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杆组件及转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085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动作杆组件及转辙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转辙机的动作杆组件通过保持架(1)、第一动作杆(21)、第二动作杆(22)、第一锁闭栓(31)以及挤脱装置(4)的相互配合,挤脱装置可使得保持架(1)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动作杆(21)和所述第二动作杆(22)随保持架(1)一起移动,进而使得与该转辙机连接的道岔位置实现转换。此外,在发生挤岔时,第一动作杆(21)和第二动作杆(22)中的一个通过第一锁闭栓(31)和第二锁闭栓(32)带动另外一个一起移动直至挤岔结束,避免了道岔的尖岔发生损坏的问题。最后,还可以通过反向驱动保持架(1)来实现转辙机在挤岔后的自动恢复。保持架(1)来实现转辙机在挤岔后的自动恢复。保持架(1)来实现转辙机在挤岔后的自动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作杆组件及转辙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动作杆组件及转辙机。

技术介绍

[0002]转辙机是道岔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具有转换道岔位置、改变道岔开通方向及锁闭道岔尖轨的功能。
[0003]在常见的可挤型的电动转辙机中,电动机通过减速装置、摩擦联结器及丝杆螺母传动装置等驱动动作杆移动,动作杆的外端连接有道岔尖轨,通过动作杆的移动能够将道岔转换至定位或反位,且能够在道岔转至所需位置且密贴后,实现对道岔的锁闭。
[0004]在发生挤岔时,尖轨被挤开,此时道岔即不在定位,也不在反位,呈四开状态。可挤型的电动转辙机中设置有挤岔保护装置,当道岔被挤时,动作杆解锁,以保护转辙机。其中,现有的转辙机在发生挤岔后需要人工操作进行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动作杆组件及转辙机,用以提高转辙机的工作性能。
[0006]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如下目的:
[0007]其一、通过提供一种新的动作杆组件,使得转辙机在发生挤岔后可通过控制转辙机来自动恢复至正常状态。
[0008]其二、通过提供一种新的挤脱装置,来满足转辙机进行正常转辙的过程以及并配合动作杆组件来实现转辙机可挤岔及在挤岔后可自动恢复的功能。
[0009]其三、使得转辙机能够对道岔位于不同位置时给出表示信号,以及当发生挤岔时也能够给出表示信号。
[0010]第一方面,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转辙机的动作杆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动作杆组件包括保持架、第一动作杆、第二动作杆、第一锁闭栓以及至少一个挤脱装置。保持架设置有一个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在其延伸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开口,且所述滑动槽在其第一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第一动作杆穿过所述滑动槽的两端的开口并与所述滑动槽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一活动杆上设置有背离所述第一内侧壁延伸的第一通槽;第二动作杆位于所述第一动作杆的背离所述第一内侧壁的一侧并与所述滑动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活动杆上设置有一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动作杆的第二限位槽;第一锁闭栓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配合设置成当所述第一动作杆在外部的挤岔力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时,能够使得所述第一锁闭栓由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一通槽中的位置移动至位于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中的位置;挤脱装置连接在所述保持架上并压紧所述第一动作杆和所述第二动作杆,以在所述保持架移动过程中能使所述第一动作杆和所述第二动作杆随所述保持架一起移动。
[0011]从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转辙机的动作杆组件通过保持架、第一动作杆、第二动作杆、第一锁闭栓以及挤脱装置的相互配合,在转辙机进行转辙的过程
中,在挤脱装置对第一动作杆和第二动作杆的挤压作用下,保持架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动作杆和所述第二动作杆可随保持架一起移动,并使得第一动作杆和第二动作杆到达终端位置,进而使得与该转辙机连接的道岔位置的实现转换。此外,在发生挤岔时,第一动作杆和第二动作杆中的一个先克服挤脱装置的挤脱力进行移动而后通过第一锁闭栓带动另外一个动作杆一起移动直至挤岔结束,避免了道岔的尖岔发生损坏的问题。最后,还可以通过反向驱动保持架来带动第一动作杆和第二动作杆移动,从而实现了转辙机在挤岔后的自动恢复,而无需人工处理挤岔故障,提高了转辙机的工作效果以及轨道交通运输的效率。
[0012]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动作杆组件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槽的与所述第一内侧壁相对的第二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一动作杆上设置有一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动作杆的第四限位槽;所述第二动作杆上设置有背离所述第二内侧壁延伸的第二通槽;还包括第二锁闭栓,其与所述第三限位槽、第二通槽和所述第四限位槽配合设置成当所述第二动作杆在外部的挤岔力的作用下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时,能够使得所述第二锁闭栓由位于所述第三限位槽和第二通槽中移动至位于所述第二通槽和所述第四限位槽中,而同时第一锁闭栓由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一通槽中移动至位于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中。如此,还能够实现当第二动作杆连接的尖轨在发生挤岔后,转辙机可通过反向驱动保持架来进行恢复的功能。
[0013]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动作杆组件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三限位槽在所述滑动槽的延伸方向上位于同一长度位置;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四限位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动作杆的在其延伸方向的同一长度段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通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动作杆的在其延伸方向的同一长度段的相对两侧。
[0014]如此,在能够满足第一动作杆和第二动作杆中之一连接的尖轨发生挤岔后均可恢复的功能的基础上,且通过在位置和尺寸上的相互参照,更容易满足上述功能对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第三限位槽、第四限位槽以及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的位置和相对距离的要求,以确保转辙机的正确位置状态。
[0015]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动作杆组件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锁闭栓及第二锁闭栓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内侧壁的方向上其中部至其两端逐渐变窄,例如中部至其两端可以设置有斜面或者曲面,以便于第一锁闭栓在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之间移动,以及第二锁闭栓在第三限位槽和第四限位槽之间移动;,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锁闭栓的两端适配,所述第一通槽与所述第一锁闭栓的中部适配;所述第三限位槽和所述第四限位槽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二锁闭栓的两端适配,所述第二通槽与所述第二锁闭栓的中部适配。
