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巷顺层钻孔多级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940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巷顺层钻孔多级除尘装置,主要由孔口密封器、抽尘管、水射流负压除尘模块和云雾除尘模块组成,其中孔口密封器利用密封垫圈和/或橡胶垫圈对钻孔的孔口进行密封,大幅降低钻孔施工时沿钻杆轴向喷射的粉尘浓度,将大部分粉尘密封在孔口密封器内部;抽尘管采用硬质管线,连接孔口密封器和水射流负压除尘模块;水射流负压除尘模块包括除尘箱体、高压水射流,其中高压水射流位于除尘箱体内部,形成负压;除尘箱体通过抽尘管有效捕集孔口密封器内收集的细微粉尘;云雾除尘模块包括干雾发生器、气过滤装置,其中干雾发生器位于除尘器箱体上部,挂载若干个干雾喷头,有效对孔口逃逸的粉尘进行全方位覆盖并有效捕捉。对孔口逃逸的粉尘进行全方位覆盖并有效捕捉。对孔口逃逸的粉尘进行全方位覆盖并有效捕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巷顺层钻孔多级除尘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矿井钻孔除尘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煤巷顺层钻孔多级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顺层孔是指顺着煤层的走向或者倾向方向而打的钻孔,这样的钻孔只在这一层煤里面,不会穿到顶底板岩层中或者其他煤层中。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面内防突措施采用两巷顺层孔消突,为防止抱钻、夹钻发生,井下顺层孔施工均采用压风排渣,打钻期间孔口产尘大量粉尘(单台钻机实测下风侧20m范围内粉尘浓度达280mg/m3)。
[0003]当前顺层孔施工传统除尘方式简单、粗放,未形成层次化和系统化防尘措施,防尘、除尘效果差。打钻粉尘脱离孔口后,一旦顺巷道风流大量扬起,传统的水幕帘(钻机下风侧10

15m设置,或为干雾喷雾)很难进行灭尘,且简单负压水射流配合防尘水幕等传统除尘措施,除尘效果差,巷道煤尘飞扬,能见度低,给职工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影响,煤尘浓度大,遇到火花可能产生煤尘爆炸。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煤巷顺层钻孔多级除尘装置,尤其适合于矿井顺层孔施工期间,实现安全高效防尘除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巷顺层钻孔多级除尘装置,主要由孔口密封器、抽尘管、水射流负压除尘模块和云雾除尘模块组成,
[0006]孔口密封器利用密封垫圈和/或橡胶垫圈对钻孔的孔口进行密封,大幅降低钻孔施工时沿钻杆轴向喷射的粉尘浓度,将大部分粉尘密封在孔口密封器内部;
[0007]抽尘管采用硬质管线,连接孔口密封器和水射流负压除尘模块;
[0008]水射流负压除尘模块包括除尘箱体、高压水射流,其中高压水射流位于除尘箱体内部,形成负压;除尘箱体通过抽尘管有效捕集孔口密封器内收集的细微粉尘;
[0009]云雾除尘模块包括干雾发生器、气过滤装置,其中干雾发生器位于除尘器箱体上部,干雾发生器挂载若干个干雾喷头,有效对孔口逃逸的粉尘进行全方位覆盖并有效捕捉。
[0010]较优的,孔口高效密封模块采用螺旋密封垫圈,进一步可采用高密度毛刷。
[0011]较优的,干雾发生器的干雾喷头采用超声雾化喷头。
[0012]较优的,干雾发生器采用15个干雾喷头。
[0013]较优的,除尘箱体内有喷雾装置,捕集的粉尘与除尘箱体内的喷雾混合后,通过排渣口排出。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采用孔口密封器、水射流负压除尘模块和云雾除尘模块组成多级除尘装置,有效降低了打钻期间粉尘浓度,极大减少了煤尘飞扬;且该装置加工简单,操作性、实用性强,可进行全面推广。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一种煤巷顺层钻孔多级除尘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9]如图1所示,一种煤巷顺层钻孔多级除尘装置,主要由孔口密封器、抽尘管、水射流负压除尘模块和云雾除尘模块组成,其中
