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型水上运输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695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上运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稳定型水上运输平台,包括两侧对称设置的可拼装的浮船机构和设置在两个所述浮船机构上端的承载钢板;所述浮船机构包括船头件、直角钢、浮筒、框形件、连接件和船尾件,所述船头件包括三角形船头,所述三角形船头的一端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凸起,所述第一连接凸起呈直角状,且第一连接凸起的两个面上均设有第一螺纹孔。该高稳定型水上运输平台,通过设置可拼装的两个浮船机构,在两个浮船机构之间搭载承载钢板,形成一个便捷的水上运输平台,浮船机构可根据运输货物的重量设置不同数量的浮筒,来增加平台的承载能力;该平台灵活性强,方便组装拆卸。方便组装拆卸。方便组装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稳定型水上运输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上运输
,具体为一种高稳定型水上运输平台。

技术介绍

[0002]水上运输平台是进行水上输运物质和材料的输运平台;比如,每年我国多地会发生洪灾,由此造成的损失往往十分惨重,为此我国每年都要进行防汛抢险,在防汛抢险中就通常用到水上运输平台进行转移被困人员或者转移财产等;又如,在一些水中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往往要通过水上运输平台将材料运送到施工点。
[0003]但是,目前现有的水上运输平台大多如下问题:
[0004]1、平台的为整体结构,在运输和装卸的时候非常的麻烦,且平台的承载能力无法根据需要进行便捷的调整。
[0005]2、平台的稳定性较差,在运输的过程中如果运载物向一遍倾斜或者水流湍急的水域,容易导致平台的侧翻,造成人员的伤亡和物资的浪费。
[0006]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高稳定型水上运输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稳定型水上运输平台,具备输运稳定性高,平台便于安装拆卸等优点。
[0009](二)技术方案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高稳定型水上运输平台,包括两侧对称设置的可拼装的浮船机构和设置在两个所述浮船机构上端的承载钢板;
[0012]所述浮船机构包括船头件、直角钢、浮筒、框形件、连接件和船尾件,所述船头件包括三角形船头,所述三角形船头的一端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凸起,所述第一连接凸起呈直角状,且第一连接凸起的两个面上均设有第一螺纹孔;
[0013]所述直角钢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螺纹孔,四个所述第一连接凸起上均通过连接件连接有直角钢,且四个所述直角钢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根据需要可设有多个浮筒,所述浮筒呈立方体状;
[0014]四个所述直角钢的外侧还套设多个框形件,所述框形件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直角钢上;
[0015]所述船尾件包括矩形船尾,所述矩形船尾的一端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凸起,所述第二连接凸起也呈直角状,且第二连接凸起的两个面上均设有第三螺纹孔;四个所述第二连接凸起通过四个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在四个所述直角钢的另一端,从而构成一个浮船机构;
[0016]所述浮船机构的上端设有两个沿船体方向的纵梁,纵梁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浮船
机构上;两侧所述浮船机构上的纵梁之间通过若干个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承载钢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在横梁的上。
[0017]优选的,两个所述浮船机构的外侧均设有可以收展的稳定装置,所述稳定装置包括鳍板,所述鳍板的一侧通过多个铰接座转动连接在浮船机构的外侧面下部;所述承载钢板的上端面两侧边远处固定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呈凹形状,所述固定座的凹槽内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固定座的凹槽两侧壁上,所述液压缸的下端通过铰接座转动连接在所述鳍板的上端面外侧端。
[0018]优选的,所述鳍板一侧的铰接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框形件的外侧壁上或者固定连接在下部的直角钢外侧。
[0019]优选的,所述鳍板靠近三角形船头的一端较宽,且鳍板靠近矩形船尾的一端较窄,所述鳍板的外侧边角为圆角设置,当平台在水中移动时,可以减小水的阻力。
[0020]优选的,所述承载钢板的上端面两侧对称设有防偏移挡板,运输货物放置在两个防偏移挡板之间,所述偏移挡板的方向和浮船机构的方向平行,所述防偏移挡板所在的竖直线不超过一侧浮船机构的中线,防止货物向平台的一侧倾斜,导致平台侧翻的风险。
[0021]优选的,所述承载钢板靠近船尾的一侧设有两个动力机构,两个所述动力机构呈对称设置;
[0022]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夹在承载钢板的上端和下端,并通过固定螺栓将其固定在承载钢板上;所述驱动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防水电机,所述防水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螺旋桨。
[0023]优选的,所述支撑杆长度大于浮船机构的高度,保证防水电机和螺旋桨在使用时能够处于水面以下。
[0024](三)有益效果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稳定型水上运输平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6]1、该高稳定型水上运输平台,通过设置可拼装的两个浮船机构,在两个浮船机构之间搭载承载钢板,形成一个便捷的水上运输平台,浮船机构可根据运输货物的重量设置不同数量的浮筒,来增加平台的承载能力;该平台灵活性强,方便组装拆卸。
[0027]2、该高稳定型水上运输平台,通过在两个浮船机构的外侧设置可以收展的稳定装置,当在平静的水域运输货物时,通过液压缸的收缩,两侧的鳍板向上旋转,使得鳍板贴靠在浮船的侧面上,减小平台在行驶运输过程中的阻力;当在流动或有风浪的水域运输货物时,可以通过液压缸的伸长,使得两个鳍板放置水平,增加平台的运输的稳定性,有效防止平台向一侧侧翻。
[0028]3、该高稳定型水上运输平台,通过可拆卸的动力机构,使得平台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动力进行运输,当需要长距离深水运输可以加装动力机构,当在浅水近距离运输时,可以不加装动力机构,选择人工牵引的方式提供动力。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鳍板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浮船框架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浮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船头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直角钢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船尾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框形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9为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8]图10为图2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9]图中:1、承载钢板;2、浮船机构;3、鳍板;4、动力机构;5、防偏移挡板;6、纵梁;7、横梁;8、固定座;9、液压缸;10、铰接座;21、船头件;22、直角钢;23、浮筒;24、框形件;25、连接件;26、船尾件;211、三角形船头;41、驱动箱;42、支撑杆;43、防水电机;44、螺旋桨;45、固定板;212、第一连接凸起;213、第一螺纹孔;221、第二螺纹孔;261、矩形船尾;262、第二连接凸起;263、第三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41]实施例一:
[0042]请参阅图1

