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防护的花椒果提取物衍生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1926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光防护的花椒果提取物衍生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一、以超临界CO2为萃取液对花椒粉末进行超临界萃取,得到花椒果提取物;二、取8质量份花椒果提取物与6质量份水杨酸混合,之后溶于去离子水与乙醇的混合液相;加入0.10~0.52质量份的辣根过氧化物酶与1.25~6.50质量份的双氧水,于50~70℃下搅拌反应4~8h,得到棕黄色浑浊反应原液;对反应原液进行离心、洗涤,得花椒果提取物与水杨酸的复合纳米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水杨酸与花椒果提取物的功能集成在纳米材料中,使该材料具备皮肤修复功能、紫外光防护功能;同时还可降低水杨酸的机体刺激性与生物毒性,又可提升花椒果提取物分子的光稳定性。提升花椒果提取物分子的光稳定性。提升花椒果提取物分子的光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防护的花椒果提取物衍生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山椒素改性
,特别涉及光防护的花椒果提取物衍生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紫外线会经常性地与人类皮肤接触并造成损伤。太阳光谱中的紫外线,比如户外紫外线和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会对皮肤造成一定程度地刺激,随后表皮黑素细胞通过合成黑素,并转移至角质形成细胞,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皮肤受到进一步的伤害。然而,当过量程度的紫外线侵袭皮肤会造成一系列的损伤,比如细胞DNA受损、炎症发生甚至光致癌等,此时依靠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已经不能起到明显的效果。
[0003]在皮肤受到损伤后,继而产生的活性氧会对细胞组分如蛋白质、脂质、核酸等造成氧化损伤,并引起一系列的级联反应,并引发炎症反应,带来最终具有伤害性的皮肤损伤。因此在研发治疗皮肤光损伤材料的同时,需要把更多的关注目光投向如何清除胞内过量的活性氧,以及抑制细胞级联的炎症反应,从而加速皮肤光损伤的愈合过程;此外皮肤光损伤材料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紫外线抵御能力,从而防止环境中的紫外线对皮肤造成二次损害。
[0004]水杨酸是从柳树皮、冬青叶中萃取的,又叫植物酸,具备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具备良好的抗炎抗氧化能力,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皮肤相关的炎症治疗之中,然而水杨酸含量较高的皮肤护理材料使用过度,会导致皮肤角质层变薄,皮肤的自我防御崩溃,甚至出现红斑、过敏等现象。而花椒果提取物是从花椒中提取的酰胺类物质,其具有特征的共轭碳链结构,具有优异的紫外吸收能力与抗氧化特性,然而基于其本征化学特点,其性质十分不稳定,极易分解失效,从而限制了其进一步作为皮肤护理及治疗材料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结合水杨酸与花椒果提取物的优势,提供光防护的花椒果提取物衍生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高效可控的化学方法,将水杨酸与花椒果提取物的功能集成在纳米材料中,使该材料具备皮肤修复功能的同时,还具备紫外光防护功能;同时还可降低水杨酸的机体刺激性与生物毒性,又可提升花椒果提取物分子的光稳定性,实现天然功能分子特性的传递与改进,从而为其应用于生物防护等领域提供基础。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8]光防护的花椒果提取物衍生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0009]一、提取花椒果提取物:以超临界CO2为萃取液对花椒粉末进行超临界萃取,得到花椒果提取物;
[0010]二、制备花椒果提取物与水杨酸的复合纳米材料:取8质量份花椒果提取物与6质量份水杨酸混合,之后溶于去离子水与乙醇的混合液相;加入0.10~0.52质量份的辣根过氧化物酶与1.25~6.50质量份的双氧水,于50~70℃下搅拌反应4~8h,得到棕黄色浑浊反
应原液;对反应原液进行离心、洗涤,得花椒果提取物与水杨酸的复合纳米材料。
[0011]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一进一步包括:
[0012]将对储罐中气态CO2制冷使其液化;
[0013]将花椒粉末放入萃取罐中,保持向萃取罐内通入储罐中的CO2作为萃取液进行超临界萃取,萃取罐内压力控制为15~20Mpa,萃取温度控制为40~50℃,萃取 1~3h得到前期萃取液;
[0014]前期萃取液进入分离罐,保持向分离罐内通入储罐中的CO2,分离罐内温度升至40~60℃,压力降至6.5Mpa以下,CO2流量控制为100~150m3/h,分离2~4h 得到粗产物;
[0015]粗产物放入萃取罐,保持通入储罐中的CO2作为萃取液再次超临界萃取,萃取罐内压力控制为20~30Mpa,萃取温度降为38~42℃,萃取1~3h;经排渣即得花椒果提取物。
[0016]作为优选,花椒粉末粒径为150~270微米。
[0017]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二进一步包括:
[0018]将花椒果提取物与水杨酸溶于去离子水与乙醇的混合液相,对所得混合溶液进行超声处理;
[0019]配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水溶液,加入所述混合溶液,经搅拌混合后预热至温度稳定于50~70℃;
[0020]对反应溶液保持搅拌,同时用注射器将双氧水溶液加入已预热的反应溶液中,当得到均一稳定的棕黄色浑浊反应原液时结束反应;所述双氧水溶液为用去离子水稀释后的质量浓度0.3%的双氧水溶液;
[0021]对反应原液保持搅拌,同时使反应原液冷却至室温,对其进行离心、洗涤,得花椒果提取物与水杨酸的复合纳米材料。
[0022]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去离子水与乙醇的混合液相中去离子水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1。
[0023]作为优选,辣根过氧化物酶用量为0.18~0.52质量份,且双氧水的用量为2.25~6.50质量份。
[0024]上述所制备的花椒果提取物衍生材料具有优异的紫外光防护功能,可用作制备光防护剂。
[0025]上述所制备的花椒果提取物衍生材料具有优异的皮肤修复功能,可用作制备皮肤修复剂。
[0026]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7](1)本专利技术从化学角度对分子结构进行合理分析,通过高效的酶促化学反应构筑了花椒果提取物

