该种设置方式,一方面,相邻的两个圆管涵之间的间距适中,保证了圆管涵透过水流的能力,进而保证了该透水路堤的透水能力,也即保证了该透水路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相邻的两个圆管涵之间具有足够的间隙,使得该透水路堤不会因为圆管涵设置的过于密集而出现应力集中以及支撑不足的问题,相邻的两个圆管涵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填充或浇筑支撑结构,进而保证了该透水路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000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圆管涵包括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透水路堤还包括:第一侧墙,沿所述路基的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路基的一侧,所述第一侧墙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路基的宽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一侧墙,一个所述圆管涵的所述第一开口端穿设于一个所述第一通孔并与外界连通;第二侧墙,沿所述路基的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路基的另一侧,所述第一侧墙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路基的宽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二侧墙,一个所述圆管涵的所述第二开口端穿设于
一个所述第二通孔并与外界连通。
[0010]在上述方案中,第一侧墙和第二侧墙分别设置于路基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第一侧墙和第二侧墙均起到了对路基的支撑作用,保证了路基不会沿其宽度方向发生垮塌等问题。同时,第一侧墙开设第一通孔且第二侧墙开设第二通孔,在对圆管涵起到了定位作用的同时,也为圆管涵提供了安装位置,以及对圆管涵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00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墙和所述第二侧墙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第一侧墙和所述第二侧墙均包括箍筋,所述箍筋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设置并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墙的配筋,以及所述箍筋沿所述第二通孔的周向设置并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墙的配筋。
[0012]在上述方案中,将箍筋沿第一通孔的周向连接于第一侧墙的配筋,以及将箍筋沿第二通孔的周向连接于第二侧墙的配筋,在第一侧墙和第二侧墙浇筑成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后,箍筋能够对第一通孔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在第一通孔处发生应力集中,保证第一通孔不会发生塌陷,进而保证了设置于第一通孔的圆管涵不会被损坏,以及箍筋能够对第二通孔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在第二通孔处发生应力集中,保证第二通孔不会发生塌陷,进而保证了设置于第二通孔的圆管涵不会被损坏。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墙和所述第二侧墙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基础本体的配筋与所述第一侧墙的配筋之间以及所述基础本体与所述第二侧墙之间均设置有侧墙加强筋,每个所述管桩的埋设于所述基础本体的一端的配筋与所述基础本体的配筋之间设置管桩加强筋。
[0014]在上述方案中,将基础本体的配筋与第一侧墙的配筋通过侧墙加强筋连接为整体,以及将基础本体的配筋与第二侧墙的配筋通过侧墙加强筋连接为整体,保证了第一侧墙与基础本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及第二侧墙与基础本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而使得该透水路堤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同时,将基础本体的配筋与管桩的埋设于基础本体的一端配筋通过管桩加强筋连接为整体,使得路堤基础具有较好的整体性,保证了基础本体与多个管桩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而使得该透水路堤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圆管涵均包括至少一个管节,当所述圆管涵包括多个所述管节时,多个所述管节沿所述路基的宽度方向依次连接,相邻的所述管节之间设置水泥砂浆抹带。
[0016]在上述方案中,该种设置方式,一方面,管节便于统一生产制造,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当圆管涵包括多个管节时,便于对圆管涵进行安装,提高了圆管涵的安装效率。
[001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水路堤还包括:第一护栏,安装于所述第一侧墙的上方;第二护栏,安装于所述第二侧墙的上方。
[0018]在上述方案中,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能够对行人和车辆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行人和车辆进入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的外侧。
[001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路基包括安装层和稳定层,所述安装层设置于所述基础本体的上方,所述安装层形成有安装位,一个所述圆管涵安装于一个所述安装位,所述稳定层设置于所述安装层的上方并填充于相邻的所述圆管涵之间。
[0020]在上述方案中,安装层为圆管涵提供了安装位,对圆管涵起到了一定的定位和限
位作用,避免了圆管涵在安装的过程中移动,降低了圆管涵的安装难度。此外,稳定层填充于相邻的两个圆管涵之间,稳定层起到了对圆管涵的支撑作用且能够分散圆管涵所受到的挤压力,避免了圆管涵受到较大的挤压力而变形损坏。
[002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路基还包括宕渣层,所述宕渣层铺设于所述稳定层的上方。
[0022]在上述方案中,利用宕渣作为路基填料回填形成宕渣层,充分利用了建筑资源,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有效地控制了成本。
[002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墙与所述宕渣层对应的区域开设有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一侧墙与所述宕渣层之间设置有第一排水网,所述第一排水网覆盖所述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二侧墙与所述宕渣层对应的区域开设有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二侧墙与所述宕渣层之间设置有第二排水网,所述第二排水网覆盖所述第二排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路堤,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堤基础,包括基础本体和多个管桩,所述基础本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多个所述管桩埋设于所述基础本体,多个所述管桩沿竖直方向设置;路基,设置于所述路堤基础的上方;多个圆管涵,多个所述圆管涵沿所述路基的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路基内,多个所述圆管涵沿所述路基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圆管涵呈两端具有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圆管涵的两端的开口均与外界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路堤,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圆管涵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m且小于或等于5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路堤,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圆管涵包括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透水路堤还包括:第一侧墙,沿所述路基的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路基的一侧,所述第一侧墙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路基的宽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一侧墙,一个所述圆管涵的所述第一开口端穿设于一个所述第一通孔并与外界连通;第二侧墙,沿所述路基的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路基的另一侧,所述第一侧墙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路基的宽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二侧墙,一个所述圆管涵的所述第二开口端穿设于一个所述第二通孔并与外界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水路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墙和所述第二侧墙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第一侧墙和所述第二侧墙均包括箍筋,所述箍筋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设置并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墙的配筋,以及所述箍筋沿所述第二通孔的周向设置并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墙的配筋。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水路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墙和所述第二侧墙均为钢筋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史宇宙谢之逸胡永富张莹莹陈胜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