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测探头的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260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探头的移动装置,包括:框架;随动移动组件,所述随动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框架上;主动移动组件,所述主动移动组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随动移动组件上,检测探头设置于所述主动移动组件上;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设置于所述主动移动组件上,所述导向机构与待检测设备的预设结构配合导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应用主动调节和被动调节两种调节方式,当爬壁机器人在巡检过程中产生走偏的问题时,能够在导向机构和随动移动组件的作用下保证检测探头的检测位置,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检测装置搭载在不同爬壁机器人时的容错性,同时也相应提高了检测装置的覆盖面积,提高检测的效率。提高检测的效率。提高检测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检测探头的移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检测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水冷壁检测探头的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工业时代,越来越多的工业设备体积非常大,维护起来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例如火电厂的水冷壁,因为长时间作业壁面会出现问题,如果采取人力检测,会增加检测难度以及危险性,此时则需要能够进行壁面移动的爬壁机器人搭载多自由度移动的检测探头来进行检测。现有的检测探头的位置只能在设备的外部对检测探头进行调整,然而在检测过程中,当爬壁机器人产生线路偏移等问题时,造成检测探头检测效率下降、检测范围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探头的移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爬壁机器人因线路偏移等造成检测效率下降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检测探头的移动装置,包括:框架;随动移动组件,所述随动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框架上;主动移动组件,所述主动移动组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随动移动组件上,检测探头设置于所述主动移动组件上;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设置于所述主动移动组件上,所述导向机构与待检测设备的预设结构配合导向,且所述导向机构能够带动所述主动移动组件进行移动。
[0005]进一步地,所述随动移动组件包括:随动调节座,所述随动调节座设置于所述框架上;被动调节导轨,所述被动调节导轨设置于所述随动调节座上;第一导轮,所述第一导轮设置于所述主动移动组件上,且所述被动调节导轨和所述第一导轮配合以实现所述主动移动组件和所述随动移动组件的相对移动。
[0006]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包括:止动座,所述止动座设置于所述随动调节座上;复位导轨,所述复位导轨设置于所述止动座上;复位导轨座,所述主动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复位导轨座上,所述复位导轨座与所述复位导轨滑动配合;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套设于所述导轨上,且所述复位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止动座上,所述复位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复位导轨座上,所述复位件能够为所述主动移动组件提供复位力。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主动移动组件包括:探头调节座,所述探头调节座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随动移动组件上,所述检测探头设置于所述探头调节座上;舵机固定板,所述舵机固定板设置于所述随动移动组件上;主动调节导轨,所述主动调节导轨设置于所述舵机固定板上;第二导轮,所述第二导轮设置于所述探头调节座上,且所述主动调节导轨和第二导轮配合以实现所述探头调节座和所述舵机固定板的相对移动;横向调节舵机,所述横向调节舵机设置于所述舵机固定板上,且所述横向调节舵机能够带动所述探头调节座相对所述舵机
固定板进行移动。
[0008]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轮轴,所述导向轮轴设置于所述探头调节座上;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轮轴上,所述导向轮的周侧面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导向轮能够在所述预设结构上滚动,且所述凹槽能够部分包裹于所述预设结构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设置于所述探头调节座上;探头固定座,所述探头固定座设置于所述缓冲机构上,所述检测探头设置于所述探头固定座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探头挡板,所述探头挡板设置于所述探头调节座上,且所述探头挡板位于所述检测探头行进方向的一侧。
[0011]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定位螺杆,所述主动调节导轨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孔,所述定位螺杆能够与任一所述限位孔配合以将所述探头调节座与所述主动调节导轨锁定。
[0012]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升降结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丝杠,所述升降丝杠设置于所述框架上;升降滑块,所述升降滑块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升降丝杠上,所述随动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升降滑块上;升降舵机,所述升降舵机设置于所述框架上,且所述升降舵机能够带动所述升降滑块进行移动。
[0013]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检测探头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机构之间。
[0014]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应用主动调节和被动调节两种调节方式,当爬壁机器人在巡检过程中产生走偏的问题时,能够在导向机构和随动移动组件的作用下保证检测探头的检测位置,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检测装置搭载在不同爬壁机器人时的容错性,同时也相应提高了检测装置的覆盖面积,提高检测的效率。
[0015]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装置的侧视图;
[0019]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主动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主动移动组件及随动移动组件的侧视图;
[0021]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2]1、升降舵机;2、前舵机支架、3、丝杠止动座;4、复位导轨座;5、止动座;6、复位导轨;7、舵机固定板;8、舵机连杆;9、舵机把手;10、缓冲机构;11、探头挡板;12、检测探头;13、导向轮;14、导向轮轴;15、主动调节导轨;16、定位螺杆;17、探头调节座; 18升降部法兰;19、探头固定座;20、导轨轮座;21、横向调节舵机;22、第一导轮;23、框架;25、升降丝杠;26、
升降滑块;27、被动调节导轨;28、后舵机支架;29、舵盘连接法兰;30、舵盘;31、随动调节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4]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检测探头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23);随动移动组件,所述随动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框架(23)上;主动移动组件,所述主动移动组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随动移动组件上,检测探头(12)设置于所述主动移动组件上;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设置于所述主动移动组件上,所述导向机构与待检测设备的预设结构配合导向,且所述导向机构能够带动所述主动移动组件进行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移动组件包括:随动调节座(31),所述随动调节座(31)设置于所述框架(23)上;被动调节导轨(27),所述被动调节导轨(27)设置于所述随动调节座(31)上;第一导轮(22),所述第一导轮(22)设置于所述主动移动组件上,且所述被动调节导轨(27)和所述第一导轮(22)配合以实现所述主动移动组件和所述随动移动组件的相对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包括:止动座(5),所述止动座(5)设置于所述随动调节座(31)上;复位导轨(6),所述复位导轨(6)设置于所述止动座(5)上;复位导轨座(4),所述主动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复位导轨座(4)上,所述复位导轨座(4)与所述复位导轨(6)滑动配合;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套设于所述导轨上,且所述复位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止动座(5)上,所述复位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复位导轨座(4)上,所述复位件能够为所述主动移动组件提供复位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移动组件包括:探头调节座(17),所述探头调节座(17)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随动移动组件上,所述检测探头(12)设置于所述探头调节座(17)上;舵机固定板(7),所述舵机固定板(7)设置于所述随动移动组件上;主动调节导轨(15),所述主动调节导轨(15)设置于所述舵机固定板(7)上;第二导轮,所述第二导轮设置于所述探头调节座(17)上,且所述主动调节导轨(15)和第二导轮配合以实现所述探头调节座(17)和所述舵机固定板(7)的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远冯书涛智效龙王东辉菅磊潘伟民刘刚徐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能工荟智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