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超材料结构的超宽带低剖面对数周期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068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超材料结构的超宽带低剖面对数周期天线,包括对数周期天线、馈电端口和位于最底部的支撑机加,还包括超材料阵列,所述超材料阵列位于所述对数周期天线与所述馈电端口之间,用于实现对所述对数周期天线中偶极子单元辐射的低剖面反射,所述基于超材料结构的超宽带低剖面对数周期天线的高度小于十分之一波长。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基于超材料结构的超宽带低剖面对数周期天线,能在保证天线稳定的辐射特性的前提下,极大地降低天线的剖面和减小体积。和减小体积。和减小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超材料结构的超宽带低剖面对数周期天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射电等高增益天线应用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超材料结构的超宽带低剖面对数周期天线。

技术介绍

[0002]对数周期天线是超宽带馈源天线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利用其独特的折叠偶极子对、周期渐变阵列等特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天线的性能,降低加工成本。如文献1("Design of Compact Dual

Polarized Eleven Feed for Decade Bandwidth Radio Telescopes,"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 60, no. 5, pp. 2210

2218)和文献2("The Circular Eleven Antenna: A New Decade

Bandwidth Feed for Reflector Antennas With High Aperture Efficiency,"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 61, no. 8, pp. 3976

3984)以及文献3("On Conditions for Constant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for Log

Periodic Array Antennas,"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 58, no. 5, pp. 1521

