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轴两端外圆为检测基准的圆周跳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111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轴两端外圆为检测基准的圆周跳动检测装置,包括支座、阴顶尖、表架和测量表,支座包括支座一和支座二,支座一和支座二上分别固定有一个阴顶尖,两个阴顶尖之间为放置工件的位置,阴顶尖与工件配合的一侧为与轴端部直径相适配的内凹形状的孔;放置工件的位置一侧设置有磁性座表架,测量表安装于表架上;转动阴顶尖,阴顶尖带动工件转动,从而实现圆周跳动的测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轴类工件的检测基准与设计基准、装配基准一致,减小基准不统一的误差。工件放置于两个阴顶尖之间,轴两端的外圆与阴顶尖内凹的孔相适配,以轴两端的外圆为检测基准,测量表与工件接触,用手转动工件,从而实现被测部位圆周跳动的测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以轴两端外圆为检测基准的圆周跳动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检具,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以轴两端外圆为检测基准的圆周跳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轴齿类零件,例如齿轮组件和差速器总成,存在加工基准、检测基准、设计基准和装配基准。我们传统的方法都是通过齿轴两端的中心孔做为定位基准来加工轴颈外圆,然后磨齿;检测基准也是采用中心孔;这样的好处是加工和检测很方便,工模具及检具设计制造简便。又因为轴颈两端外圆是用来装配轴承的,设计基准和装配基准均为轴颈外圆,中心孔只是一个工艺基准。加工基准、检测基准、设计基准和装配基准不统一必然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最终造成装配的精度达不到设计和使用要求。
[0003]另一方面,齿轮轴和运转齿,差速器壳体和主减速齿轮的组合,越来越多的采用焊接工艺成为一个整体,取代传统的花键连接和螺栓连接,齿部磨削在焊接后进行,焊接变形过大会造成齿面磨削量不均匀,甚至部分磨不起来,使得以中心孔为检测基准和以外圆为检测基准的两种检测的结果不一致,甚至相差很大。特别是差速器壳体,它的两端轴颈是通过内孔定位一次同时加工完成的,外圆与中心孔的同轴度存在较大误差。所以为了减少基准不重合误差,与设计基准和装配基准相匹配,其焊接和磨齿均只能采用轴颈外圆做为基准来加工和检测。
[0004]因此,采用轴颈两端外圆为检测基准使之与加工基准、设计基准和装配基准一致,既能减少基准不重合误差,还符合实际应用工况。
[0005]现有技术用两端外圆为基准来检测上述零部件的齿部圆周跳动(径跳、端跳),通常用三座标和齿轮检测中心,通过仪器先采集两端外圆轴颈的若干个点,形成理论基准后再来检测齿部的圆周跳动(径跳、端跳),而三座标和齿轮检测中心,设备昂贵,检测时间长,检测数据也不直接、不直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以轴两端外圆为检测基准的圆周跳动的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不以中心孔为检测基准,而是以轴两端外圆为检测基准,解决现有技术基准不统一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的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一种以轴两端外圆为检测基准的圆周跳动检测装置,包括支座、阴顶尖、表架和测量表,支座包括支座一和支座二,支座一和支座二上分别固定有一个阴顶尖,两个阴顶尖之间为放置工件的位置,阴顶尖与工件配合的一侧为与轴端部直径相适配的内凹形状的孔;放置工件的位置一侧设置有表架,测量表安装于表架上;转动工件,从而实现圆周跳动的测量。
[0009]轴上一般都安装有轴承、齿轮、盘类等零件,因此存在加工基准、检测基准、设计基
准和装配基准,现有技术在进行圆周跳动检测时,大多是以轴两端的中心孔为检测定位基准。而加工基准、设计基准和装配基准又以安装轴承的轴颈外圆为基准,基准不同必然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最终造成装配的精度达不到设计和使用要求。现有技术如果以外圆为基准来检测圆周跳动,只能采用价格昂贵的齿轮检测中心或三座标仪,通过先采集外圆若干个测量点数据来形成理论基准来检测,检测成本高,检测时间长。
[0010]本技术设计一种以轴两端外圆为检测基准的圆周跳动检测装置,使轴类工件的检测基准与设计基准、装配基准一致,减小基准不统一带来的误差。工件放置于两个阴顶尖之间,轴两端的外圆与阴顶尖内凹的孔相适配,以轴两端的外圆为检测基准,测量表与工件接触,转动阴顶尖,工件转动,读取测量表数据,从而实现圆周跳动的测量。
