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堵塞渗滤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4149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河道水环境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抗堵塞渗滤坝。包括多个沿垂直流向方向间隔排列的隔墙;相邻隔墙之间设置有坝体单元;所述坝体单元包括多个网箱单元;所述网箱单元是表面为网状的中空箱体结构,网箱单元内填筑有滤料,多个网箱单元依次叠加紧密排列形成坝体单元;相邻两堵隔墙之间在位于坝体单元的上游位置和下游位置设置有闸门拦水结构;坝体单元底部基础上布设有用于向坝体单元加药、冲水和抽水的管路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渗滤坝结构简单,清理和安装极为方便,可广泛应用各种河道结构中,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堵塞渗滤坝


[0001]本技术涉及河道水环境
,具体地指一种抗堵塞渗滤坝。

技术介绍

[0002]渗滤坝是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常用的一种蓄水、净水设施。渗滤坝通常采用不同粒径的块石、片石等滤料堆砌而成。渗滤坝比表面积大,河道来水在穿过渗滤坝时会被滤料中附着生长的微生物以及滤料本身的物理、化学吸附作用所净化。受雨水径流以及河道自身泥沙影响,许多河道悬浮物浓度较高,再加上滤料表面生物膜的生长,渗滤坝较易出现堵塞。在渗滤坝堵塞后往往需要将坝体挖开进行换填,费用较高而且实施过程中会影响河道排水。除此之外,在河道水质较差时,河道内经常需要投加净水药剂,常规人工加药方式较难保证加药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抗堵塞渗滤坝。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堵塞渗滤坝,包括多个沿垂直流向方向间隔排列的隔墙;相邻隔墙之间设置有坝体单元;所述坝体单元包括多个网箱单元;所述网箱单元是表面为网状的中空箱体结构,网箱单元内填筑有滤料,多个网箱单元依次叠加紧密排列形成坝体单元;
[0005]相邻两堵隔墙之间在位于坝体单元的上游位置和下游位置设置有闸门拦水结构;
[0006]坝体单元底部基础上布设有用于向坝体单元加药、冲水和抽水的管路结构。
[000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堵塞渗滤坝,所述网箱单元包括内部网箱;所述内部网箱为中空的方形箱体结构,包括第一棱边和设置于第一棱边之间的第一格网,内部网箱中部分第一棱边上设置有凸起的第一筋条,部分的第一棱边上开设有对应的第一卡槽,相邻内部网箱通过第一筋条和第一卡槽的卡接相互连接为一体。
[000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堵塞渗滤坝,所述网箱单元还包括面部网箱;所述面部网箱为中空的且顺流向端面符合坝体坡度要求的三角形箱体结构,包括第二棱边和布置于第二棱边之间的第二格网,面部网箱中部分第二棱边上设置有凸起的第二筋条,部分第二棱边上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面部网箱通过第二筋条与第一卡槽的卡合连接到相邻内部网箱上,通过第二筋条与第二卡槽的卡合连接到相邻面部网箱上。
[000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堵塞渗滤坝,所述网箱单元内设置有单元管;所述单元管是管壁均匀开设有多个小孔的竖向管道结构,在竖直方向上重叠的一组网箱单元中相邻单元管相互连通形成竖向的分配管;所述分配管的下端与管路结构连通。
[001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堵塞渗滤坝,所述单元管的上端为上小下大的收束式结构,单元管的下端为下大上小的喇叭型结构,沿竖向方向的相邻网箱单元叠加布置时,处于下方网箱单元中的单元管上端伸入到处于上方网箱单元中的单元管的下端进行紧密套接。
[001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堵塞渗滤坝,所述管路结构包括沿垂直流向方向布设的主干管;所述主干管上分部有多根沿流向布置的支管;所述支管上均匀分布有与分配管一一对应的立管;所述立管与分配管下端连通。
[001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堵塞渗滤坝,所述立管或是分配管中最上端的一节单元管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001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堵塞渗滤坝,所述闸门拦水结构包括设置于隔墙上的导轨;所述导轨是沿竖向布置的U型槽状结构,相邻两堵隔墙上的导轨内设置有可沿竖向移动的闸门。
[001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堵塞渗滤坝,所述隔墙上安装有用于搬运网箱单元的吊装结构。
[001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堵塞渗滤坝,所述吊装结构包括安装在隔墙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上两侧设置有顺流向的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上安装有天车;所述天车可沿垂直流向方向移动的连接于横梁上。
[001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抗堵塞渗滤坝的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0017]S1、渗滤坝运行一段时间后,通过主干管向各分配管供水,记录各分配管内的压力值;
[0018]S2、将各分配管内的压力值与该分配管对应的设定值进行比较,若压力值大于第二设定值,判断该分配管对应的网箱单元出现严重堵塞;若压力值小于等于第二设定值大于第一设定值,判断该分配管对应的网箱单元出现轻微堵塞;若压力值小于等于第一设定值,判断该分配管对应的网箱单元没有堵塞;
[0019]S3、在网箱单元出现严重堵塞时,对该网箱单元所属的坝体单元进行封闭,下放该坝体单元上下游两侧的闸门,吊运出现严重堵塞的网箱单元所处的竖向一组网箱单元至岸边进行冲洗清理,清理完成后,再吊运至原位置进行安装;
[0020]在网箱单元出现轻微堵塞时,增加对应出现轻微堵塞的分配管的立管的压力,使立管内水流进入到对应分配管中进行冲洗,直至该分配管内压力下降到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
[0021]本技术的优点有:1、本技术将渗滤坝坝体拆分为若干个网箱单元,网箱单元能够单独进行拆解清洗,而且能够针对出现严重堵塞的网箱单元进行单独清洗,避免在渗滤坝出现严重堵塞时需要将整个渗滤坝拆除清理的问题,大幅度提高了渗滤坝清理的效率,降低了清理的难度,且通过增加管路结构能够对轻微堵塞进行主动冲洗,管路结构还能够实施加药等工序,设置闸门拦水结构可以在渗滤坝进行清理时,主动拦水,创造干施工的环境,提高清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0022]2、本技术的网箱单元结构简单,安装拆除方便,清理的难度低,网箱单元相互之间拼装组合,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结构的渗滤坝需求,相互拼接的结构稳定性好;
[0023]3、本技术在网箱单元中设置单元管,单元管上开设有小孔,单元管通水后可以主动对网箱单元进行冲洗和加药,且每个网箱单元中均设置有单元管,冲洗和加药更为均匀;
[0024]4、本技术的单元管上端为上小下大的收束式结构,下端为下大上小的喇叭型
结构,这样的结构方便在相邻网箱单元拼装到一起时,能够方便的将单元管对接在一起,安装极为简单;
[0025]5、本技术的管路结构简单,通过主干管、支管和立管的分布式结构,能够方便对所有的网箱单元进行冲洗或是加药;
[0026]6、本技术通过压力传感器记录对应网箱单元的压力,能够很快的获得网箱单元的堵塞情况,以便于及时的进行处理;
[0027]7、本技术设置吊装结构,方便对闸门和网箱单元进行搬运。
[0028]本技术的渗滤坝结构简单,清理和安装极为方便,可广泛应用各种河道结构中,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29]图1:本技术的渗滤坝的俯视图;
[0030]图2:本技术的图1中的A

