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自钻式潜孔钻机扬尘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414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履带自钻式潜孔钻机扬尘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钻杆和钻头上的雾化喷淋结构和设置在钻头外圈的吸尘防护结构,所述雾化喷淋结构包括设置在钻头上的雾化喷孔,所述钻杆上设置有与雾化喷孔连通的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通过进水管与设置在主机油箱侧面的水箱连通,所述钻杆的尾部设置有用于进水管加压且功率可调的雾化水泵,所述雾化水泵与钻机电源电连接;在钻孔时,打开雾化水泵,使得水箱内的水通过进水管然后在雾化水泵加压后进入到进水通道内,最后沿着雾化喷孔喷出,对钻孔时造成的扬尘进行控制。设置有雾化喷淋结构和吸尘防护结构,实现双重降尘,从而使钻机钻孔无尘化。孔无尘化。孔无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履带自钻式潜孔钻机扬尘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履带自钻式潜孔钻机防扬尘
,具体涉及一种履带自钻式潜孔钻机扬尘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履带自钻式潜孔钻机在使用时,扬尘较大,对空气污染严重,同时较大的扬尘易使得作业人员容易患职业病。现有技术中,为抑制扬尘会采用人工明水喷淋的方式,由于直接采用喷淋,使得耗费的水资源多,并且较多的水会携带灰尘到处流淌,污染施工现场,并且对于边坡作业时,较多的水会使边坡遇水失去稳定性,从而出现垮塌的情况,进而给高处作业的人员增加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拟提供一种履带自钻式潜孔钻机扬尘控制装置,设置有雾化喷淋结构和吸尘防护结构,实现双重降尘,从而使钻机钻孔无尘化。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履带自钻式潜孔钻机扬尘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钻杆和钻头上的雾化喷淋结构和设置在钻头外圈的吸尘防护结构,所述雾化喷淋结构包括设置在钻头上的雾化喷孔,所述钻杆上设置有与雾化喷孔连通的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通过进水管与设置在主机油箱侧面的水箱连通,所述钻杆的尾部设置有用于进水管加压且功率可调的雾化水泵,所述雾化水泵与钻机电源电连接;在钻孔时,打开雾化水泵,使得水箱内的水通过进水管然后在雾化水泵加压后进入到进水通道内,最后沿着雾化喷孔喷出,对钻孔时造成的扬尘进行控制。
[0005]作为上述方案中的优选,所述钻头内设置有与进水通道连接的进水孔,所述进水孔的下端设置为盲孔,所述钻头的下端和上端均设置有与进水孔连通的雾化喷孔,位于下端的雾化喷孔倾斜向上设置,位于上端的雾化喷孔倾斜向下设置且与水平线的夹角小于10
°

[0006]进一步优选,所述吸尘防护结构包括橡胶防尘罩,所述橡胶防尘罩的上端设置有能固定在钻头外圈的固定板,所述橡胶防尘罩上设置有供钻杆通过的通孔,所述橡胶防尘罩内设置有上小下大且呈圆锥台的吸尘头,所述吸尘头的上端通过穿过橡胶防尘罩的吸尘管与固定在钻机上的风机连接,所述吸尘头的上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风机与钻机电源电连接。
[0007]进一步优选,所述吸尘头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与吸尘管连接的螺纹连接头,且吸尘头的外径大于橡胶防尘罩上供吸尘管穿过的通孔,所述橡胶防尘罩的下端设置有一圈向内的折弯,所述吸尘头设置在靠近钻杆的一侧。
[0008]进一步优选,所述吸尘管与风机之间设置有固设在钻机上的收尘箱,所述吸尘管的一端伸入到收尘箱内,所述收尘箱与风机之间设置有收尘管,且收尘管伸入到收尘箱内的长度小于吸尘管伸入的长度,所述收尘箱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能朝向吸尘管伸入端头喷射
水雾的喷头,所述喷头穿过收尘箱后通过喷水管与水箱连接,所述喷水管上设置有用于加压的喷水泵。
[0009]进一步优选,所述收尘箱的底部设置有一块倾斜向下的底板,所述底板的最低端设置有阀门,所述吸尘管与收尘管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由收尘箱的内壁向下延伸形成所述收尘箱的底部设置有一块倾斜向下的底板,所述底板的最低端设置有阀门,所述吸尘管与收尘管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由收尘箱的内壁向下延伸形成。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设置有雾化喷淋结构和吸尘防护结构,实现双重降尘,从而使钻机钻孔无尘化,保护了施工附近的环境,进而避免环保执法部门关于环境污染的处罚;雾化喷淋结构能在钻孔时湿润尘土,防止尘土逸散,并且由于采用的是雾化喷头,不仅能节约水资源,还能有效防止因大量用水喷淋造成的边坡垮塌,从而提高了高处作业的人员的安全性;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与现有技术相比,能防止施工场地被淤泥污染。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钻头和钻杆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吸尘防护结构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收尘箱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

