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下联动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252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上下联动门机构,包括车厢骨架和联动门,所述联动门包括上门、下门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主臂、拐臂、滑动导轨和联动组件;所述下门的底端与所述车厢骨架侧面的底框铰接;上门的底端连接着主臂,顶端连接着拐臂,拐臂连接着滑动导轨的顶面,主臂的另一端连接着车厢,主臂和下门之间通过联动组件进行连接。所述下门向下翻转打开,所述联动组件能够向上拉动所述主臂,所述主臂向上翻转带动所述上门打开,所述下门翻转至竖直状态,所述主臂翻转至竖直状态,带动所述上门处于所述车厢骨架的顶面上方。可以保证门有较大的打开度,且打开时占用空间小,可实现各类叉车对车厢内器材的取放,适用性强,便于推广。便于推广。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下联动门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了联动门
,具体涉及了一种上下联动门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器材消防车在消防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作为器材类消防车,需要满足快速机动的性能。车内器材能快速的取放,这就要求器材车能够大开度的开门。
[0003]目前国内市场主要为翼展门结构的器材消防车,该类型车辆展翼时占用空间较大,门的打开度受限,使用时只有专用叉车才能取放车内物品,给消防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器材消防车量的门存在打开度受限,打开时占用空间大,对叉车类型要求高等的问题,提供一种上下联动门机构,本技术提供的上下联动门机构可以保证门有较大的打开度,且打开时占用空间小,可实现各类叉车对车厢内器材的取放,适用性强,便于推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上下联动门机构,包括车厢骨架和联动门;所述联动门包括上门、下门和连接组件;
[0007]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主臂、拐臂、滑动导轨和联动组件;
[0008]所述下门的底端与所述车厢骨架侧面的底框铰接;
[0009]所述主臂的一端与所述车厢骨架铰接,所述主臂的另一端与所述上门的底端铰接;
[0010]所述滑动导轨设置在所述车厢骨架的顶面,所述拐臂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导轨连接,所述拐臂的另一端与所述上门的顶端铰接,所述拐臂能够沿所述滑动导轨来回滑动;
[0011]所述联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下门连接,所述联动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主臂连接;
[0012]所述上门和所述下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下门向下翻转打开,所述联动组件受到所述下门的拉力,能够带动联动组件向上拉动所述主臂,所述主臂向上翻转带动所述上门打开,同时所述拐臂沿所述滑动导轨滑动;所述下门翻转至竖直状态,所述主臂翻转至竖直状态,带动所述上门处于所述车厢骨架的顶面上方;
[0013]当所述上门和所述下门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下门向上翻转关闭,所述联动组件受到所述下门的拉力减小,所述上门在重力作用下带动主臂向下翻转,所述主臂能够带动所述下门至关闭状态。
[0014]本技术公开的上下联动门机构,包括车厢骨架和联动门,所述联动门包括上门、下门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主臂、拐臂、滑动导轨和联动组件;所述下门的底端与所述车厢骨架侧面的底框铰接;上门的底端连接着主臂,顶端连接着拐臂,拐臂连接着滑动导轨的顶面,主臂的另一端连接着车厢,主臂和下门之间通过联动组件进行连接。所述下
门向下翻转打开,所述联动组件能够向上拉动所述主臂,所述主臂向上翻转带动所述上门打开,所述下门翻转至竖直状态,所述主臂翻转至竖直状态,带动所述上门处于所述车厢骨架的顶面上方;所述下门向上翻转关闭,所述上门在重力作用下带动主臂向下翻转,所述主臂能够带动所述下门至关闭状态。本技术公开的上下联动门机构,在上下门打开时,上门回收至车顶,可以保证门有较大的打开度,且打开时占用空间小,可实现各类叉车对车厢内器材的取放,适用性强,便于推广。
[001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包括两个联动门,两个所述联动门分别安装在所述车厢骨架的两侧面。
[001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联动门包括两个连接组件,两个所述连接组件分别连接在所述上门和所述下门的左右两侧。
[001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车厢骨架上设置有限位结构件,所述限位结构件用于能够在所述下门关闭时固定下门。
[001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结构件为能够旋转的限位把手。
[001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联动组件为机械式联动机构。现有技术中,翼展门为液压驱动,容易出现故障。本技术选用机械式联动机构,可以有效降低故障率,提高安全性能。
[002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联动组件包括钢丝绳、链条和两个链轮座;
[0021]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下门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所述链条连接;
[0022]两个所述链轮座设置在所述车厢骨架上,两个所述链轮座分别位于所述主臂与所述车厢骨架的铰接点的上方位置和下方位置;
[0023]所述链条的一端与所述钢丝绳连接,所述链条依次绕过两个链轮座后所述链条的另一端与所述主臂连接;所述链条与所述链轮座适配,所述链条能够带动所述链轮座转动。