A视图;
[0031]图3:本技术的内部网箱侧视图;
[0032]图4:本技术的内部网箱的俯视图;
[0033]图5:本技术的面部网箱的侧视图;
[0034]图6:本技术的面部网箱的仰视图;
[0035]图7:本技术的单元管对接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堵塞渗滤坝,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沿垂直流向方向间隔排列的隔墙(1);相邻隔墙(1)之间设置有坝体单元;所述坝体单元包括多个网箱单元;所述网箱单元是表面为网状的中空箱体结构,网箱单元内填筑有滤料,多个网箱单元依次叠加紧密排列形成坝体单元;相邻两堵隔墙(1)之间在位于坝体单元的上游位置和下游位置设置有闸门拦水结构;坝体单元底部基础上布设有用于向坝体单元加药、冲水和抽水的管路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堵塞渗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箱单元包括内部网箱(2);所述内部网箱(2)为中空的方形箱体结构,包括第一棱边(21)和设置于第一棱边(21)之间的第一格网(22),内部网箱中部分第一棱边(21)上设置有凸起的第一筋条(23),部分的第一棱边(21)上开设有对应的第一卡槽(24),相邻内部网箱(2)通过第一筋条(23)和第一卡槽(24)的卡接相互连接为一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堵塞渗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箱单元还包括面部网箱(3);所述面部网箱(3)为中空的且顺流向端面符合坝体坡度要求的三角形箱体结构,包括第二棱边(31)和布置于第二棱边(31)之间的第二格网(32),面部网箱(3)中部分第二棱边(31)上设置有凸起的第二筋条(33),部分第二棱边(31)上开设有第二卡槽(34);所述面部网箱(3)通过第二筋条(33)与第一卡槽(24)的卡合连接到相邻内部网箱(2)上,通过第二筋条(33)与第二卡槽(34)的卡合连接到相邻面部网箱(3)上。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抗堵塞渗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箱单元内设置有单元管(4);所述单元管(4)是管壁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军彭传国刘雅君谢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泽水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