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学志专利>正文

一体化内窥镜血管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5560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17
一体化内窥镜血管采集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由观察单元与电凝剪切单元组成,观察单元由电子内镜、电子内镜连接线、电子内镜照明开关、尾端连接线以及连接接头组成;电凝剪切单元由电凝剪刀、电凝剪刀连接线、剪刀控制扭、尾端连接线以及连接接头组成,观察单元的电子内镜、电子内镜连接线与电凝剪切单元的电凝剪刀、电凝剪刀连接线封装于采集系统主体杆;观察单元的电子内镜照明开关与电凝剪切单元的剪刀控制扭装配于操作手柄;观察单元与电凝剪切单元通过一条尾端连接线以及一个连接接头与主机连接。接头与主机连接。接头与主机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内窥镜血管采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体化内窥镜血管采集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在搭桥手术中,必须由患者体内采集一根桥血管,现在通常选取大隐静脉或桡动脉。在传统的手术中,要将皮肤,肌肉组织完全剥离,直视下将目标血管与侧枝血管分离。手术一般要在患者腿部或手臂部切开一个与目标血管长度相当的切口,通常20

25cm。患者的痛苦大,术后恢复时间长,感染的机会大,疼痛感强烈并且持续时间长,疤痕明显。
[0003]现在微创内窥镜血管采集系统可以帮助医生在腿部或手臂实施微创手术,医生只需要在病人腿部或者前臂上切开1至2个1

2cm的小切口,就可以轻易的将所要血管取出。此方法对病人创伤非常小,降低感染和并发症机率,减小疼痛,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也更加美观。
[0004]当前内窥镜血管采集系统主要由采集套管、硬管内窥镜、电凝剪刀组成。采集套管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内窥镜以及电凝剪刀的通道,硬管内窥镜、电凝剪刀通过采集套管的两个通道进入血管与组织间的隧道内,在硬管内窥镜的观察下,利用电凝剪刀进行血管侧枝的电凝以及剪切。当前的内窥镜血管采集系统存在价格高昂,硬管内窥镜的临床售价就要几万元;并且硬管内窥镜为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由于其接触人体组织和血液,在使用完成后需要在医院内部进行灭菌处理,用于后续患者,存在一定的传染风险;此外当前使用的硬管内窥镜、电凝剪刀的尺寸均在5mm以上,而采集套管的尺寸更是在12mm以上,与当前手术微创化的发展趋势相适应,如果尺寸进一步减小,将更加有利于减小手术创伤,减少对采集的桥血管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体化内窥镜血管采集装置。
[0006]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体化内窥镜血管采集装置,由观察单元与电凝剪切单元组成,观察单元由电子内镜、电子内镜连接线、电子内镜照明开关、尾端连接线以及连接接头组成;电凝剪切单元由电凝剪刀、电凝剪刀连接线、剪刀控制扭、尾端连接线以及连接接头组成,观察单元的电子内镜、电子内镜连接线与电凝剪切单元的电凝剪刀、电凝剪刀连接线封装于采集系统主体杆;观察单元的电子内镜照明开关与电凝剪切单元的剪刀控制扭装配于操作手柄;观察单元与电凝剪切单元通过一条尾端连接线以及一个连接接头与主机连接。
[0007]采集系统主体杆的一端与电凝剪刀连接,电子内镜安装在采集系统主体杆的一端,采集系统主体杆的内腔分别连接电凝剪刀连接线及电子内镜连接线,电子内镜连接线与电子内镜连接,采集系统主体杆的另一端与操作手柄连接,操作手柄连接有电子内镜照明开关及剪刀控制扭,采集系统与主机的连接接头与尾端连接线连接,尾端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操作手柄的剪刀控制扭连接。
[0008]主体杆的直径≤5mm。
[0009]一体化内窥镜血管采集装置的使用方法,含有以下步骤:先将观察单元与电凝剪切单元通过一条尾端连接线以及一个连接接头与主机连接进行测试,保证各单元正常使用;切开皮肤并确定欲获取的血管;向目标组织在观察单元的可视化视野下推进一体化内窥镜血管采集系统,同时向目标部位推进电凝剪刀,电凝及切割血管分支;应保证每一个标准内窥镜操作,电切或电凝时应保证电凝剪刀的尖端在视野中;手术结束后,整体取出采集套管。
[0010]本技术的优点是解决了当前的内窥镜血管采集系统价格高昂的问题,采用电子内镜取代了硬管内窥镜,使得内镜的价格从几万元降低到几百元;并且该一体化内窥镜血管采集系统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彻底避免了器械反复灭菌、反复使用所带来的对医生与患者的传染风险;此外该一体化内窥镜血管采集系统将内镜与电凝剪刀集成到一个杆体上,无需再应用采集套管,产品的尺寸从12mm降低到5mm以下,有利于减小手术创伤,减少对采集的桥血管的损伤,有利于减少患者康复时间,提升冠脉搭桥术后的通畅率。
附图说明
[0011]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4]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技术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5]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6]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
[0017]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体化内窥镜血管采集装置,采集系统主体杆3的一端与电凝剪刀11连接,电子内镜21安装在采集系统主体杆3的一端,采集系统主体杆3的内腔分别连接电凝剪刀连接线12及电子内镜连接线22,电子内镜照明开关42、电子内镜连接线22与电子内镜21连接,采集系统主体杆3的另一端与操作手柄41连接,操作手柄41有电子内镜照明开关42及剪刀控制扭43连接,采集系统与主机的连接接头51与尾端连接线52连接,尾端连接线52的另一端与操作手柄41的剪刀控制扭43连接,电凝剪刀11为现有产品,剪刀控制扭43、电凝剪刀连接线12与电凝剪刀11连接。
[0018]采集系统主体杆的直径≤5mm。
[0019]一体化内窥镜血管采集装置的使用方法,含有以下步骤:先将观察单元与电凝剪切单元通过一条尾端连接线以及一个连接接头与主机连接进行测试,保证各单元正常使用;切开皮肤并确定欲获取的血管;向目标组织在观察单元的可视化视野下推进一体化内窥镜血管采集系统,同时向目标部位推进电凝剪刀,电凝及切割血管分支;应保证每一个标准内窥镜操作,电切或电凝时应保证电凝剪刀的尖端在视野中;整个采集过程无需再应用采集套管,产品的尺寸从12mm降低到5mm以下,有利于减小手术创伤,减少对采集的桥血管的损伤,而且该一体化内窥镜血管采集系统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彻底避免了器械反复灭菌、反复使用所带来的对医生与患者的传染风险;手术结束后,整体取出采集套管。
[0020]如上,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内窥镜血管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观察单元与电凝剪切单元组成,观察单元由电子内镜、电子内镜连接线、电子内镜照明开关、尾端连接线以及连接接头组成;电凝剪切单元由电凝剪刀、电凝剪刀连接线、剪刀控制扭、尾端连接线以及连接接头组成,观察单元的电子内镜、电子内镜连接线与电凝剪切单元的电凝剪刀、电凝剪刀连接线封装于采集系统主体杆;观察单元的电子内镜照明开关与电凝剪切单元的剪刀控制扭装配于操作手柄;观察单元与电凝剪切单元通过一条尾端连接线以及一个连接接头与主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学志高峰刘巍
申请(专利权)人:何学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