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颗粒载体流化床生物反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环境保护
,具体是一种颗粒载体流化床生物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物流化床是指为提高生物膜法的处理效率,以砂或无烟煤、活性炭等作填料并作为生物膜载体,废水自下向上流过砂床使载体层呈流动状态,从而在单位时间加大生物膜同废水的接触面积和充分供氧,并利用填料沸腾状态强化废水生物处理过程的构筑物,构筑物中填料的表面积超过3300m2/m3填料,填料上生长的生物膜很少脱落,可省去二次沉淀池,床中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达8000
‑
40000mg/L,氧的利用率超过90%,根据半生产性试验结果,当空床停留时间为16
‑
45分钟时BOD和氮的去除率均大于90%,此时填料粒径为1mm,膨胀率为100%,生物流化床工艺效率高、占地少、投资省,用于污水硝化、脱氮等深度处理和污水二级处理及其他含酚、制药等工业废水处理。
[0003]目前的颗粒载体流化床生物反应装置在使用时,颗粒载体对污水处理后,无法对反应装置内部的颗粒载体进行及时的更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颗粒载体流化床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贯穿至主体(1)内部的进气管(2);气泵(3),所述气泵(3)设置于进气管(2)的一端;污水管(4),所述污水管(4)设置于主体(1)的一端,并贯穿至主体(1)的内部;升降机构(5),设置于主体(1)的顶端,并延伸至主体(1)的内部,用于对主体(1)内部的颗粒载体进行取出和对主体(1)内壁进行清理的操作;所述升降机构(5)由驱动单元、联动单元和清理单元组成,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主体(1)一侧上方的驱动电机(501),所述驱动电机(5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轮(502),所述第一转轮(502)的内部套接有皮带(503),所述皮带(503)的内部顶端套接有第二转轮(504),所述主体(1)远离污水管(4)的一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主体(1)外壁的顶端设置有位于驱动电机501一侧的收集机构(6);所述联动单元包括设置在第二转轮(504)一侧的转杆(505),所述转杆(505)的外壁套接有收卷轴(506),所述收卷轴(506)设置有两个,且均匀分布于转杆(505)外壁的两侧;所述清理单元包括连接于收卷轴(506)内部,并延伸至主体(1)内部的连接绳(507),所述连接绳(507)的底端设置有移动盘(508),所述移动盘(508)的顶端设置有与主体(1)内壁贴合的清理环,所述移动盘(508)的内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继涛,刘远涛,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瑞鑫恒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