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车辆转向架的一系弹簧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689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轨车辆转向架的一系弹簧座、城轨车辆转向架及城轨车辆。所述一系弹簧座为一体结构,其包括:连接座,用于与一系弹簧连接;承载部,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用于与所述转向架的侧梁下盖板连接;尾部,从所述连接座和所述承载部的一侧延伸出,所述尾部用于与所述转向架的侧梁下盖板连接;所述承载部的顶面和所述尾部的顶面形成一体的平滑曲面,所述平滑曲面具有预定的曲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满足一系弹簧座在大轴重情况下的结构强度要求。系弹簧座在大轴重情况下的结构强度要求。系弹簧座在大轴重情况下的结构强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轨车辆转向架的一系弹簧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轨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城轨车辆转向架的一系弹簧座。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轨道的发展,地铁车辆由B型车开始向A型车发展,A型车轴重也从16吨慢慢发展到17吨,由于轴重的增加,转向架某些部位(例如一系弹簧座)的结构强度已经无法满足现有轴重的要求,需要对其重新设计。
[0003]图1和图2示出现有技术的城轨车辆转向架的一系弹簧座3的结构示意图以及所述一系弹簧座3安装到侧梁下盖板4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一系弹簧座3包括支撑筋板1和弹簧连接座2,一系弹簧座3为铸件结构,材质为ZG230

450。现有的一系弹簧座3通过焊接工艺组焊到侧梁下盖板4。
[0004]对于采用上述一系弹簧座3的转向架而言,一系弹簧座3和侧梁下盖板4之间的焊缝是应力集中的主要部位,当轴重为16吨时,一系弹簧座3尚能满足结构强度要求。然而,当轴重增加到17吨时,焊缝位置的静强度应力将达到216.3MPa,超出焊缝强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轨车辆转向架的一系弹簧座,以解决现有的一系弹簧座无法满足更大轴重情况下的结构强度要求的问题。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城轨车辆转向架的一系弹簧座,所述一系弹簧座为一体结构,其包括:连接座,用于与一系弹簧连接;承载部,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用于与所述转向架的侧梁下盖板连接;尾部,从所述连接座和所述承载部的一侧延伸出,所述尾部用于与所述转向架的侧梁下盖板连接;所述承载部的顶面和所述尾部的顶面形成一体的平滑曲面,所述平滑曲面具有预定的曲率。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尾部包括主体部分和过渡部分,所述主体部分通过所述过渡部分与所述连接座和所述承载部连接,所述主体部分的厚度均匀,所述过渡部分沿靠近所述主体部分的方向厚度逐渐减小。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尾部的最小厚度大于16mm。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尾部的顶面包括平滑连接的第一平面和第一曲面,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承载部的顶面平滑连接,所述尾部的底面包括平滑连接的第二平面和过渡曲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形成均匀的间距,所述过渡曲面与所述连接座的底面连接。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过渡曲面包括平滑连接的第一圆角曲面和第二圆角曲面,所述第一圆角曲面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圆角曲面的半径,所述第一圆角曲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平滑连接,所述第二圆角曲面与所述连接座的底面连接。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圆角曲面的半径为88mm,所述第二圆角曲面的半径为18mm。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座的周缘相对于所述承载部突出,所述周缘上开设连接孔。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座的底面形成环形凹槽以及由所述环形凹槽包围的凸起,所述凸起用于与一系弹簧垂向止挡配合。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城轨车辆转向架,包括:侧梁下盖板、一系弹簧以及所述的一系弹簧座,所述承载部的顶面和所述尾部的顶面与所述侧梁下盖板贴合并焊接,所述连接座与所述一系弹簧连接。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城轨车辆,包括所述的城轨车辆转向架。
[0016]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系弹簧座中,尾部从连接座和承载部的一侧延伸出,并且承载部的顶面和尾部的顶面形成一体的平滑曲面,所述平滑曲面具有预定的曲率,从而所述平滑曲面可以与转向架的侧梁下盖板贴合焊接,同时从连接座和承载部的一侧延伸出的尾部使得一系弹簧座与侧梁下盖板之间的刚度过渡更加平缓,在传递力的过程中,由于刚度平缓,不会形成应力集中,从而一系弹簧座所承受的最大应力得以减小,并且一系弹簧座所承受的最大应力可以从现有技术中的焊缝位置处转移到承受强度更高的母材(即一系弹簧座和侧梁下盖板)上,整体上使得一系弹簧座能够满足更大轴重情况下的结构强度要求。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示出现有技术的城轨车辆转向架的一系弹簧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示出图1的一系弹簧座安装到侧梁下盖板的示意图;
[0020]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城轨车辆转向架的一系弹簧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示出图3的一系弹簧座的主视图;
[0022]图5示出图3的一系弹簧座与侧梁下盖板和一系弹簧连接的示意图;
[0023]图6示出图3的一系弹簧座与一系弹簧垂向止挡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0026]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城轨车辆转向架的一系弹簧座100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图3的一系弹簧座100的主视图,图5示出图3的一系弹簧座100与侧梁下盖板60和一系弹簧62连接的示意图。参照图3至图5,一系弹簧座100为一体结构,其包括:连接座10,用于与一系弹簧62连接;承载部20,设置在连接座10上,用于与转向架的侧梁下盖板60连接;尾
部30,从连接座10和承载部20的一侧延伸出,尾部30用于与转向架的侧梁下盖板60连接;承载部20的顶面和尾部30的顶面形成一体的平滑曲面,所述平滑曲面具有预定的曲率。一系弹簧座100可以为整体铸件,材质可以为ZG230

450。
[0027]连接座10可以为板体或块体结构。连接座10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多边形或者两者的结合体。连接座10可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15与一系弹簧62连接。连接座10的周缘12相对于承载部20突出,周缘12上开设连接孔14,紧固件15与连接孔14配合。一系弹簧62可以安装至连接座10的底面。
[0028]承载部20可以为承载筋板。承载部20可以具有立体构造。承载部20的侧壁可以包括曲面,或者承载部20的侧壁可以呈流线型。承载部20用于承载垂向、纵向、横向三个方向的力。承载部20的底面与连接座10的顶面连接,承载部20的顶面用于与转向架的侧梁下盖板60焊接。承载部20的顶面包括与侧梁下盖板60的表面形状匹配的曲面,使得承载部20的顶面可以与侧梁下盖板60完好贴合。
[0029]尾部30的第一端与连接座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轨车辆转向架的一系弹簧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系弹簧座为一体结构,其包括:连接座,用于与一系弹簧连接;承载部,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用于与所述转向架的侧梁下盖板连接;尾部,从所述连接座和所述承载部的一侧延伸出,所述尾部用于与所述转向架的侧梁下盖板连接;所述承载部的顶面和所述尾部的顶面形成一体的平滑曲面,所述平滑曲面具有预定的曲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系弹簧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包括主体部分和过渡部分,所述主体部分通过所述过渡部分与所述连接座和所述承载部连接,所述主体部分的厚度均匀,所述过渡部分沿靠近所述主体部分的方向厚度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系弹簧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的最小厚度大于16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系弹簧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的顶面包括平滑连接的第一平面和第一曲面,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承载部的顶面平滑连接,所述尾部的底面包括平滑连接的第二平面和过渡曲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形成均匀的间距,所述过渡曲面与所述连接座的底面连接。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波李丽郑长国袁梓铭董志斌李子鹏张斌崔欢周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