[0011]本技术在检测轴类零件时,是以轴两端外圆为检测基准,不以中心孔为检测基准,因此,轴两端的中心孔无需热处理后的精密加工,减少了精磨中心孔的工序。
[0012]本技术所述的以轴两端外圆为检测基准的圆周跳动的检测装置不仅应用于检测轴齿类零件齿部的圆周跳动,还可以检测其他工件,该工件包括轴及安装于轴上的圆周类零件,该检测装置则用来检测圆周类零件的圆周跳动(径向或轴向),不仅仅只是轴颈,可以为任何圆柱形部位及齿部节圆等。
[0013]进一步地,阴顶尖的孔为锥形。以适应不同锥度的倒角。
[0014]更进一步地,锥形的孔的锥度小于被检测工件端部外圆的倒角锥度。在检测工件时,是以工件的两端外圆为检测基准,而不是以轴的端面为基准,为使轴的端部外圆与锥形孔接触,锥形的孔的锥度小于被检测工件端部外圆的倒角锥度。
[0015]更进一步地,孔的锥度为20~40度。
[0016]进一步地,轴端部外圆与锥孔为无间隙配合,配合间隙小于5μm。锥度配合的优点是同轴度好,配合没有间隙。
[0017]进一步地,至少一个阴顶尖与支座之间设置有弹簧,以保证工件受到压力,使阴顶尖与工件紧密接触。
[0018]进一步地,阴顶尖内锥孔为高精度内锥孔,圆度和直线度均为5μm以内。其作用是分别对被检测工件两端的端部外圆定心,同时也用来轴向定位。
[0019]进一步地,用于检测轴齿类零件齿部节圆及齿端的圆周跳动。
[0020]进一步地,还包括基座,还包括基座,基座为T型槽板,两个支座设置于基座上,根据工件长度调整好位置后,将支座固定。
[0021]更进一步地,表架通过下端的磁性表座固定于基座上。表架根据待检测零件的位置不同,可调整位置。例如,当检测齿轮轴上齿轮的圆周跳动时,调节表架的位置,使表架上的测量表与齿轮接触。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1、现有技术以中心孔为检测基准的,检测基准与设计基准、装配基准不统一,存在基准不重合误差。本技术,检测基准与设计基准、装配基准一致,减小基准误差。
[0024]2、现有技术以外圆为基准检测圆周跳动,只能采用价格昂贵的齿轮检测中心或三座标仪,检测成本高,检测时间长。本技术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调整操作方便、读数直观,检测效率高。特别是对焊接差速器总成类产品的批量生产检测及焊接变形控制检测,推广价值很大。
附图说明
[002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6]图1是以轴两端外圆为检测基准的圆周跳动的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7]1‑
轴颈,2

齿轮,3

支座一,4

支座二,5

阴顶尖,6

基座,7

表架,8

测量表,9

磁性表座,10

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29]实施例1
[0030]本实施例用于检测轴齿类零件上齿部的圆周跳动,轴齿类零件,轴的两端为轴颈1,中间设置有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轴两端外圆为检测基准的圆周跳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阴顶尖、表架和测量表,支座包括支座一和支座二,支座一和支座二上分别固定有一个阴顶尖,两个阴顶尖之间为放置工件的位置,阴顶尖与工件配合的一侧为与轴端部直径相适配的内凹形状的孔;放置工件的位置一侧设置有表架,测量表安装于表架上;转动工件,从而实现圆周跳动的测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轴两端外圆为检测基准的圆周跳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阴顶尖的孔为锥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轴两端外圆为检测基准的圆周跳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锥形的孔的锥度小于被检测工件端部外圆的倒角锥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以轴两端外圆为检测基准的圆周跳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孔的锥度为20~40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以轴两端外圆为检测基准的圆周跳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轴端部外圆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健洪李俊雷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