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ABR生物床及低浊度、控藻的水体生态构建方法和污染水体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8605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CABR生物床及低浊度、控藻的水体生态构建方法和污染水体修复系统,所述的CABR生物床设于水体底部,CABR生物床上部用石笼网箱固定后与水体相连,CABR生物床填充生物滤料,在生物滤料中的接近底部设置集水管道;所述的CABR生物床内设置循环水泵;所述的循环水泵连接循环管道,循环管道延伸至水体中进行循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在较低投入、不增加用地、低功耗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水体藻类、提升水体透明度,实现低藻高透明的小微水体。实现低藻高透明的小微水体。实现低藻高透明的小微水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ABR生物床及低浊度、控藻的水体生态构建方法和污染水体修复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体、湖泊水体治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CABR生物床低浊度、控藻的水体生态构建技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城市、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存在大量如鱼塘、人工湖、城市内河等大量小微水体,均存在不同程度污染及生态破坏,大多呈现出富营养化状态,甚至属于黑臭水体,直接影响到周边正常的居住环境。如何使这些小微水体在低成本下长期实现“低浊度、低藻类”的健康水生态系统是水体、湖泊水体治理领域的重难点。
[0003]目前针对小微水体治理传统方法主要有:底泥清淤、生态浮床、曝气增氧、投撒微生物菌剂、沉水植物种植等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做到长治久清。如:投撒微生物菌剂所的清澈并无可持续性,且维持时间短需多次投加。在水体内种植沉水植物,能一定程度与藻类形成竞争环境,但存在植物成活率低、水体透明度、水体深度、季节气候等限制,局限性较大。由于传统的方法难以长期维持小微水体水质,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小微水体治理项目爆发式增长和人民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传统小微水体治理技术难以长效达到治理的预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在较低投入、不增加用地、低运行成本的情况下,控制藻类、削减水体污染物、提升水体透明度,最终实现水体净化的CABR生物床,能够用于鱼塘、人工湖、城市内河等大小微水体的治理。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CABR生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ABR生物床设于水体底部,CABR生物床上部用石笼网箱固定后与水体相连,CABR生物床填充生物滤料,在生物滤料中的接近底部设置集水管道;所述的CABR生物床内设置循环水泵;所述的循环水泵连接循环管道,循环管道延伸至水体中进行循环。
[0007]本专利技术中,CABR的意思为循环控藻生物反应床。其中:
[0008]C—Cycle,循环;
[0009]A—alga,藻,control控制;
[0010]B—biology,生物;
[0011]R—reactor,反应床。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循环水泵采用大通量循环方式连接循环管道。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石笼网箱由格宾石笼连接组成,起到固定生物填料的作用。
[0014]进一步地,所述石笼网箱也设置在CABR生物床一周侧面,形成CABR生物床的侧墙,所述的CABR生物床顶部和侧面采用石笼网箱进行保护和固定。生物床侧面和顶面层为石笼
网箱。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CABR生物床内的滤料优选为砾石、火山岩、陶粒等水处理滤料。
[0016]进一步地,所述的CABR生物床底部的水体底泥被替换处理,优选为:铺设有砂石级配换填层,所述的砂石换填层上铺设有土工膜防渗层,然后再设置生物滤料。更进一步地,所述土工膜防渗层同时也铺设在CABR生物床的侧面。进一步地,所述的CABR生物床底部的水体底泥被替换掉一定深度,使得CABR生物床半埋在泥面之下,而仅有上部露出水体泥面。
[0017]进一步地,所述的CABR生物床内设有至少一检修井;所述集水管道与检修井相连通;所述的检修井内设有至少一台所述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出口端连接循环管道;循环管道在小微水体中部设有一个出水口或多个出水口,可促进水面的波动,增加水体表面的自然复氧。
[0018]进一步地,所述的循环水泵采用轴流提升泵,可由常规动力提供动能。
[0019]进一步地,所述的CABR生物床内可根据需要选配鼓风复氧曝气系统,增强水质净化处理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小微水体的低浊度、控藻的生态构建方法。本专利技术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21]在水体的底部,构筑至少一个上述CABR生物床,利用CABR生物床对小微水体进行低浊度、控藻的生态构建。
[0022]进一步地,所述的水体中优选养殖有低密度滤食性鱼类。
[0023]进一步地,所述的水体中优选种植沉水植物。
[002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低浊度、控藻的生态构建方法的污染水体修复系统。本专利技术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25]在污染水体底部构建至少一个上述的CABR生物床。
[00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CABR生物床和水体生态构建技术,可以实现在较低投入、不增加用地、低功耗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水体藻类、提升水体透明度,实现低藻高透明的小微水体。本专利技术所述的CABR生物床及应用所述CABR生物床的生态构建方法和水体修复系统,还具有下述优点:
[0027]1)循环泵部分出水通过水底循环口进行大通量、大流量循环,可促进上下层水体的交换,可有效的把表层溶解氧较高的水交换至下层,促进底泥的好氧化,防止底泥黑臭化。
[0028]2)CABR生物床的设置于现有水体内部,且充分利用现有水体空间,能有效解决“生态工程征地困难”的问题,不需要单独征地,同时造价低廉、施工方便。
[0029]3)循环水泵的功率低,扬程仅需1.0

1.5m,大幅度减少电能的消耗;
[0030]4)CABR生物床通过循环使水体上下层进行水体交换,可破坏藻类生长环境,可减缓水体中藻类繁殖速度;
[0031]5)CABR生物床能采用较为灵活的碎片化布置,可以将根据设计要求的总处理量分割为由多个CABR生物床来共同承担完成,各CABR生物床的处理能力的总和与总处理量匹配,各CABR生物床散布在小微水体的底部,能适配不同小微水体的不同的地形和不同底部形状,能极大提高本技术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CABR生物床示意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CABR生物床一种平面布置示意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CABR生物床另一种平面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
[0036]如图1

3所示,本实施例以小微水体为例,以人工湖为应用对象。本专利技术所述的CABR生物床1,设置于湖底;CABR生物床1可在小微水体中设置一个或设置多个,在布置时,还可有若干个生物床形成一组,在小微水体中设置一组获得多组CABR生物床1;各CABR生物床散布在小微水体的底部,各CABR生物床的处理能力的总和与设计要求的总处理量匹配。
[0037]CABR生物床1上部用石笼网箱1

3固定后与水体相连,在侧面也用石笼网箱1

3固定,构成CABR生物床1的边界。
[0038]本实施例中,所述的CABR生物床底部的水体底泥被替换掉一定深度,使得CABR生物床的一半以上的深度位于泥面之下,而仅有上部露出水体泥面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ABR生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ABR生物床设于水体底部,CABR生物床上部用石笼网箱固定后与水体相连,CABR生物床填充生物滤料,在生物滤料中的接近底部设置集水管道;所述的CABR生物床内设置循环水泵;所述的循环水泵连接循环管道,循环管道延伸至水体中进行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ABR生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ABR生物床内设有至少一检修井;所述集水管道与检修井相连通;所述的检修井内设有至少一台所述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出口端连接循环管道;循环管道在小微水体中部设有一个出水口或多个出水口,可促进水面的波动,增加水体表面的自然复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ABR生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笼网箱由格宾石笼连接组成,起到固定生物填料的作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ABR生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笼网箱也设置在CABR生物床一周侧面,形成CABR生物床的侧墙;生物床侧面和面层为石笼网箱。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ABR生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AB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烨彬周笑天徐玲娥杜传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