8,一种高稳定型水上运输平台,包括两侧对称设置的可拼装的浮船机构2和设置在两个浮船机构2上端的承载钢板1;
[0043]浮船机构2包括船头件21、直角钢22、浮筒23、框形件24、连接件25和船尾件26,船头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稳定型水上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对称设置的可拼装的浮船机构(2)和设置在两个所述浮船机构(2)上端的承载钢板(1);所述浮船机构(2)包括船头件(21)、直角钢(22)、浮筒(23)、框形件(24)、连接件(25)和船尾件(26),所述船头件(21)包括三角形船头(211),所述三角形船头(211)的一端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凸起(212),所述第一连接凸起(212)呈直角状,且第一连接凸起(212)的两个面上均设有第一螺纹孔(213);所述直角钢(22)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螺纹孔(221),四个所述第一连接凸起(212)上均通过连接件(25)连接有直角钢(22),且四个所述直角钢(22)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根据需要可设有多个浮筒(23),所述浮筒(23)呈立方体状;四个所述直角钢(22)的外侧还套设多个框形件(24),所述框形件(24)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直角钢(22)上;所述船尾件(26)包括矩形船尾(261),所述矩形船尾(261)的一端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凸起(262),所述第二连接凸起(262)也呈直角状,且第二连接凸起(262)的两个面上均设有第三螺纹孔(263);四个所述第二连接凸起(262)通过四个所述连接件(25)分别连接在四个所述直角钢(22)的另一端,从而构成一个浮船机构(2);所述浮船机构(2)的上端设有两个沿船体方向的纵梁(6),纵梁(6)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浮船机构(2)上;两侧所述浮船机构(2)上的纵梁(6)之间通过若干个横梁(7)固定连接;所述承载钢板(1)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在横梁(7)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型水上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浮船机构(2)的外侧均设有可以收展的稳定装置,所述稳定装置包括鳍板(3),所述鳍板(3)的一侧通过多个铰接座(10)转动连接在浮船机构(2)的外侧面下部;所述承载钢板(1)的上端面两侧边远处固定设有固定座(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镓楠沈妍王越郑嘉仪俞艺颖戴思懿高坚栋程俊辉曹伟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