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潜流人工湿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70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湿地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水下潜流人工湿地。包括,沉淀池是与湖泊排口连通的用于对排水进行沉淀处理的池体结构;湿地单元是没入湖泊底部用于对沉淀池的出水进行净化处理;连接管,连接管是一端连接沉淀池上端排水口、另一端连接湿地单元底部进水口的柔性软管;湿地单元包括由多块湿地边墙连接而成的不透水湿地池体;湿地池体内填充有用于净化的填料,湿地池体的上端开口处布置有沉水植被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布置方便,不侵占陆地空间,能够对排口排水进行很好的处理,不易堵塞,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潜流人工湿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湿地结构
,具体地指一种水下潜流人工湿地。

技术介绍

[0002]沿湖雨污排口输入的污水、初期雨水是导致湖泊水质恶化和生态植被破坏的主要污染源。受周边污染源分布情况及排水体系限制,很多沿湖排口难以截流或封堵,会持续污染湖泊水体,因此需要对此类排口进行水质净化处理。然而排口较多的湖泊多为城中湖,周边用地普遍较为紧张。潜流湿地具备较强的水质净化能力,但由于占地面积大,防洪要求高,较易堵塞,用此技术处理排口污水受限较大,其他陆上末端净化技术也普遍存在同类问题。因此,很多湖泊特别是城中湖排口水质净化处理往往只能采取生态浮床、曝气机、人工水草等原位处理方式,此类方式由于湖水混入、停留时间短等因素,普遍净化效率有限。
[0003]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究一种排口水质净化能力强,不占用陆上用地,抗堵塞能力强的水下潜流湿地系统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水下潜流人工湿地。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下潜流人工湿地,包括,
[0006]沉淀池,所述沉淀池是与湖泊排口连通的用于对排水进行沉淀处理的池体结构;
[0007]湿地单元,所述湿地单元是没入湖泊底部用于对沉淀池的出水进行净化处理;
[0008]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是一端连接沉淀池上端排水口、另一端连接湿地单元底部进水口的柔性软管;
[0009]所述湿地单元包括由多块湿地边墙连接而成的不透水湿地池体;所述湿地池体内填充有用于净化的填料,湿地池体的上端开口处布置有沉水植被层。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下潜流人工湿地,所述湿地池体内由下至上依次布置有防渗膜、粘土层、填料层和表层固定网;所述沉水植被层位于表层固定网上;所述填料层靠近下端的位置布置有穿孔管;所述穿孔管上开设有多个通孔,穿孔管的进口端穿过湿地边墙与连接管出口端连通。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下潜流人工湿地,所述穿孔管包括沿湿地池体宽度方向布置的横向管和沿湿地池体长度方向布置的纵向管,多根横向管和多根纵向管相互连通均匀分布于填料层内。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下潜流人工湿地,所述填料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加布置的下填料层、中填料层和上填料层;所述下填料层的填料粒径大于中填料层的填料粒径大于上填料层的填料粒径。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下潜流人工湿地,所述上填料层包括多个陶粒网箱;所述陶粒网箱内填充有轻质陶粒填料,多个陶粒网箱拼装连接形成上填料层。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下潜流人工湿地,所述陶粒网箱是在拆除表面的表层固
定网和沉水植被层后可自行漂浮到水面的轻质网箱结构。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下潜流人工湿地,所述沉淀池包括隔水布;所述隔水布沿竖向布置于排口外侧形成围绕排口的包围式结构,隔水布的上端漂浮在水面上,下端固定在湖泊底部。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下潜流人工湿地,所述隔水布的上端设置有漂浮体,多个漂浮体相互间隔布置。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下潜流人工湿地,所述隔水布的下端安装有铁链坠子。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下潜流人工湿地,所述沉水植被层种植的植物为粉绿狐尾藻、苦草或是菹草中的一种或是几种。
[0019]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有: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湖泊排口布置沉淀池和湿地单元,湿地单元完全没入水中,不侵占湖泊周边土地,不占用陆地面积,净化效果好,还能起到恢复水生生态、提升景观的作用;
[0020]2、本专利技术的湿地单元结构简单,形成的湿地池体位于水中,具有良好的过滤效果,可有效减少周边湖水对湿地运行的影响,保证湿地良好的净化效果;
[0021]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填料层内布置穿孔管,将穿孔管均匀分布于填料层内,使沉淀池排放的水能够均匀分布到填料层内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处理的效果极好;
[0022]4、本专利技术的填料层包括上、中、下三层,粒径逐渐增大,易于堵塞的小粒径填料在上层,方便清理,不易堵塞的大粒径填料在下层,避免了清洗不方便的问题;
[0023]5、本专利技术的上填料层是由陶粒网箱组成的,陶粒网箱结构简单,填充填料后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而且陶粒网箱发生堵塞后,便于清理;
[0024]6、本专利技术的陶粒网箱是轻质填料填充的可漂浮式结构,当发生堵塞时,只需要清除表面的沉水植被层和表层固定网,就可以很轻易的取出陶粒网箱进行清洗;
[0025]7、本专利技术的沉淀池是通过隔水布包围排口形成的池体使结构,一方面减轻了水下潜流湿地处理负荷,提升了系统整体净化能力,另一方面有效缓解了水下潜流湿地的堵塞风险;
[0026]8、本专利技术的隔水布布置结构简单,通过漂浮体支撑隔水布,使隔水布漂浮悬置于排口处的水体中,形成沉淀池池体结构;
[0027]9、本专利技术的隔水布下端通过铁链坠子埋设在湖泊底部,使隔水布能够将排口排水与湖泊水体隔绝开来,避免直接污染湖泊水体;
[0028]10、本专利技术的沉水植被层选取沉水植物作为湿地植被,能很好的对水体进行净化处理,净化能力比常规潜流湿地采用的挺水植物净化能力更强。
[0029]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布置方便,不侵占陆地空间,能够对排口排水进行很好的处理,不易堵塞,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30]图1:本专利技术的人工湿地俯视图;
[0031]图2:本专利技术的穿孔管布置结构示意图;
[0032]图3:本专利技术的人工湿地结构示意图;
[0033]其中:1—连接管;2—湿地边墙;3—沉水植被层;4—防渗膜;5—粘土层;6—表层
固定网;7—穿孔管;8—下填料层;9—中填料层;10—上填料层;11—陶粒网箱;12—隔水布;13—漂浮体;14—铁链坠子;15—排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潜流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是与湖泊排口连通的用于对排水进行沉淀处理的池体结构;湿地单元,所述湿地单元是没入湖泊底部用于对沉淀池的出水进行净化处理;连接管(1),所述连接管(1)是一端连接沉淀池上端排水口、另一端连接湿地单元底部进水口的柔性软管;所述湿地单元包括由多块湿地边墙(2)连接而成的不透水湿地池体;所述湿地池体内填充有用于净化的填料,湿地池体的上端开口处布置有沉水植被层(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潜流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池体内由下至上依次布置有防渗膜(4)、粘土层(5)、填料层和表层固定网(6);所述沉水植被层(3)位于表层固定网(6)上;所述填料层靠近下端的位置布置有穿孔管(7);所述穿孔管(7)上开设有多个通孔,穿孔管(7)的进口端穿过湿地边墙(2)与连接管(1)出口端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潜流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管(7)包括沿湿地池体宽度方向布置的横向管和沿湿地池体长度方向布置的纵向管,多根横向管和多根纵向管相互连通均匀分布于填料层内。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水下潜流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加布置的下填料层(8)、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军刘雅君姜宇何尚志谢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泽水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