1526)中,都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用对数周期天线这类新技术, 以及由它们所设计的新型宽带馈源天线。以往的对数周期天线多采用的是倾斜的天线结构, 这类结构的缺点有:(1)体积大, 在文献1中的厚度直接和频率相关,厚度为最低频率的四分之一个波长级别;(2)加工复杂,该结构采用需要采用立体结构进行装配加工;(3)相位中心不稳定,由于传统对数周期天线多采用倾斜的天线结构,位于对数周期天线内的不同长度的偶极子工作于不同频段的同时,也处于不同的高度,因此,对数周期天线的相位中心会随着正在工作的偶极子的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处于相位中心不稳定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超材料结构的超宽带低剖面对数周期天线,它能在保证天线稳定的辐射特性的前提下,极大地降低天线的剖面和减小体积,同时保证相位中心的稳定。
[000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手段:一种基于超材料结构的超宽带低剖面对数周期天线,包括对数周期天线、馈电端口和位于最底部的支撑机加,还包括超材料阵列,所述超材料阵列位于所述对数周期天线与所述馈电端口之间,用于实现对所述对数周期天线中偶极子单元辐射的低剖面反射,所述基于超材料结构的超宽带低剖面对数周期天线的高度小于十分之一波长。
[0005]进一步的,所述超材料阵列为周期渐变的人工磁导体,所述周期渐变的人工磁导体设置为在同一平面上呈圆形排列的若干人工磁导体单元, 若干人工磁导体单元组成的第一圆形阵列的面积与所述对数周期天线上若干折叠偶极子对组成的第二圆形阵列的面
积相等,且第一圆形阵列和第二圆形阵列同心设置。
[0006]进一步的,每个所述人工磁导体单元均包括第一介质基板、金属地板、金属化通孔以及伞形金属贴片,其中,相邻人工磁导体单元通过第一介质基板相连,并成周期渐变排布,金属地板印制在第一介质基板的下表面实现对电磁波的反射,印制在第一介质基板的上表面且相邻人工磁导体单元的伞形金属贴片间存在缝隙,金属化通孔位于第一介质基板的内部,金属化通孔上端与所述伞形金属贴片连接,金属化通孔下端与所述金属地板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化通孔在所述伞形金属贴片上的投影位于伞形金属贴片的中心线上;相邻伞形金属贴片之间的非金属边缘的宽度g为0.2~6mm。
[0008]进一步的,所述馈电端口位于所述超材料阵列下方中心处,所述支撑机加通过与馈电端口连接实现对所述对数周期天线、超材料阵列、馈电端口的支撑固定。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对数周期天线上每一个折叠偶极子对包括第一偶极子矩形金属贴片、第二偶极子矩形金属贴片以及第二介质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偶极子矩形金属贴片紧邻并平行于所述第二偶极子矩形金属贴片,第一偶极子矩形金属贴片和第二偶极子矩形金属贴片印制在第二介质基板层的上表面,相邻折叠偶极子对在第二介质基板层间紧密接触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对数周期天线上折叠偶极子对尺寸从圆心至圆周方向逐渐增大, 所述人工磁导体单元尺寸对应所述折叠偶极子对尺寸从圆心至圆周方向逐渐增大。
[0011]所述伞形金属贴片的长为0.5mm~30mm,所述伞形金属贴片的宽为0.12mm~4mm,所述金属化通孔的直径为0.06mm~1mm。
[0012]第一介质基板采用微波介质板,介电常数为2.2~10.2,厚度为0.1mm~1mm。
[0013]第二介质基板采用微波介质板,介电常数为2.2~10.2,厚度为0.1mm~4mm。
[0014]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超材料结构的超宽带低剖面对数周期天线,与普通对数周期天线相比,该结构基于超材料结构,通过超材料阵列,实现对偶极子单元辐射的低剖面反射,有效地改善来自偶极子的电磁波的传播路径,极大地降低了对数周期天线的高度,天线高度由原来的四分之一波长降低小于十分之一波长,且相位中心稳定。
[0015]降低高度的原因:传统的对数周期天线需要采用金属地与天线之间保留四分之一波长的距离,从而实现电磁波的同向反射,因此天线高度在四分之一波长左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超材料结构的超宽带低剖面对数周期天线中采用了超材料结构,该结构在实现电磁波的同时,高度不大于十分之一波长,因此对数周期天线的高度明显降低相位中心稳定的原因:由于传统对数周期天线多采用倾斜的天线结构,位于对数周期天线内的不同长度的偶极子工作于不同频段的同时,也处于不同的高度,因此,对数周期天线的相位中心会随着正在工作的偶极子的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处于相位中心不稳定的状态,本结构中采用平面结构的超材料阵列实现电磁波的同向反射,因此对数周期天线由立体结构转换为平面结构,虽然工作在不同频段时,工作的偶极子会变化,但是由于所有偶极子处于同一平面,因此,相位中心稳定不变。
[0016](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超材料结构的超宽带低剖面对数周期天线,采用微波介质板,结构简单,加工容易,重量和尺寸相对较小,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超材料结构的超宽带低剖面对数周期天线三维图;其中,1为对数周期天线;2为周期渐变人工磁导体;3为馈电端口;4为支撑机加;图2为本专利技术基于超材料结构的超宽带低剖面对数周期天线的俯视图;其中,g为非金属边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超材料结构的超宽带低剖面对数周期天线,包括对数周期天线(1)、馈电端口(3)和位于最底部的支撑机加(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超材料阵列,所述超材料阵列位于所述对数周期天线与所述馈电端口(3)之间,用于实现对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中偶极子单元辐射的低剖面反射,所述基于超材料结构的超宽带低剖面对数周期天线的高度小于十分之一波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材料结构的超宽带低剖面对数周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材料阵列为周期渐变的人工磁导体(2),所述周期渐变的人工磁导体(2)设置为在同一平面上呈圆形排列的若干人工磁导体单元(6), 若干人工磁导体单元(6)组成的第一圆形阵列的面积与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上若干折叠偶极子对(5)组成的第二圆形阵列的面积相等,且第一圆形阵列和第二圆形阵列同心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材料结构的超宽带低剖面对数周期天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人工磁导体单元(6)均包括第一介质基板(7)、金属地板(8)、金属化通孔(9)以及伞形金属贴片(10),其中,相邻人工磁导体单元(6)通过第一介质基板(7)相连,并成周期渐变排布,金属地板(8)印制在第一介质基板(7)的下表面实现对电磁波的反射,印制在第一介质基板(7)的上表面且相邻人工磁导体单元(6)的伞形金属贴片(10)间存在缝隙,金属化通孔(9)位于第一介质基板(7)的内部,金属化通孔(9)上端与所述伞形金属贴片(10)连接,金属化通孔(9)下端与所述金属地板(8)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超材料结构的超宽带低剖面对数周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化通孔(9)在所述伞形金属贴片(10)上的投影位于伞形金属贴片(10)的中心线上;相邻伞形金属贴片之间的非金属边缘的宽度g为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冲周骏周雨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国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