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件弹片及冲制插孔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788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触件弹片及冲制插孔组件,接触件弹片,包括圆弧形接触结构、减震梁和悬臂梁,圆弧形接触结构沿弹片插合方向设置,沿垂直弹片插合方向间隔排列,圆弧形接触结构包括中间区域和连接部,连接部沿插合方向对称设置在中间区域两端,中间区域宽度大于连接部,减震梁呈“∧”状,对称连接圆弧形接触结构两端的连接部,悬臂梁沿插合方向设置在中间区域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载流能力有限、插拔寿命低的问题。插拔寿命低的问题。插拔寿命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触件弹片及冲制插孔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接触件弹片及冲制插孔组件,属于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大电流连接器广泛地用于各个领域,接触端子及过流能力为衡量连接器的指标及设计连接器的基础。大电流端子是高压连接器的核心元件,其对电路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实现稳定且高效的电连接,是接触件性能优良的重要指标。现有的冲制插孔组件中弹片和外壳导体大多采用装配式,存在载流能力有限、插拔寿命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件弹片及冲制插孔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载流能力有限、插拔寿命低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接触件弹片,包括圆弧形接触结构、减震梁和悬臂梁;
[0006]圆弧形接触结构沿弹片插合方向设置,沿垂直弹片插合方向间隔排列;
[0007]圆弧形接触结构包括中间区域和连接部,连接部沿插合方向对称设置在中间区域两端,中间区域宽度大于连接部;
[0008]减震梁呈“∧”状,对称连接圆弧形接触结构两端的连接部;
[0009]悬臂梁沿插合方向设置在中间区域两端。
[0010]进一步地,前述中间区域每端的悬臂梁设有两个,沿连接部对称布置。
[0011]进一步地,前述还包括沿弹片上下两端对称设置的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呈翻边状设置。
[0012]一种冲制插孔组件,包括外壳导体和前述任一项的一种接触件弹片,外壳导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
[0013]上壳体和下壳体相扣连接,中间形成让位空间,弹片对称固定于让位空间内侧。
[0014]进一步地,前述弹片上下两端均设有弹片固定孔,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均设有与弹片固定孔相适配的弹片安装孔,外壳导体与弹片通过弹片安装孔和弹片固定孔铆压连接。
[0015]进一步地,前述沿上壳体和下壳体的90
°
和180
°
两个方向均设有弹片安装孔,通过改变铆压时弹片与外壳导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实现弹片在外壳导体内90
°
和180
°
两个方向的装配。
[0016]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0017]1、通过减震梁结构和悬臂梁的设置,在插片插入时,减震梁下接触点、悬臂梁接触点通过弹片的插入力挤压后与外壳接触进行导流,增加导流路径,提高载流能力;
[0018]2、在有限的空间内设置有多组悬臂梁,进一步增加导流路径,提高载流能力;
[0019]3、减震梁的“∧”状设置,可以防止多次插拔弹片发生屈服现象影响接触,提高插拔寿命;
[0020]4、弹片按不同方向铆压,实现插片的不同方向插入。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插孔组件示意图(弹片纵向安装);
[0022]图2是本技术插孔组件剖视图(弹片纵向安装);
[0023]图3是本技术插片纵向插入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插孔组件示意图(弹片横向安装);
[0025]图5是本技术插孔组件剖视图(弹片横向安装);
[0026]图6是本技术插片横向插入示意图;
[0027]图7是本技术外壳导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本技术弹片结构示意图;
[0029]图9是本技术图8中A处放大图;
[0030]图10是本技术弹片接触区域示意图。
[0031]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

外壳导体;2

弹片;3

插片;11

弹片安装孔;12

上壳体;13

下壳体;14

让位空间;21

导向结构;211

圆弧形接触结构;212

减震梁下接触点;213

弹片固定孔;214

减震梁;215

悬臂梁;216

减震梁上限位点;217

圆弧形接触点;218

悬臂梁接触点;219

中间区域;220

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接触件弹片,如图8和图9所示,包括圆弧形接触结构211、减震梁214和悬臂梁215,弹片2沿插合方向设有多个圆弧形接触结构211,结合图10,圆弧形接触结构211顶峰处设有圆弧形接触点217。同时,圆弧形接触结构211两侧对称连接有减震梁214,减震梁214呈“∧”状,圆弧形接触结构211与减震梁214连接处形成减震梁下接触点212,减震梁214顶端为减震梁上限位点216。正常状态下,减震梁下接触点212悬空,当插片插入后,减震梁下接触点212与外壳导体1接触。减震梁214可以防止多次插拔弹片发生屈服现象影响接触。圆弧形接触区211沿垂直弹片插合方向间隔分布,圆弧形接触结构211包括中间区域219和连接部220,连接部220沿插合方向对称设置在中间区域219两端,中间区域219宽度大于连接部220,中间区域219两端沿连接部220对称分别设有悬臂梁215,每个悬臂梁215都具有独立的支撑点。悬臂梁215一端与中间区域219相连,另一端延伸后为悬臂状态,悬臂梁215的悬臂一端底峰处设有悬臂梁接触点218,当插片插入后,悬臂梁接触点218与外壳导体1接触。弹片2上下两端还对称设有导向结构21,导向结构21呈翻边状设置,其起到导向作用和限位作用。
[0034]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插孔组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外壳导体1和弹片2,外壳导体1包括上壳体12和下壳体13,上壳体12和下壳体13相扣,中间形成让位空间14,弹片2的平面一侧分别连接上壳体12和下壳体13,对称固定于让位空间14内侧。
[0035]结合图7和图8可知,弹片2上下两端均设有弹片固定孔213,沿上壳体12和下壳体13的90
°
和180
°
两个方向上均设有与弹片固定孔213相适配的弹片安装孔11。外壳导体1与
弹片2通过弹片安装孔11和弹片固定孔213铆压固定在一起,使得弹片2和外壳导体1可靠连接,能够传导更大的电流。让位空间14不同侧边均设有开口,为插片3提供两种插入方向,通过改变铆压时弹片2与外壳导体1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实现插片3在外壳导体1的90
°
(纵向)和180
°
(横向)两个方向插拔。当插片3以180
°
方向插入时,插片3与外壳导体1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图3,当插片3以9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件弹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弧形接触结构(211)、减震梁(214)和悬臂梁(215);所述圆弧形接触结构(211)沿弹片插合方向设置,沿垂直弹片插合方向间隔排列;所述圆弧形接触结构(211)包括中间区域(219)和连接部(220),所述连接部(220)沿插合方向对称设置在中间区域(219)两端,所述中间区域(219)宽度大于连接部(220);所述减震梁(214)呈“∧”状,对称连接圆弧形接触结构(211)两端的连接部(220);所述悬臂梁(215)沿插合方向设置在中间区域(219)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件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区域(219)每端的悬臂梁(215)设有两个,沿连接部(220)对称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件弹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弹片上下两端对称设置的导向结构(21),所述导向结构(21)呈翻边状设置。4.一种冲制插孔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导体(1)和如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永恒赵通明方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