图4所示,一种履带自钻式潜孔钻机扬尘控制装置,主要由雾化喷淋结构和吸尘防护结构组成,其中雾化喷淋结构设置在钻杆1和钻头2上,在钻孔时向孔内喷射水雾用于防止扬尘的形成,吸尘防护结构设置在钻头2外圈,在钻孔时,罩住钻孔并吸走尘土,通过上述两个结构,实现双层降尘,从而保证钻孔无尘化,进而消除因钻孔扬尘引起的职业病。
[0017]雾化喷淋结构的具体结构包括设置在钻头2上的雾化喷孔2a,同时在钻杆1上设置有与雾化喷孔2a连通的进水通道1a,且进水通道1a通过进水管3与设置在主机油箱侧面的水箱4连通,为保证雾化喷孔内喷射的为水雾,在钻杆1的尾部设置有用于进水管3加压且功率可调的雾化水泵5,且雾化水泵5与钻机电源电连接。在钻孔时,打开雾化水泵5,使得水箱4内的水通过进水管3,然后在雾化水泵加压后进入到进水通道内,最后沿着雾化喷孔2a喷出,对钻孔时造成的扬尘进行控制。
[0018]为实现雾化喷孔与进水通道的连通,在钻头2内设置有与进水通道1a连接的进水孔2b,且进水孔的内径与进水通道的内径相等,防止水在钻头与钻杆连接处形成一个朝向钻头的力,使得钻头易脱落。将进水孔2b的下端设置为盲孔,同时在钻头2的下端和上端均设置有与进水孔2b连通的雾化喷孔2a,且雾化喷孔2a的内径小于进水孔2b的内径,上端的雾化喷孔2a设置在靠进钻杆的位置处,下端的雾化喷孔2a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钻头牙轮之间,同时位于下端的雾化喷孔2a倾斜向上设置且与水平线的夹角介于30
°‑
60
°
之间,即雾化喷孔2a的出液端高于进液端,位于上端的雾化喷孔2a倾斜向下设置且与水平线的夹角小于10
°
,即雾化喷孔2a的出液端低于进液端。下端雾化喷孔2a向上喷射的水雾在重力作用下向
下落时,能对钻头进行冷却,由于钻头牙轮之间间隙的高度高于钻头牙轮下端的高度,使得在喷射水雾时能避免水雾直接打湿钻孔底部的泥土,让转头最下端与泥土接触的地方保持干燥,从而方便转头的工作;下端雾化喷孔2a略向下倾斜设置,使得喷出的水雾能形成一个雾帘,使其能更好地与扬尘接触,让扬尘湿润并下落,通过上下两端雾化喷孔的设置,能在钻孔内形成双重防护,从而能有效防止钻孔时产生的扬尘逸散到钻孔外。
[0019]吸尘防护结构的具体结构包括橡胶防尘罩6,在橡胶防尘罩6的上端设置有能固定在钻头2外圈的固定板7,为方便钻杆的上下移动,在橡胶防尘罩6上设置有供钻杆1通过的通孔。在橡胶防尘罩6内设置有上小下大且呈圆锥台的吸尘头8,且吸尘头8的上端通过穿过橡胶防尘罩6的吸尘管9与固定在钻机上的风机10连接,为防止较大的尘土堵塞管道,在吸尘头8的上端设置有过滤网11,风机10与钻机电源电连接。
[0020]在本实施例中,风机和雾化水泵的动力均由钻机提供,且水箱、风机、进水管3、吸尘管9均固定在钻机上,使得在降尘是不需要单独配备施工用电和水管,规范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同时本实施例的结构可直接对现有钻机进行改装,不需要单独定制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自钻式潜孔钻机扬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钻杆(1)和钻头(2)上的雾化喷淋结构和设置在钻头(2)外圈的吸尘防护结构,所述雾化喷淋结构包括设置在钻头(2)上的雾化喷孔(2a),所述钻杆(1)上设置有与雾化喷孔(2a)连通的进水通道(1a),所述进水通道(1a)通过进水管(3)与设置在主机油箱侧面的水箱(4)连通,所述钻杆(1)的尾部设置有用于进水管(3)加压且功率可调的雾化水泵(5),所述雾化水泵(5)与钻机电源电连接;在钻孔时,打开雾化水泵(5),使得水箱(4)内的水通过进水管(3),然后在雾化水泵加压后进入到进水通道内,最后沿着雾化喷孔(2a)喷出,对钻孔时造成的扬尘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履带自钻式潜孔钻机扬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2)内设置有与进水通道(1a)连接的进水孔(2b),所述进水孔(2b)的下端设置为盲孔,所述钻头(2)的下端和上端均设置有与进水孔(2b)连通的雾化喷孔(2a),位于下端的雾化喷孔(2a)倾斜向上设置,位于上端的雾化喷孔(2a)倾斜向下设置且与水平线的夹角小于10
°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履带自钻式潜孔钻机扬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防护结构包括橡胶防尘罩(6),所述橡胶防尘罩(6)的上端设置有能固定在钻头(2)外圈的固定板(7),所述橡胶防尘罩(6)上设置有供钻杆(1)通过的通孔,所述橡胶防尘罩(6)内设置有上小下大且呈圆锥台的吸尘头(8),所述吸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爱花颜茂江飞刘西潼粟欣陈华云朱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南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