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结构及心血管监测便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4606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保护结构及心血管监测便携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保护结构包括第一保护组件和第二保护组件,所述第一保护组件包括壳体、监测仪本体和插板,所述壳体一侧镂空,所述壳体内底部开设有插槽,所述第二保护组件包括挡板、固定筒、卡杆和弹性件,所述挡板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镂空侧,通过设置壳体、监测仪本体和插板,采用插板和插槽插接连接的方式,方便监测仪本体的拆装。通过设置挡板、固定筒、卡杆和弹性件的防护结构,用于解决监测仪本体上按钮缺乏防护结构而容易被误碰的问题,问题解决过程,通过转动竖起挡板,挡板顶端被卡杆卡接固定,而挡板挡在监测仪本体的按钮前面,从而避免被误碰。从而避免被误碰。从而避免被误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护结构及心血管监测便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保护结构及心血管监测便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心血管科室一般会使用到心率监测仪进行患者心率的实时监测,避免出现意外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目前医院医疗设备中的心率监测装置种类较多,且基本能够满足使用上的需求。现有的心率监测装置普遍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现有的监测装置不具备缓冲结构,放置时用力过大容易对设备本体造成损坏。
[0003]对此专利号CN214856662U公开了一种心血管科室用的心率监测装置,缓冲板设置于监测仪本体的下方,所述缓冲板与监测仪本体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板的两侧固定有固定块,解决了现有的一种心血管科室用的心率监测装置不具备缓冲结构,放置时用力过大容易对设备本体造成损坏的缺陷。
[0004]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5]虽然通过设置缓冲弹簧对监测仪本体进行放下时用力过大进行缓冲,对监测仪本体进行保护,但是监测仪本体上的一些按钮缺乏有效的保护,一些医护人员或者家属可能会不小心喷到监测仪本体上的按钮,导致发生意外,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的不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护结构及心血管监测便携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监测仪本体上的一些按钮缺乏有效的保护,一些医护人员或者家属可能会不小心喷到监测仪本体上的按钮,导致发生意外的问题。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护结构包括第一保护组件和第二保护组件。
[0008]所述第一保护组件包括壳体、监测仪本体和插板,所述壳体一侧镂空,所述壳体内底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板设置于所述监测仪本体底部,所述插板插设于所述插槽内。
[0009]所述第二保护组件包括挡板、固定筒、卡杆和弹性件,所述挡板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镂空侧,所述固定筒设置于所述壳体一侧,所述卡杆滑动贯穿所述固定筒,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固定筒内壁和所述卡杆之间,所述卡杆底端卡接于所述挡板顶端。
[001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和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固定套接于所述卡杆表面,所述弹簧套接于所述卡杆表面,且所述弹簧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固定筒内壁和所述限位环之间。
[001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挡板顶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杆一端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001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述卡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且所述卡杆底端开设有
斜面。
[001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插槽和所述插板均为T形,且所述插板螺纹连接有旋钮。
[001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壳体侧边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提手。
[001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橡胶垫,所述壳体背侧开设有散热口。
[0016]第二方面,本技术另提供了一种心血管监测便携装置包括上述的一种保护结构。
[0017]本申请实施例的优点是:
[0018]1.通过设置壳体、监测仪本体和插板,采用插板和插槽插接连接的方式,方便监测仪本体的拆装。
[0019]2.通过设置挡板、固定筒、卡杆和弹性件的防护结构,用于解决监测仪本体上按钮缺乏防护结构而容易被误碰的问题,问题解决过程,通过转动竖起挡板,挡板顶端被卡杆卡接固定,而挡板挡在监测仪本体的按钮前面,从而避免被误碰。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保护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保护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插板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橡胶垫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弹性件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挡板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00

第一保护组件;110

壳体;111

插槽;112

连接孔;120

监测仪本体;130

插板;131

旋钮;140

橡胶垫;200

第二保护组件;210

挡板;211

卡槽;220

固定筒;230

卡杆;231

拉环;240

弹性件;241

弹簧;242

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保护结构,解决上述监测仪本体上的一些按钮缺乏有效的保护,一些医护人员或者家属可能会不小心喷到监测仪本体上的按钮,导致发生意外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28]请参阅图1

图6,一种保护结构包括第一保护组件100和第二保护组件200。
[0029]其中,第一保护组件100通过其中所包含的插板130和插槽111,方便对监测仪本体120进行拆装,第二保护组件200通过其中所包含的挡板210,能够有效保护监测仪本体120上的按钮,避免被误碰造成事故。
[0030]请参阅图1、2、3和4,第一保护组件100包括壳体110、监测仪本体120和插板130,壳体110一侧镂空,壳体110内底部开设有插槽111,插板130设置于监测仪本体120底部,插板130插设于插槽111内,通过开设插槽111,在安装监测仪本体120本体时,可将监测仪本体120底部的插板130插入到插槽111内,从而连同监测仪本体120一起安装到壳体110内,通过
壳体110对其进行一定防护。
[0031]需要说明的是,插槽111和插板130均为T形,且插板130螺纹连接有旋钮131,通过设置T形的插接连接方式,连接更加稳定,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旋钮131贯穿插槽111和插板130,从而限制固定插板130的位置,进而将监测仪本体120固定安装在壳体110内。
[003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壳体110侧边开设有连接孔112,壳体110顶部设置有提手,通过设置连接孔112,用于穿过一些连接线路,通过设置提手,便于提起进行携带,提高便携性。
[003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壳体110底部设置有橡胶垫140,壳体110背侧开设有散热口,通过设置橡胶垫140,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冲放下时的冲击力,散热口有利于监测仪本体120的散热。
[0034]请参阅图1、2、5和6,第二保护组件200包括挡板210、固定筒220、卡杆230和弹性件240,挡板210一端转动设置于壳体110镂空侧,固定筒220设置于壳体110一侧,卡杆230滑动贯穿固定筒220,弹性件240设置于固定筒220内壁和卡杆230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护组件,包括壳体、监测仪本体和插板,所述壳体一侧镂空,所述壳体内底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板设置于所述监测仪本体底部,所述插板插设于所述插槽内;第二保护组件,包括挡板、固定筒、卡杆和弹性件,所述挡板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镂空侧,所述固定筒设置于所述壳体一侧,所述卡杆滑动贯穿所述固定筒,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固定筒内壁和所述卡杆之间,所述卡杆底端卡接于所述挡板顶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和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固定套接于所述卡杆表面,所述弹簧套接于所述卡杆表面,且所述弹簧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固定筒内壁和所述限位环之间。3.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惠群
申请(专利权)人:谱创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