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缸、线控制动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74788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用线控制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主缸、线控制动系统和车辆,其中主缸包括:拨叉机构、端盖连接机构、主缸本体,端盖连接机构具有第一内腔,主缸本体包括与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二内腔、间隔并可往复移动地设置在第二内腔中的第一活塞组件和第二活塞组件,拨叉机构的一端伸入第一内腔与第二活塞组件连接,主缸本体的外壁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组件一端的所述第二内腔的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活塞组件与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另一端之间的所述第二内腔的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主缸中各活塞与拨叉机构之间的动作衔接稳定可靠,动作连贯性强,建压速度快,能够为多轴轴端卡钳进行制动控制。控制。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缸、线控制动系统和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用线控制动
,尤其涉及一种主缸、线控制动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主缸靠活塞往复运动,使得主缸两腔工作容积周期变化,实现吸入和排出液体。由缸体、活塞、进出油管、以及传动装置等组成,靠踏板推动活塞在主缸内作往复运动。
[0003]在液压车辆制动系统中,主缸用于传递踏板行程信号、形成驾驶员脚感以及制动系统失效后的机械备份制动。传统地,特别是重型车辆中液压油需液量较大,为满足机械备份制动性能,需减小主缸缸径,为满足常规制动时踏板行程,需增大主缸缸径。当整车需液量较大时,无法匹配满足设计要求的主缸缸径。由此可知,传统技术中,针对需油量较大的重型车辆,主缸无法实现既满足机械备份制动性能又满足常规制动下踏板行程要求。而且,在面对上述需求时,传统技术中,往往是通过增大主缸缸径的方式来试图实现,但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导致主缸整体体积笨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主缸、线控制动系统和车辆。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缸,包括:拨叉机构、端盖连接机构、主缸本体,所述端盖连接机构具有第一内腔,所述主缸本体包括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二内腔、间隔并可往复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内腔中的第一活塞组件和第二活塞组件,所述拨叉机构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第二活塞组件连接,所述主缸本体的外壁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组件一端的所述第二内腔的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活塞组件与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另一端之间的所述第二内腔的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活塞组件与其面对的所述第二内腔的内壁之间弹性连接,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和所述第二活塞组件之间弹性连接。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包括第一活塞本体、与所述第二内腔的内壁和所述第一活塞本体连接的预紧组件、与所述第二内腔的内壁和所述第一活塞本体连接的第一弹簧。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预紧组件包括预紧滑槽和预紧滑杆,所述预紧滑槽安装在所述第二内腔中面对所述第一活塞本体的内壁上,所述预紧滑杆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活塞本体上,另一端与所述预紧滑槽滑动连接。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预紧滑槽具有开口和与所述开口连通的运动槽体,所述预紧滑杆包括通过所述开口伸入所述运动槽体的自由端,与所述自由端和所述第一活塞本体连接的连杆,所述自由端的外径大于所述开口的内径,所述连杆的外径小于所述开口的内径。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活塞组件包括第二活塞本体、与所述第一活塞
组件和所述第二活塞本体连接的第二弹簧。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进油口和所述第一出油口靠近所述第一活塞组件的一端设置第一密封件。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进油口和所述第二出油口靠近所述第二活塞组件的一端设置第二密封件。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端盖连接机构包括与所述主缸本体连接的端盖、与所述端盖连接的防尘罩,所述端盖具有所述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中设有磁石,所述磁石与第二活塞组件连接;所述主缸本体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磁石对应的通孔。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缸本体上与所述磁石配合的行程传感器。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拨叉机构包括拨叉本体和支承杆,所述支承杆伸入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第二活塞组件转动连接。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活塞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塞本体靠近所述拨叉机构的一端的支承座,所述支承座包括与所述支承杆的端部转动连接的支承部、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本体连接,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内腔面对所述第二内腔的内壁的预紧限位部。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预紧限位部具有通道,所述支承杆通过所述通道与所述支承部连接;所述支承杆与所述支承部连接的端部设置为球体;所述支承部设置为与所述球体转动连接的凹槽。
