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柔性电极球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672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适应柔性电极球囊装置,包括球囊;内管,其沿着球囊的轴线延伸;电极组,所述的电极组套设在内管外壁,并位于球囊内部;所述的电极组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沿着内管的轴线排布,第一电极的至少一个端部间隔设置一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相对设置的表面之间形成放电点位;所述第一电极的轴向尺寸大于第二电极的轴向尺寸,并且第一电极可自适应血管的弯曲形态而弯曲以沿着血管的内壁延伸;所述第一电极包括一金属管体,金属管体上设置有至少一条螺纹形缝隙,所述的螺纹形缝隙沿金属管体的轴线延伸,且未延伸至金属管体的任一端面。该方案减小了电极的径向尺寸,并使电极组具有足够的柔性。柔性。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柔性电极球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柔性电极球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血管成形术是采用球囊导管物理性扩张血管内狭窄病变区域,使血管重新保持通畅的技术。带电极球囊导管利用液电效应产生冲击波以破坏病灶,扩张狭窄的血管,使其恢复通畅是常用的血管成形操作技术。相关技术中,所述电极常采用多层排布方式布置,叠置的电极造成导管外径增加,影响球囊的通过性,使设备难以通过血管的狭窄区域;致使无法对狭窄病变部位进行操作,降低了设备的使用范围。此外,相关技术中的电极表面设置有胶水或热缩管达到绝缘目的,而胶水干燥硬化后导致电极的柔韧性变差,难以弯折通过细小血管。而热缩管难以精确定位,甚至出现遮挡电极放电点位的问题,影响电极放电。此外,胶水或热缩管均会大幅度增大电极的外径尺寸,使装置难以通过狭小血管。更为核心的问题是,相关技术中的电极柔韧性差,难以适配血管的弯曲形态。虽然存在采用缠绕导线以提高柔韧性的电极方案,但此类方案的电极弯折后电极间的放电间隙的尺寸难以控制,如部分距离缩小,部分距离增大,从而导致电极的放电强度难以控制,极大的影响手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中冲击波发生装置存在的诸多问题中的至少一者,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柔性电极球囊装置,包括:
[0004]球囊;
[0005]内管,其沿着球囊的轴线延伸;
[0006]电极组,所述的电极组套设在内管外壁,并位于球囊内部;
[0007]所述的电极组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沿着内管的轴线排布,第一电极的至少一个端部间隔设置一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相对设置的表面之间形成放电点位;
[0008]所述第一电极的轴向尺寸大于第二电极的轴向尺寸,并且第一电极可自适应血管的弯曲形态而弯曲以沿着血管的内壁延伸;
[0009]所述第一电极包括一金属管体,金属管体上设置有至少一条螺纹形缝隙,所述的螺纹形缝隙沿金属管体的轴线延伸,且未延伸至金属管体的任一端面。
[0010]可选的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金属管体的制作材料选自金属或金属合金中的一种。
[0011]可选的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组的两端均间隔设置一个显影环。
[0012]可选的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极组包括多组,多组电极组沿着内管的外壁顺次排布。
[0013]可选的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外表面设置有绝缘涂层。
[0014]可选的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绝缘涂层为绝缘复合涂层,所述的绝缘复合涂层至
少包括三氧化二铝涂层和有机硅树脂涂层,其中所述的三氧化铝涂层至少涂覆在所述的金属管体的表面,所述的有机硅树脂涂层设置在三氧化二铝涂层的外侧。
[0015]可选的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者的位置可调,并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间的间隔距离大于设定阈值时,调整电极的位置以获得放电所需的间隔距离。
[0016]可选的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电极位置可调,在监测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间的间隔距离大于设定阈值时,调整第二电极的位置以获得放电所需的间隔距离。
[0017]可选的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电极与脉冲控制装置电连接,并接收脉冲控制装置的电信号以在球囊内产生冲击波。
[0018]可选的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电极采用记忆合金制作。
[001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的电极组仅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且第一电极具有螺旋延伸的缝隙,从而使具有柔性的电极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组装方便。并且由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端部均不存在降低结构强度的特征,因此电极组弯折适应血管弯曲形态时,第一电极的端部以及第二电极基本不发生形变,第一电极与电二电极相对的表面之间的间隔距离基本不变,从而使其放电距离保持不变,放电强度始终符合设计要求。相较于缠绕电缆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电极无需控制其在内管上的缠绕形状和节距的长度,本专利技术仅需要加工出螺旋缝隙后将第一电极套设在内管外壁上即可,极大了降低了电极的装配工艺难度和生产成本。此外,相较于缠绕电缆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电极间的放电点位的距离更为稳定,不会出现缠绕电缆方案中弯曲处各个表面间的放电距离处处不等,且距离变化梯度极大的问题,有效保证了放电强度的稳定性。
[0021](2)绝缘复合涂层不仅确保了电极的绝缘性能,同时有效降低了电极装置的外径尺寸,使电极装置能够穿过细小血管,提高了其使用范围。相较于绝缘胶水或热缩管,绝缘涂层的涂覆控制精度更高,能够精确涂覆所要绝缘的位置,并能使放电端面全部暴露出来。同时涂层厚度小,有效降低了电极的径向尺寸。
[0022](3)三氧化二铝耐热性能良好,涂覆后不易脱离电极表面,确保了电极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此外,有机硅树脂涂层的热稳定性良好,并且具有疏水性,不易发生化学反应,避免电极的腐蚀。此外,有机硅树脂能够提高电极的柔韧性,在与三氧化二铝配合使用后,进一步提高了电极组的绝缘性能,使电极组外径缩小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安全所需的绝缘性。
[0023](4)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中至少一者的位置可调,保证了电极间的间隔距离始终处于合理的击穿距离内,保证了装置的安全性、稳定性,并使装置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0024](5)第一电极采用记忆合金制作,使其能够迅速恢复原状,便于电极穿过复杂的血管结构。
附图说明
[0025]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
[0026]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适应柔性电极球囊装置的示意图;
[0027]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电极未受外力的形态示意图;
[0028]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电极受外力后弯曲形态示意图;
[0029]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适应柔性电极球囊装置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0030]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适应柔性电极球囊装置工作状态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0031]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球囊装置的示意图;
[0032]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有多组电极组的球囊装置的示意图;
[0033]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设置绝缘涂层的球囊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0035]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至少一个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柔性电极球囊装置。
[0036]相关技术中,利用液电效应产生的冲击波破碎血管上的钙化沉积物能够有效疏通血管。其本质的工作原理是液体在高压强电场下迅速汽化形成蒸汽泡并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柔性电极球囊装置,包括:球囊;内管,其沿着球囊的轴线延伸;电极组,所述的电极组套设在内管外壁,并位于球囊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组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沿着内管的轴线排布,第一电极的至少一个端部间隔设置一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相对设置的表面之间形成放电点位;所述第一电极的轴向尺寸大于第二电极的轴向尺寸,并且第一电极可自适应血管的弯曲形态而弯曲以沿着血管的内壁延伸;所述第一电极包括一金属管体,金属管体上设置有至少一条螺纹形缝隙,所述的螺纹形缝隙沿金属管体的轴线延伸,且未延伸至金属管体的任一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柔性电极球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管体的制作材料选自金属或金属合金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柔性电极球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的两端均间隔设置一个显影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柔性电极球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组包括多组,多组电极组沿着内管的外壁顺次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柔性电极球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鑫龚鹤广苗琳莉许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谱创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