[0024]本新的上下联动门采用全机械联动机构,当翻转下门时,通过钢丝绳、链条和各铰接点的作用,实现上下门联动。下门翻转,上门自动回收至车顶。提供了一种展开时空间需求小、能适应各类叉车、以及故障率低的新型上下联动门机构。
[002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主臂上设置有链轮座,所述主臂上的链轮座与所述车厢骨架上的两个链轮座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链条一端与所述钢丝绳连接,所述链条依次绕过所述车厢骨架上的两个链轮座、所述主臂上的链轮座后,所述链条的另一端与所述车厢骨架连接。
[002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主臂上的链轮座设置在所述主臂远离所述上门的一端上。
[002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车厢骨架上设置有主臂限位座,所述主臂限位座用于给与关闭状态的所述主臂限位作用。
[002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助力机构,所述助力机构能够在所述上门打开或关闭过程中给所述上门拉力。
[0029]使用过程中发现本技术提供的上述上下联动门机构,使用时需要人员翻转下门,上门自动回收至车顶。因上门自重和力矩的原因,需要3人同时翻转。上门翻转至车顶时,再翻转下门,上门复位不顺畅,助力机构在上门打开或关闭过程中能够给上门提供拉力,实现一人完成联动门的启闭。
[003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助力机构包括助力钢绳、拉伸弹簧、弹簧固定座和钢绳限位座;所述钢绳限位座上设置有孔;
[0031]所述弹簧固定座设置在所述滑动导轨的底部;所述钢绳限位座设置在所述车厢骨架的顶部;
[0032]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弹簧固定座连接,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助力钢绳的一端连接;所述助力钢绳穿过所述钢绳限位座的孔后,所述助力钢绳的另一端与所述上门连接;
[0033]所述上门打开过程或所述上门关闭过程中,所述拉伸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0034]本技术提供的上下联动门助力机构,通过弹簧、钢丝绳、钢绳限位座,实现下门翻转打开。弹簧通过钢绳助力上门向车顶移动;下门翻转关闭,弹簧通过钢绳将上门下拉。使上下门联动更顺畅。
[003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6]1、本技术公开的上下联动门机构,包括车厢骨架和联动门,所述联动门包括上门、下门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主臂、拐臂、滑动导轨和联动组件;所述下门的底端与所述车厢骨架侧面的底框铰接;上门的底端连接着主臂,顶端连接着拐臂,拐臂连接着滑动导轨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联动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厢骨架(1)和联动门(2);所述联动门(2)包括上门(21)、下门(22)和连接组件(23);所述连接组件(23)包括主臂(231)、拐臂(232)、滑动导轨(233)和联动组件(234);所述下门(22)的底端与所述车厢骨架(1)侧面的底框铰接;所述主臂(231)的一端与所述车厢骨架(1)铰接,所述主臂(231)的另一端与所述上门(21)的底端铰接;所述滑动导轨(233)设置在所述车厢骨架(1)的顶面,所述拐臂(232)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导轨(233)连接,所述拐臂(232)的另一端与所述上门(21)的顶端铰接,所述拐臂(232)能够沿所述滑动导轨(233)来回滑动;所述联动组件(234)的一端与所述下门(22)连接,所述联动组件(234)的另一端与所述主臂(231)连接;所述上门(21)和所述下门(22)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下门(22)向下翻转打开,所述联动组件(234)受到所述下门(22)的拉力,能够带动联动组件(234)向上拉动所述主臂(231),所述主臂(231)向上翻转带动所述上门(21)打开,同时所述拐臂(232)沿所述滑动导轨(233)滑动;所述下门(22)翻转至竖直状态,所述主臂(231)翻转至竖直状态,带动所述上门(21)处于所述车厢骨架(1)的顶面上方;当所述上门(21)和所述下门(22)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下门(22)向上翻转关闭,所述联动组件(234)受到所述下门(22)的拉力减小,所述上门(21)在重力作用下带动主臂(231)向下翻转,所述主臂(231)能够带动所述下门(22)至关闭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联动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联动门(2),两个所述联动门(2)分别安装在所述车厢骨架(1)的两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联动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3)还包括助力机构(235),所述助力机构(235)用于能够在所述上门(21)打开过程中或关闭过程中给所述上门(21)拉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下联动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机构(235)包括助力钢绳(2351)、拉伸弹簧(2352)、弹簧固定座(2353)和钢绳限位座(2354);所述钢绳限位座(2354)上设置有孔;所述弹簧固定座(2353)设置在所述滑动导轨(233)的底部;所述钢绳限位座(2354)设置在所述车厢骨架(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宇豪张爱平杨柳青吴东康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川消消防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