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靶标神经消融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7696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2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对靶标神经消融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消融组件和操作组件,其中消融组件能够伸入血管内腔中,并且消融组件的第一侧外表面被设置有消融电极,以及消融组件的第二侧外表面被设置有球囊;操作组件被设置为能够将消融电极调整至朝向靶标神经的方向,其中球囊被充盈后能够使得消融电极贴附于血管内腔壁、并且使得消融电极进一步靠近靶标神经。本公开的装置相较于超声消融设备具有技术成熟、成本更低、能量转换效率更高的优势,并且本公开的装置能够单向释放能量,指向性强、精准消融靶标神经,降低对其他非靶标位置处血管组织的损伤。的损伤。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靶标神经消融的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对靶标神经消融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内脏大神经(GSN)的消融产品主要使用射频消融方式和超声消融方式。由于超声消融装置的超声换能器等元件的价格过高,导致产品难以实现量产。射频消融无特异性敏感的靶标,通过血管内膜释放RF电磁能量与组织接触后转化为热量,经血管传导到达血管外的神经纤维使其发生脱水及凝固性坏死,阻断神经信号的传导。相对于超声消融,射频消融技术成熟、成本较低,逐渐成为主流。但现有技术中的射频消融设备多采用周向消融方式,例如采用射频消融电极为螺旋形或弹簧形,灌注孔也是轴向螺旋分布,这种结构一旦通电之后,和人体形成电路回路,整个螺旋形或弹簧形的电极在圆周方向上都是发热的,无法精确消融,常会造成非目标靶点的损伤,即整个血管圆周方向上都会受到损伤。
[0003]因此,如何精确控制消融装置的能量释放方向,以实现仅对内脏大神经方向的血管释放射频消融能量,而不会对无需消融部位造成损伤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问题,以及其他潜在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对靶标神经消融的装置。
[0005]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对靶标神经消融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消融组件和操作组件,其中上述消融组件能够伸入血管内腔中,并且上述消融组件的第一侧外表面被设置有消融电极,以及上述消融组件的第二侧外表面被设置有球囊;上述操作组件被设置为能够将上述消融电极调整至朝向靶标神经的方向,其中上述球囊被充盈后能够使得上述消融电极贴附于血管内腔壁,从而使得上述消融电极进一步靠近靶标神经。
[0006]在一些备选实施例中,当上述消融组件的第一侧外表面被调整至朝向靶标神经的方向时,上述消融组件的第二侧外表面能够背离上述靶标神经的方向。
[0007]在一些备选实施例中,当上述球囊被充盈时,被充盈的上述球囊的一部分表面能够贴附于血管内腔壁、被充盈的上述球囊的另一部分表面能够贴附于上述消融组件的第二侧外表面。
[0008]在一些备选实施例中,当上述球囊被充盈时,被充盈的上述球囊能够推动上述消融组件的第一侧外表面朝向靶标神经的方向运动,并使得上述消融电极贴附于血管内腔壁。
[0009]在一些备选实施例中,上述消融电极被设置成包覆上述消融组件的第一侧外表面的一部分,其中上述消融电极的一个侧面被贴附于上述消融组件的第一侧外表面,上述消融电极的另一个侧面能够随上述消融组件的第一侧外表面朝向靶标神经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上述消融电极全部地或部分地贴附于血管内腔壁。
[0010]在一些备选实施例中,上述消融组件的第二侧外表面被设置有通道或凹槽,使得上述球囊能够被收缩在上述通道或凹槽中,并且当上述球囊被充盈时,上述球囊能够从上述通道或凹槽中向外扩张、推动上述消融组件的第一侧外表面朝向靶标神经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上述消融电极贴附于血管内腔壁。
[0011]在一些备选实施例中,上述球囊具有弹性;上述消融电极被旋转至朝向目标点位时,上述球囊能够在驱动流体的作用下膨胀,从而使得上述消融电极与上述的目标点位之间的距离缩小。
[0012]在一些备选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连接管,上述连接管的一端被连接至上述消融组件,上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被连接至上述操作组件;上述的连接管包括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其中上述第一延伸段的刚度大于上述第二延伸段的刚度。
[0013]在一些备选实施例中,温度检测单元和显影单元被设置在上述消融组件的前端和/或后端。
[0014]在一些备选实施例中,上述的消融电极由柔性导电材料制成,或由导电墨水制成。
