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化高性能双极化对数周期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044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小型化高性能双极化对数周期天线,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两对数周期单元,且两对数周期单元间距设置,两对数周期单元均为单极化对数周期单元且极化方向互相垂直,每一对数周期单元包括两辐射振子和一同轴线缆,两辐射振子之一者连接同轴线缆的外导体,两辐射振子之另一者连接同轴线缆的内导体,通过将两对数周期单元分开呈间距设置,可以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集合线过近的问题,避免了因集合线加工精度或组装精度等问题导致的双极化对数周期天线的性能不稳定,在工作频段0.6GHz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化高性能双极化对数周期天线


[0001]本技术涉及天线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化高性能双极化对数周期天线。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双极化对数周期天线,将两对数周期单元相互垂直摆放,两相互垂直方向的对数周期单元相互不干涉,从而实现双极化。但,现有的对数周期单元,材料多为金属管或者金属片,例如,中国专利CN211789542U、CN209526210U、CN109449599B等,存在尺寸大,相互干扰也严重等问题,与此同时,这些双极化对数周期天线的两对数周期单元为交叉垂直放置,对数周期单元的集合线(振子支持杆)之间的间距非常近,所以对集合线的硬度及精度要求高,因为集合线之间的间距会使振子间电容发生变化,可直接导致S参数变化,特别是频率越高,对数周期单元顶部的尺寸越小,S参数对集合线间距越敏感,极其容易导致天线的性能不稳定。
[0003]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的双极化对数周期天线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S参数特性的双极化对数周期天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化高性能双极化对数周期天线,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对数周期单元和第二对数周期单元,且所述第一对数周期单元与所述第二对数周期单元间距设置,所述第一对数周期单元与所述第二对数周期单元均为单极化对数周期单元且极化方向互相垂直,所述第一对数周期单元包括两第一辐射振子和一第一同轴线缆,两所述第一辐射振子之一者连接所述第一同轴线缆的外导体,两所述第一辐射振子之另一者连接所述第一同轴线缆的内导体,所述第二对数周期单元包括两第二辐射振子和一第二同轴线缆,两所述第二辐射振子之一者连接所述第二同轴线缆的外导体,两所述第二辐射振子之另一者连接所述第二同轴线缆的内导体。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振子包括第一集合线和连接在所述第一集合线上的若干第一振子片,所述第一集合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若干第一振子片沿上下方向排布,位于所述第一集合线不同侧的第一振子片交错设置;所述第二辐射振子包括第二集合线和连接在所述第二集合线上的若干第二振子片,所述第二集合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若干第二振子片沿上下方向排布,位于所述第二集合线不同侧的第二振子片交错设置,所述第二振子片与所述第一振子片垂直。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集合线上自上向下第一振子片的长度逐渐增大,在所述第二集合线上自上向下第二振子片的长度逐渐增大。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第一振子片为弯折结构,所述至少部分第一振子片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集合线的第一矩形臂和连接在所述第一矩形臂远离所述第一集合线的一端的第二矩形臂;至少部分第二振子片为弯折结构,所述至少部分第二振子片包括连接
在所述第二集合线的第三矩形臂和连接在所述第三矩形臂远离所述第二集合线的一端的第四矩形臂,所述第三矩形臂与所述第一矩形臂垂直,所述第四矩形臂与所述第二矩形臂垂直。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矩形臂与所述第一矩形臂垂直,所述第四矩形臂与所述第三矩形臂垂直。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两所述第一辐射振子对应的两第一振子片在两所述第一集合线的相对两侧相互平行且正对设置,两所述第一辐射振子对应的两第一振子片的第二矩形臂的延伸方向相反;两所述第二辐射振子对应的两第二振子片在两所述第二集合线的相对两侧相互平行且正对设置,两所述第二辐射振子对应的两第二振子片的第四矩形臂的延伸方向相反。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振子的馈电点位于所述第一集合线的上端,所述第二辐射振子的馈电点位于所述第二集合线的上端。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振子为钣金、或铝、或铜;所述第二辐射振子为钣金、或铝、或铜。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数周期单元与所述第二对数周期单元间距工作频率的0.8个波长。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振子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辐射振子与竖直面的倾斜角为2
‑8°
,两所述第一辐射振子上端的间距小于下端的间距;所述第二辐射振子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辐射振子与竖直面的倾斜角为2
‑8°
,两所述第二辐射振子上端的间距小于下端的间距。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两对数周期单元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且分开呈间距设置,可以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集合线过近的问题,避免了因集合线加工精度或组装精度等问题导致的双极化对数周期天线的性能不稳定,在工作频段0.6GHz

6GHz,具有较好的S参数特性和良好的辐射特性,且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另外,本技术还将较长的振子片设置为弯折结构,通过弯折可以将振子片的总长度减小20%,大大减小了每一对数周期单元的体积,最终实现双极化对数周期天线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双极化对数周期天线的立体结构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双极化对数周期天线去掉天线罩后的结构图。
[0018]图3为图2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
[0019]图4为图2所示结构的分解图。
[0020]图5为图1所示双极化对数周期天线的电压驻波比曲线图。
[0021]图6为图1所示双极化对数周期天线的天线隔离度曲线图。
[0022]图7为图1所示双极化对数周期天线的增益曲线图。
[0023]图8为图1所示双极化对数周期天线的水平面半功率角曲线图。
[0024]图9为图1所示双极化对数周期天线的垂直面半功率角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技术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描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竖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内容的限制。
[0027]以下,以具体实施例为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双极化对数周期天线进行详细说明:
[0028]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型化高性能双极化对数周期天线100,其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对数周期单元1和第二对数周期单元2、以及罩设在第一对数周期单元1和第二对数周期单元2外的天线罩3(如图1所示),且第一对数周期单元1与第二对数周期单元2间距设置,第一对数周期单元1与第二对数周期单元2均为单极化对数周期单元且极化方向互相垂直。其中,第一对数周期单元1包括两第一辐射振子1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化高性能双极化对数周期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对数周期单元和第二对数周期单元,且所述第一对数周期单元与所述第二对数周期单元间距设置,所述第一对数周期单元与所述第二对数周期单元均为单极化对数周期单元且极化方向互相垂直,所述第一对数周期单元包括两第一辐射振子和一第一同轴线缆,两所述第一辐射振子之一者连接所述第一同轴线缆的外导体,两所述第一辐射振子之另一者连接所述第一同轴线缆的内导体,所述第二对数周期单元包括两第二辐射振子和一第二同轴线缆,两所述第二辐射振子之一者连接所述第二同轴线缆的外导体,两所述第二辐射振子之另一者连接所述第二同轴线缆的内导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振子包括第一集合线和连接在所述第一集合线上的若干第一振子片,所述第一集合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若干第一振子片沿上下方向排布,位于所述第一集合线不同侧的第一振子片交错设置;所述第二辐射振子包括第二集合线和连接在所述第二集合线上的若干第二振子片,所述第二集合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若干第二振子片沿上下方向排布,位于所述第二集合线不同侧的第二振子片交错设置,所述第二振子片与所述第一振子片垂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集合线上自上向下第一振子片的长度逐渐增大,在所述第二集合线上自上向下第二振子片的长度逐渐增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第一振子片为弯折结构,所述至少部分第一振子片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集合线的第一矩形臂和连接在所述第一矩形臂远离所述第一集合线的一端的第二矩形臂;至少部分第二振子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霖孔德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安捷信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