[0020]孔口密封器利用密封垫圈和/或橡胶垫圈对钻孔的孔口进行密封,大幅降低钻孔施工时沿钻杆轴向喷射的粉尘浓度,将大部分粉尘密封在孔口密封器内部;
[0021]抽尘管采用金属硬质管线,连接孔口密封器和水射流负压除尘模块;
[0022]水射流负压除尘模块包括除尘箱体、高压水射流,其中高压水射流位于除尘箱体内部,形成负压;除尘箱体通过抽尘管有效捕集孔口密封器内收集的细微粉尘。
[0023]云雾除尘模块包括干雾发生器、气过滤装置,其中干雾发生器位于除尘器箱体上部,干雾发生器挂载若干个干雾喷头,有效对孔口逃逸的粉尘进行全方位覆盖并有效捕捉。
[0024]干雾发生器产生10μm以下的微细水雾颗粒(直径10μm以下的雾称干雾),使粉尘颗粒相互粘结、聚结增大,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沉降。粉尘可以通过水粘结而聚结增大,但那些最细小的粉尘只有当水滴很小(如干雾)或加入化学剂(如表面活性剂)减小水表面张力时才会聚结成团。如果水雾颗粒直径大于粉尘颗粒,那么粉尘仅随水雾颗粒周围气流而运动,水雾颗粒和粉尘颗粒接触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则达不到抑尘作用;如果水雾颗粒与粉尘颗粒大小接近,粉尘颗粒随气流运动时就会与水雾颗粒碰撞、接触而粘结一起。水雾颗粒越小,聚结机率则越大,随着聚结的粉尘团变大加重,从而很容易降落。水雾对粉尘的“过滤”作用就形成了。
[0025]干雾发生器采用超声雾化喷头,利用基于变幅杆换能器原理,通过增幅放大后的高频超声波振荡将液体雾化,并通过一定量的载气将液雾送至被喷涂物体或特定空间中。
[0026]孔口高效密封模块采用螺旋密封垫圈,进一步可采用高密度毛刷。干雾发生器的干雾喷头采用超声雾化喷头;干雾发生器采用15个干雾喷头。除尘箱体内有喷雾装置,捕集的粉尘与除尘箱体内的喷雾混合后,通过排渣口排出。
[0027]综合来看,采用孔口密封器、水射流负压除尘模块和云雾除尘模块组成多级除尘装置,有效降低了打钻期间粉尘浓度,极大减少了煤尘飞扬;且该装置加工简单,操作性、实用性强。
[0028]煤巷顺层钻孔多级除尘装置应用前在1077机巷顺层孔钻机下风侧10m、20m的巷中位置分别测定,粉尘浓度测定记录如表1所示。
[0029]表1粉尘测定记录(1077机巷数据)
[0030][0031]煤巷顺层钻孔多级除尘装置应用后在1077机巷顺层孔钻机下风侧10m、20m的巷中位置分别测定,粉尘浓度测定记录如表2所示。
[0032]表2粉尘测定记录(1077机巷数据)
[0033][0034]通过对1077外机巷顺层孔施工期间上述两组实测数据分析,说明在应用煤巷顺层钻孔多级除尘装置后钻机下风侧10m处除尘效果为74.8%,20m处除尘效果61.4%,综合除尘效果为67.9%,有效降低了打钻期间粉尘浓度,极大减少了煤尘飞扬,该除尘装置除尘效果明显,且该装置加工简单,操作性、实用性强,可进行全面推广。
[0035]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本专利技术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巷顺层钻孔多级除尘装置,主要由孔口密封器、抽尘管、水射流负压除尘模块和云雾除尘模块组成,其特征在于:孔口密封器利用密封垫圈和/或橡胶垫圈对钻孔的孔口进行密封,大幅降低钻孔施工时沿钻杆轴向喷射的粉尘浓度,将大部分粉尘密封在孔口密封器内部;抽尘管采用硬质管线,连接孔口密封器和水射流负压除尘模块;水射流负压除尘模块包括除尘箱体、高压水射流,其中高压水射流位于除尘箱体内部,形成负压;除尘箱体通过抽尘管有效捕集孔口密封器内收集的细微粉尘;云雾除尘模块包括干雾发生器、气过滤装置,其中干雾发生器位于除尘器箱体上部,干雾发生器挂载若干个干雾喷头,有效对孔口逃逸的粉尘进行全方位覆盖并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尧李浩张生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