[0015]本公开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采用的单侧表面布置消融电极,能够使得电极仅被布置在消融组件的一侧外表面的局部区域,即消融组件呈细长轴结构,沿消融组件圆周方向的局部区域布置,从而形成单侧靶向布置的电极;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沿整个圆周分布的电极无法仅针某单一目标点(标靶方向)上释放能量,造成非靶点位置组织损伤的问题。进一步地,在消融组件的外表面布置单向电极,相比在其他柔性膨胀体表面布置电极更容易,且更易控制消融组件的外表面对准标靶位置,从而也可以更容易地将电极推向标靶位置的血管内腔壁上。此外,通过操作组件,操作者可以通过指示部实时了解处于血管中的电极的姿态朝向角度,以便其能够精确的控制电极对准标靶点。
[0016](2)由于球囊具有弹性,在该消融装置主要工作段是在血管内移动的过程中,球囊始终保持为收缩状态,从而保持较小的直径以便在血管内顺利的移动;在到达目标位置后,通过控制操作组件转动使单侧表面布置的消融电极旋转至朝向目标点位置。通过反复调整电极的姿态角度和位置使其能够正对或基本正对目标点位,再使球囊充盈,使得单向扩张的球囊能够推动装置、继而推动电极逼近目标点位,甚至贴附于血管内腔壁。进一步地,若在消融组件表面设置有收纳收缩状态的通道或凹槽,则使得介入尺寸更小,并且源自通道或凹槽开始充盈的球囊更加利于其单边展开或扩张或膨胀,利于充盈后的球囊推动消融组件,继而推动单向电极朝向标靶位置移动。从而,通过操作控制能够缩短目标点位与电极间的距离从而使射频能量集中作用在靶点上,进一步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减小对非靶点组织或细胞的损伤。
[0017](3)选用柔性导电材料制作消融电极,或者采用导电墨水制作上述的电极能够使得电极更容易贴附于该消融组件表面,以便更好的介入人体,并使得电极根据需要贴紧目标点位。进一步地,采用导电墨水制作电极能够获得具有复杂几何形状的电极,解决了常规电极加工面临的工艺难大、成本高等诸多问题。
[0018](4)通过在消融组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温度检测单元和显影单元,能够更精确地控制消融组件与电极的位置和姿态角度,并可监测其所工作的温度,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0019](5)通过设定连接管的第一延伸段的刚度大于上述的第二延伸段的刚度,能够使
得连接管兼具刚性和柔韧性,使其不仅能够适配弯曲的血管结构,同时具有良好的抗扭转性能,使得消融组件能够灵敏的跟随操作组件转动而转动,两者间的推送扭矩比基本在0.8至1.0之间;操作人员仅需观察操作组件上的指示信息即可了解到电极在人体血管内的角度或姿态。
附图说明
[0020]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对靶标神经消融的装置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消融组件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消融电极结构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种消融电极结构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消融电极结构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消融组件的横截面示意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消融组件处于标靶位置处球囊被充盈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靶标神经消融的装置,包括:消融组件和操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融组件能够伸入血管内腔中,并且所述消融组件的第一侧外表面被设置有消融电极,以及所述消融组件的第二侧外表面被设置有球囊;所述操作组件被设置为能够将所述消融电极调整至朝向靶标神经的方向,其中所述球囊被充盈后能够使得所述消融电极贴附于血管内腔壁,从而使得所述消融电极进一步靠近靶标神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消融组件的第一侧外表面被调整至朝向靶标神经的方向时,所述消融组件的第二侧外表面能够背离所述靶标神经的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球囊被充盈时,被充盈的所述球囊的一部分表面能够贴附于血管内腔壁、被充盈的所述球囊的另一部分表面能够贴附于所述消融组件的第二侧外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球囊被充盈时,被充盈的所述球囊能够推动所述消融组件的第一侧外表面朝向靶标神经的方向运动,并使得所述消融电极贴附于血管内腔壁。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融电极被设置成包覆所述消融组件的第一侧外表面的一部分,其中所述消融电极的一个侧面被贴附于所述消融组件的第一侧外表面,所述消融电极的另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鹤广彭惠群王阳许一鸣秦鑫于鹏段勇俊丁玲龙
申请(专利权)人:谱创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