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捞洗机岩屑续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4941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动捞洗机岩屑续接装置,包括连接在振动筛的下方的安装栏,所述安装栏内侧设置有滑道,底部设置有滑梁;滑动设置在所述滑道上的接砂斗,所述接砂斗接收从振动筛下落的岩屑;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梁上的接砂器,所述接砂器接收从所述接砂斗下落的岩屑;其中,根据振动筛下落岩屑的位置分别调节接砂斗在滑道上的位置和所述接砂斗在滑梁上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高效可靠的岩屑接取作业,解放了劳动力,节省了人工成本,保障了岩屑录井工作效率。了岩屑录井工作效率。了岩屑录井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捞洗机岩屑续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捞洗机岩屑续接装置,属于地质录井


技术介绍

[0002]岩屑录井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岩屑接取需要自动捞洗机,自动捞洗机的接砂装置是接砂器,接砂器需要放置在振动筛下的某个具体位置才能接到岩屑(砂子),否则,岩屑就无法进入到接砂器中,但是这个条件收到多方面的制约。振动筛是具一定筛目的固相颗粒筛滤装置,钻井液携带岩屑经振动筛的高频振动并在一定的倾斜角度下前行振落,岩屑从振动筛上振落是个垂向运动,且散布在整个振动筛筛面。
[0003]接砂器安装固定在振动筛的下方,无法实时移动,只是根据起初观察到岩屑振落的位置而摆放定位的,但是,这种情况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长时间工作后,振动筛的筛布会出现堵塞或破裂的情况,如果出现堵塞,岩屑的振落位置就会发生变化,而由于接砂器的位置不能随机发生变化从而就无法接到岩屑,同时,接砂器的结构决定了其只能按照一个方向摆放。有时,为了筛滤不同粒径固相颗粒的需要,也会更换不同筛目的筛布,而每次更换都会导致岩屑振落位置的变化,导致接砂器无法接到岩屑。而为了能够接到岩屑,需要操作人员将本来已经固定安装的接砂器进行拆卸,重新选择位置接砂,但这也往往会造成岩屑接取不连续。
[0004]总之,接砂器固定式的接砂方式存在着诸多方面的缺点:如岩屑接取不连续,降低了自动捞洗机的工作效率;人为调整接砂器的接砂位置,增加了劳动强度;固定的接取位置,影响相关作业方交叉作业;安装条件不具备,增加了作业成本;缺乏随机调整性,降低了设备适用性;频繁的人为调整,增加了日常作业风险;岩屑接取不连续影响岩屑录井质量,降低了勘探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动捞洗机岩屑续接装置,实现了高效可靠的岩屑接取作业,解放了劳动力,节省了人工成本,保障了岩屑录井工作效率。
[000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动捞洗机岩屑续接装置,包括:
[0007]连接在振动筛的下方的安装栏,所述安装栏内侧设置有滑道,底部设置有滑梁;
[0008]滑动设置在所述滑道上的接砂斗,所述接砂斗接收从振动筛下落的岩屑;以及
[0009]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梁上的接砂器,所述接砂器接收从所述接砂斗下落的岩屑;
[0010]其中,根据振动筛下落岩屑的位置分别调节接砂斗在滑道上的位置和所述接砂斗在滑梁上的位置。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接砂斗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接砂量的接砂量调节机构。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栏包括四个侧板和一个底板,所述侧板
上设置有若干撑筋,所述撑筋固定在所述侧板上形成所述滑道;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接砂器游梁,所述接砂器游梁构成所述滑梁。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栏的每个侧板的上端均设置有搭接板,所述安装栏通过所述搭接板安装在振动筛上。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搭接板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板的外侧的搭接外板和设置在所述侧板的内侧的搭接内板;其中,所述搭接外板的内侧还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振动筛的挡泥板的U型插槽;
[0015]所述搭接外板、所述搭接内板以及侧板上均设置有搭接丝孔,并且通过搭接螺丝穿过所述搭接丝孔并紧固所述搭接外板和所述搭接内板。
[0016]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接砂斗的上部的外侧设置有滑道挂板,所述滑道挂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滑道上。
[0017]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接砂量调节机构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接砂斗内的两个弧形楔块,所述接砂斗的侧壁上设置有调节所述弧形楔块相对或相反移动的锥进锥出装置;
[0018]其中,通过所述锥进锥出装置调节两个所述弧形楔块的距离从而调节所述接砂斗的接砂量。
[0019]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锥进锥出包括锥进螺丝和与所述锥进螺丝相配合的膨胀夹,所述锥进螺丝的内部设置有内丝管,所述内丝管的外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接砂斗外壁的全丝杆;