[0016]如此,能够在挤岔的过程中,随着第一动作杆的移动,便于第一锁闭栓能够在其端部受到第一限位槽的侧壁的挤压或导向的作用作用下该端从第一限位槽中脱离且另一端进入第二限位槽中;以及,在挤岔恢复的过程中,便于第一锁闭栓能够在其端部受到第二限位槽的侧壁的挤压或导向的作用下该端从第二限位槽中脱离且另一端进入第一限位槽中。
[0017]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动作杆组件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挤脱装置包括:外壳,其内部形成有容纳腔,且其相对的两侧中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定位孔而另一侧设置有将所述容纳腔与外部连通的通孔;保持栓,其穿过所述容纳腔设置,且一端位于所述定位孔中而另一端伸出所述通孔,且其上还设置有一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抵靠在
所述通孔的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的端面上;压缩弹簧,其同轴套设在所述保持栓上,且一端抵靠在所述限位部的背向所述通孔的另一侧,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外壳的设置有所述定位孔的一侧;其中,所述外壳连接在所述保持架上,并设置成所述保持栓的伸出所述通孔的一端能够挤压所述第一动作杆和/或所述第二动作杆。
[0018]示例性地,挤脱装置中通过保持栓和压缩弹簧的配合,压缩弹簧当前的弹力越大,在发生挤岔时第一动作杆或第二动作杆移动需要克服的挤脱力也就越大。如此,能够方便设置满足要求的挤脱力。
[0019]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动作杆组件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作杆组件还包括:第一锁闭块,其通过一连接轴转动设置在所述保持架的上,例如可以转动设置在保持架的底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转辙机的动作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持架(1),其设置有一个滑动槽(11),所述滑动槽(11)在其延伸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开口,且所述滑动槽(11)在其第一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11);第一动作杆(21),其穿过所述滑动槽(11)的两端的开口并与所述滑动槽(11)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一活动杆上设置有背离所述第一内侧壁延伸的第一通槽(211);第二动作杆(22),其位于所述第一动作杆(21)的背离所述第一内侧壁的一侧并与所述滑动槽(11)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活动杆上设置有一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动作杆(21)的第二限位槽(221);第一锁闭栓(31),其与所述第一限位槽(111)、第一通槽(211)和所述第二限位槽(221)配合设置成当所述第一动作杆(21)在外部的挤岔力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时,能够使得所述第一锁闭栓(31)由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11)和第一通槽(211)中的位置移动至位于所述第一通槽(211)和所述第二限位槽(221)中的位置;至少一个挤脱装置(4),其连接在所述保持架(1)上并压紧所述第一动作杆(21)和所述第二动作杆(22),以在所述保持架(1)移动过程中能使所述第一动作杆(21)和所述第二动作杆(22)随所述保持架(1)一起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作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11)的与所述第一内侧壁相对的第二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限位槽(112);所述第一动作杆(21)上设置有一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动作杆(22)的第四限位槽(212);所述第二动作杆(22)上设置有背离所述第二内侧壁延伸的第二通槽(222);还包括第二锁闭栓(32),其与所述第三限位槽(112)、第二通槽(222)和所述第四限位槽(212)配合设置成当所述第二动作杆(22)在外部的挤岔力的作用下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时,能够使得所述第二锁闭栓(32)由位于所述第三限位槽(112)和第二通槽(222)中移动至位于所述第二通槽(222)和所述第四限位槽(212)中,而同时第一锁闭栓(31)由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11)和第一通槽(211)中移动至位于所述第一通槽(211)和所述第二限位槽(221)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作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11)和所述第三限位槽(112)在所述滑动槽(11)的延伸方向上位于同一长度位置;所述第一通槽(211)和所述第四限位槽(21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动作杆(21)的在其延伸方向的同一长度段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限位槽(221)和所述第二通槽(222)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动作杆(22)的在其延伸方向的同一长度段的相对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作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闭栓(31)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内侧壁延伸的方向上其中部至其两端逐渐变窄;以及,所述第一限位槽(111)和所述第二限位槽(221)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锁闭栓(31)的两端适配,所述第一通槽(211)与所述第一锁闭栓(31)的中部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作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挤脱装置(4)包括:外壳,其内部形成有容纳腔,且其相对的两侧中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定
位孔(411)而另一侧设置有将所述容纳腔与外部连通的通孔(421);保持栓(43),其穿过所述容纳腔设置,且一端位于所述定位孔(411)中而另一端伸出所述通孔(421),且其上还设置有一限位部(431),所述限位部(431)抵靠在所述通孔(421)的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的端面上;压缩弹簧(44),其同轴套设在所述保持栓(43)上,且一端抵靠在所述限位部(431)的背向所述通孔(421)的另一侧,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外壳的设置有所述定位孔(411)的一侧;其中,所述外壳连接在所述保持架(1)上,并设置成所述保持栓(43)的伸出所述通孔(421)的一端能够挤压所述第一动作杆(21)和/或所述第二动作杆(2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作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锁闭块(51),其通过一连接轴(53)转动设置在所述保持架(1)上,且其一端形成有分别沿两侧延伸的一对锁闭钩;第二锁闭块(52),其通过另一连接轴(53)转动设置在所述保持架(1)的所述底壁上,且其一端也形成有分别沿两侧延伸的一对锁闭钩;其中,所述第一锁闭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新鹏朱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信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