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通道烟雾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775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通道烟雾发生器,其包括主体、控制器和遥控器,主体上设有若干风门,主体内部设有燃油发电机和多向烟道,以及发烟执行机构和运行控制机构;多向烟道包括总烟油管、直管横向烟道、T形负横向烟道和Y形纵向烟道,总烟油管通过三向分流接头与分支烟道相连接;发烟执行机构包括油泵和加热芯;运行控制机构包括电磁阀、接触器、可控硅和延时继电器组;第一、二延时继电器组分别连接电磁阀、接触器,第三延时继电器接入油泵供电回路。本三通道烟雾发生器具有可控的多方向烟雾喷射功能,且预热时间短、预热过程不造成烟油浪费,设备在整体性强、携带转运方便的同时,还具有无需额外电源和操控灵活便捷等优点。无需额外电源和操控灵活便捷等优点。无需额外电源和操控灵活便捷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通道烟雾发生器


[0001]本技术涉及舞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通道烟雾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烟雾发生器是一种通过电加热将环保型烟雾油使其雾化,并将雾化烟喷出制造舞台效果的设备。现有烟雾发生器存在喷雾范围受限,大范围造烟雾时需要多部设备联用;预热时间长且过程中造成烟油浪费;需要额外提供外部电源以及便携性不佳等缺陷,为户外演出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烟雾发生器喷雾范围受限、预热时间长及烟油浪费、需要外部电源以及便携性不佳等缺陷,提供一种三通道烟雾发生器,其具有可控的多方向烟雾喷射功能,且预热时间短、预热过程不造成烟油浪费,设备在整体性强、携带转运方便的同时,还具有无需额外电源和操控灵活便捷等优点。
[0004]本三通道烟雾发生器包括主体、控制器和遥控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主体上,所述遥控器与控制器无线通信,其中,所述主体上设有若干风门,主体内部设有燃油发电机和多向烟道,以及发烟执行机构和与发烟执行机构相连接的运行控制机构,以及蓄电池;所述多向烟道包括总烟油管、直管横向烟道、T 形负横向烟道和Y形纵向烟道,所述总烟油管通过三向分流接头与所述直管横向烟道、T形负横向烟道和Y形纵向烟道相连接,所述风门分别设置在直管横向烟道、T形负横向烟道和Y形纵向烟道的开口端;所述发烟执行机构包括设置在总烟油管上的油泵和分别设置在直管横向烟道、T形负横向烟道和Y形纵向烟道上的加热芯;所述运行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三向分流接头各分接口上的电磁阀,设置在各加热芯供电回路上的接触器,设置在油泵供电回路上的可控硅,以及分别与所述电磁阀、接触器、油泵供电回路相连接的延时继电器组;所述延时继电器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延时继电器组、第二延时继电器组和第三延时继电器,其中第一延时继电器组连接所述电磁阀,第二延时继电器组连接所述接触器,第三延时继电器设置在油泵供电回路上。在遥控器发出指令后,控制器接收指令并控制燃油发电机点火,同时第一延时继电器组中被通道选择的继电器计时;继电器计时2s后常开点闭合,控制电磁阀打开风门,同时第二延时继电器组中被通道选择的继电器计时;继电器计时30s后常开点闭合,对应接触器吸合,对应加热芯开始预热,同时第三延时继电器计时;继电器计时3min 后常开点闭合,油泵供电通路,控制器可以进根据遥控器指令,通过控制可控硅,使油泵自烟雾油罐向开放电磁阀及风门的通道抽油烟雾油经已预热的加热芯加热雾化发烟,整个过程从启动到出烟理论最短只需要3分32秒,并实现了可控的通道选择和发烟。
[0005]具体到控制器结构,所述控制器内主板上集成有第一继电开关、第二继电开关、通道选择模块、调频接收模块、解调集成模块、电源转换模块,其中第一继电开关、第二继电开关连接所述燃油发电机,所述通道选择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延时继电器组和第二延时继
电器组,调频接收模块经解调集成模块连接所述可控硅,电源转换模块与所述蓄电池连接并为主板上各继电开关和功能模块供电。控制器内具有射频信号接收功能的第一、二继电器开关控制燃油发电机点火启动和停机,通道选择模块通过第一、二延时继电器组控制风门打开、通道选择和加热芯预热,调频接收模块则将遥控器发出的射频指令信号脉冲接收,经处理后由DAT脚输出至解调集成模块IC1脚,解调集成模块电路具有放大、检波整形等功能,对指令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高电平控制电压信号,该信号可使可控硅触发导通,进而油泵启动运转,将烟雾油抽出并经过加热芯加热以烟雾状喷出,实现喷雾机延续的时间的遥控控制。
[0006]具体到遥控器结构,所述遥控器内主板上集成有射频发射模组、所述遥控器壳体上安装有预热/停机按键、通道选择按钮和发烟/停烟按键。遥控器通过干电池供电,预热/停机按键和发烟/停烟按键均为自锁式按键、通道选择按钮为旋钮或点触式按钮。
[0007]具体到主体的外部结构,所述主体外壳上设有提手和正横向发烟格栅、负横向发烟格栅、纵向发言格栅,所述提手铰接在主体外壳两侧,所述正横向发烟格栅、负横向发烟格栅和纵向发言格栅分别设置在主体外壳的前侧、边侧、顶部,并分别正对所述直管横向烟道、T形负横向烟道和Y形纵向烟道端部的风门。
[0008]具体到各加热芯的功效选择,位于所述直管横向烟道和T形负横向烟道上的加热芯为高功率发热芯,位于Y形纵向烟道上的加热芯为低功率发热芯。
[0009]本三通道烟雾发生器还包括报警机构,所述报警机构包括设置在燃油发电机供电输出端的电压采样器、设置在多向烟道所连接的烟雾油箱上的液位传感器、分别设置直管横向烟道、T形负横向烟道和Y形纵向烟道的加热芯处的温控器,以及设置在主体外壳上的报警灯组,所述电压采样器、液位传感器和温控器分别连接报警灯组上对应的报警灯。温控器控制对应加热芯温度,若采集到加热芯温度过高则反馈控制停止加热。
[0010]本三通道烟雾发生器还包括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设置在燃油发电机供电输出端的保险丝。用于防止烟雾机短路烧坏发电机。
[0011]本三通道烟雾发生器还包括太阳能供电机构,所述太阳能供电机构包括太阳能光伏板和充电器,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经充电器与所述蓄电池相连接。用于提升主体工况下的续航时间。
[0012]本三通道烟雾发生器所述蓄电池为DC12V锂电池,所述高功率发热芯采用 3000W发热芯,所述低功率发热芯采用1500W发热芯,所述射频发射模块采用 315Hz或433Hz射频发射模块,所述保险丝采用35A或40A保险丝。
[0013]本技术一种三通道烟雾发生器,克服了现有烟雾发生器喷雾范围受限、预热时间长及烟油浪费、需要外部电源以及便携性不佳等缺陷,其具有可控的多方向烟雾喷射功能,且预热时间短、预热过程不造成烟油浪费,设备在整体性强、携带转运方便的同时,还具有无需额外电源和操控灵活便捷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三通道烟雾发生器作进一步说明:
[0015]图1是本三通道烟雾发生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三通道烟雾发生器所述主体的侧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三通道烟雾发生器所述主体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便携式烟雾发生器所述多向烟道及烟道上功能部件的位置布局示意图;
[0019]图5是本三通道烟雾发生器的逻辑结构连接线框图。
[0020]图中:
[0021]1‑
主体;11