水杨酸纳米粒子,具备优异的应用价值。
[0028](2)可以通过简单地控制酶浓度对纳米粒子粒径进行调节与控制。
[0029](3)所制备的PSAS

1~4纳米粒子均具有良好抵御紫外线侵袭的能力。
[0030](4)所制备的PSAS

1~4纳米粒子均具有优异的光稳定性,直接混合稳定性较差,不需要额外的稳定剂。
[0031](5)所制备的PSAS

1~4纳米粒子均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0032](6)所制备的PSAS

1~4纳米粒子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稳定性,直接混合稳定性较差,可以持续清除过量的自由基。
[0033](7)所优选的PSAS

2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为其生物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034](8)所优选的PSAS

2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抗炎能力,能促进细胞从M1表型转化为M2表型。
[0035](9)所优选的PSAS

2纳米粒子具有加速光损伤伤口愈合过程的能力,从而为后续应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实施例2样品从扫描电镜测得的粒子粒径;
[0037]图2为实施例2样品从动态光散射测得的粒子粒径;
[0038]图3为实施例2样品的紫外吸收强度统计图;
[0039]图4为实施例2样品及对照样品的光稳定性对比图;
[0040]图5为实施例2样品随时间变化的自由基清除曲线;
[0041]图6为实施例2样品及对照样品的抗氧化稳定性对比图;
[0042]图7为实施例2样品PSAS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光防护的花椒果提取物衍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一、提取花椒果提取物:以超临界CO2为萃取液对花椒粉末进行超临界萃取,得到花椒果提取物;二、制备花椒果提取物与水杨酸的复合纳米材料:取8质量份花椒果提取物与6质量份水杨酸混合,之后溶于去离子水与乙醇的混合液相;加入0.10~0.52质量份的辣根过氧化物酶与1.25~6.50质量份的双氧水,于50~70℃下搅拌反应4~8h,得到棕黄色浑浊反应原液;对反应原液进行离心、洗涤,得花椒果提取物与水杨酸的复合纳米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防护的花椒果提取物衍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进一步包括:将对储罐中气态CO2制冷使其液化;将花椒粉末放入萃取罐中,保持向萃取罐内通入储罐中的CO2作为萃取液进行超临界萃取,萃取罐内压力控制为15~20Mpa,萃取温度控制为40~50℃,萃取1~3h得到前期萃取液;前期萃取液进入分离罐,保持向分离罐内通入储罐中的CO2,分离罐内温度升至40~60℃,压力降至6.5Mpa以下,CO2流量控制为100~150m3/h,分离2~4h得到粗产物;粗产物放入萃取罐,保持通入储罐中的CO2作为萃取液再次超临界萃取,萃取罐内压力控制为20~30Mpa,萃取温度降为38~42℃,萃取1~3h;经排渣即得花椒果提取物。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忆刘剑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昇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