[0020]所述膨胀夹通过丝扣穿过所述内丝管和所述全丝杆,并连接所述弧形楔块;所述膨胀夹通过在所述锥进螺丝内旋转而前进或后退从而带动所述弧形楔块前进或后退。
[002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膨胀夹包括套丝帽,所述套丝帽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内丝管配合的套丝杆,所述套丝杆的外侧设置有膨胀杆,所述膨胀杆的端部设置有楔块;
[0022]所述弧形楔块的侧面设置有锥进丝孔,所述楔块插接在所述锥进丝孔内。
[0023]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弧形楔块与所述接砂斗的侧面之间设置有楔板。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5]本技术所述一种自动捞洗机岩屑续接装置,其中接砂斗和接砂器能够在安装栏上滑动,从而根据岩屑的下落情况实时调节位置,创造了连续接取岩屑的条件,提升了自动捞洗机工作效率,实现了连续岩屑接取,保证了工作质量,维护了勘探效益。
附图说明
[0026]下面将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在图中:
[0027]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自动捞洗机岩屑续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搭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接砂量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31]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安装栏,2、接砂斗,3、搭接板,4、接砂量调节
机构,5、接砂器,11、侧板,12、底板,13、滑道,14、滑梁,21、滑道挂板,31、搭接外板,32、搭接内板,33、插板,34、U型插槽,35、搭接丝孔,36、搭接螺丝,40、弧形楔块,41、锥进锥出装置,42、楔板,43、锥进螺丝,44、膨胀夹,45、内丝管,46、全丝杆,47、套丝杆,48、膨胀杆,49、楔块,50、套丝帽,51、接砂口,52、上水管,53、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互相结合。
[0033]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自动捞洗机岩屑续接装置,包括连接在振动筛的下方的安装栏1,安装栏1为方形的无盖的盒状结构。安装栏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滑道13,底部设置有滑梁14。滑道13上设置有接砂斗2,接砂斗2能够在滑道13上移动,从而调节接砂斗2在安装栏1的长度方向的位置。接砂斗2设置在振动筛的下方,并接收从振动筛下落的岩屑。滑梁14上设置有接砂器5,所述接砂器5接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捞洗机岩屑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振动筛的下方的安装栏(1),所述安装栏(1)内侧设置有滑道(13),底部设置有滑梁(14);滑动设置在所述滑道(13)上的接砂斗(2),所述接砂斗(2)接收从振动筛下落的岩屑;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梁(14)上的接砂器(5),所述接砂器(5)接收从所述接砂斗(2)下落的岩屑;其中,根据振动筛下落岩屑的位置分别调节接砂斗(2)在滑道(13)上的位置和所述接砂斗(2)在滑梁(14)上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捞洗机岩屑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砂斗(2)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接砂量的接砂量调节机构(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捞洗机岩屑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栏(1)包括四个侧板(11)和一个底板(12),所述侧板(11)上设置有若干撑筋,所述撑筋固定在所述侧板(11)上形成所述滑道(13);所述底板(12)上设置有接砂器游梁,所述接砂器游梁构成所述滑梁(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捞洗机岩屑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栏(1)的每个侧板(11)的上端均设置有搭接板(3),所述安装栏(1)通过所述搭接板(3)安装在振动筛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捞洗机岩屑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板(3)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板(11)的外侧的搭接外板(31)和设置在所述侧板(11)的内侧的搭接内板(32);其中,所述搭接外板(31)的内侧还设置有插板(33),所述插板(3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振动筛的挡泥板的U型插槽(34);所述搭接外板(31)、所述搭接内板(32)以及侧板(11)上均设置有搭接丝孔(35),并且通过搭接螺丝(36)穿过所述搭接丝孔(35)并紧固所述搭接外板(31)和所述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晓峰彭宗林王鹤刘军平徐晓明左朝华郭辉曲太环林勇王朋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