风门、12

燃油发电机、13

多向烟道、14

发烟执行机构、15

运行控制机构、16

蓄电池;101

提手、102

正横向发烟格栅、103

负横向发烟格栅、 104

纵横向发烟格栅,131

总烟油管、132

直管横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通道烟雾发生器,其特征是:包括主体(1)、控制器(2)和遥控器(3),所述控制器(2)安装在主体(1)上,所述遥控器(3)与控制器(2)无线通信,其中,所述主体(1)上设有若干风门(11),主体(1)内部设有燃油发电机(12)和多向烟道(13),以及发烟执行机构(14)和与发烟执行机构(14)相连接的运行控制机构(15),以及蓄电池(16);所述多向烟道(13)包括总烟油管(131)、直管横向烟道(132)、T形负横向烟道(133)和Y形纵向烟道(134),所述总烟油管(131)通过三向分流接头(135)与所述直管横向烟道(132)、T形负横向烟道(133)和Y形纵向烟道(134)相连接,所述风门(11)分别设置在直管横向烟道(132)、T形负横向烟道(133)和Y形纵向烟道(134)的开口端;所述发烟执行机构(14)包括设置在总烟油管(131)上的油泵(141)和分别设置在直管横向烟道(132)、T形负横向烟道(133)和Y形纵向烟道(134)上的加热芯(142);所述运行控制机构(15)包括设置在三向分流接头(135)各分接口上的电磁阀(151),设置在各加热芯(142)供电回路上的接触器(152),设置在油泵(141)供电回路上的可控硅(153),以及分别与所述电磁阀(151)、接触器(152)、油泵(141)供电回路相连接的延时继电器组(17);所述延时继电器组(17)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延时继电器组(171)、第二延时继电器组(172)和第三延时继电器(173),其中第一延时继电器组(171)连接所述电磁阀(151),第二延时继电器组(172)连接所述接触器(152),第三延时继电器(173)设置在油泵(141)供电回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道烟雾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器(2) 内主板上集成有第一继电开关(21)、第二继电开关(22)、通道选择模块(23)调频接收模块(24)、解调集成模块(25)、电源转换模块(26),其中第一继电开关(21)、第二继电开关(22)连接所述燃油发电机(12),所述通道选择模块(23)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延时继电器组(171)和第二延时继电器组(172),调频接收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艳彬吴全桥李晨晨姚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克路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