[001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线控制动系统,包括上述主缸。
[001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线控制动系统。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第一活塞组件和第二活塞组件与第一内腔之间均可以形成一个用于存储液压油的油腔,即第一活塞组件与其面对的第一内腔左端内壁之间形成的油腔和第二活塞组件与第一活塞组件之间形成的油腔,基于此,通过拨叉机构的推动,使得第一活塞组件和第二活塞组件能够压缩油腔进行建压。而且,通过两个油腔和相应的进油口和出油口的设置,可以适用于多轴车的建压制动过程,可以满足压力需求。不仅如此,本专利技术的主缸与电机分体布置,而且因为油腔排布方式使得主缸缸径较小,安装较为方便,安装方式较为灵活。而且,如此设置,在针对需油量较大的重型车辆,主缸能够既满足机械备份制动性能又满足常规制动下踏板行程要求,而且,主缸缸径较小。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通过第一弹簧连接第二内腔的内壁和第一活塞本体,然后再通过预紧组件连接第一活塞本体和第二内腔的内壁,可以使得预紧组件可以在压缩第一弹簧的情况下连接第一活塞本体和第二内腔的内壁,使得两者之间形成预紧连接,保证结构刚性和稳定性。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通过自由端卡接在预紧滑槽内部,同时通过连杆远离自由端的一端与第一活塞本体连接,这样一来可以在压缩第一活塞本体和第二内腔的内壁之间的第一弹簧的基础上连接第一活塞本体和第二内腔的内壁,使得第一活塞本体和第二内腔的内壁之间相互具有拉力。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磁石能够在该通孔中往复移动,并且是随着第二活塞组件的运动而运动,如此设置,即可实现通过监测磁石的运动行程即可得知第二活塞组件的运动行程,进而得知制动需求大小。根据行程数据更准确地进行制动调控。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驾驶员在踩踏踏板时,无需太长的踩踏行程即可实现稳定可靠的制动效果,因为本专利技术的主缸中各活塞与拨叉机构之间的动作衔接稳定可靠,动作连贯性强,建压速度快。而且本专利技术的主缸缸径较小,安装方便快捷,且能够产生足够的压力供给多轴轴端卡钳进行制动,保证制动效果,而且整个运动连贯性好。不仅如此,本专利技术的主缸与电机分体布置,这样可以有效消除因为电机工作所产生的振动,使得建压过程更加稳定有效,不会因为振动产生噪音,也不会因为振动导致密封性变差从而引起建压效果变差。
附图说明
[0025]图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主缸的立体结构布置图;图2示意性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主缸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现在将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来论述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应当理解,论述的实施例仅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且因此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内容,而不是暗示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任何限制。
[0027]如本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主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拨叉机构(10)、端盖连接机构(20)、主缸本体(30),所述端盖连接机构(20)具有第一内腔(201),所述主缸本体(30)包括与所述第一内腔(201)连通的第二内腔(301)、间隔并可往复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内腔(301)中的第一活塞组件(302)和第二活塞组件(303),所述拨叉机构(10)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内腔(201)与所述第二活塞组件(303)连接,所述主缸本体(30)的外壁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组件(302)一端的所述第二内腔(301)的第一进油口(3011)和第一出油口(3012)、连通所述第二活塞组件(303)与所述第一活塞组件(302)另一端之间的所述第二内腔(301)的第二进油口(3013)和第二出油口(30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组件(302)与其面对的所述第二内腔(301)的内壁之间弹性连接,所述第一活塞组件(302)和所述第二活塞组件(303)之间弹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组件(302)包括第一活塞本体(3021)、与所述第二内腔(301)的内壁和所述第一活塞本体(3021)连接的预紧组件(3022)、与所述第二内腔(301)的内壁和所述第一活塞本体(3021)连接的第一弹簧(30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组件(3022)包括预紧滑槽(30221)和预紧滑杆(30222),所述预紧滑槽(30221)安装在所述第二内腔(301)中面对所述第一活塞本体(3021)的内壁上,所述预紧滑杆(30222)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活塞本体(3021)上,另一端与所述预紧滑槽(30221)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滑槽(30221)具有开口(302211)和与所述开口(302211)连通的运动槽体(302212),所述预紧滑杆(30222)包括通过所述开口(302211)伸入所述运动槽体(302212)的自由端(302221),与所述自由端(302221)和所述第一活塞本体(3021)连接的连杆(302222),所述自由端(302221)的外径大于所述开口(302211)的内径,所述连杆(302222)的外径小于所述开口(302211)的内径。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美云罗美玲李坚利邱宝象陈伟春郑利水林国贤俞恒洁段珍珍宋京洋
申请(专利权)人:万向钱潮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