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现场用操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463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检测现场用操作台,主要涉及压力容器检测设备领域。包括架体,在所述架体上设置有传送辊,通过传送辊配合连接的驱动件带动传送辊进行转动;在所述架体的两侧设置有翻转轴,所述翻转轴下端转动连接有升降组件;在所述翻转轴上配合设置有多个翻转轮,且所述翻转轴连接有驱动机构,通过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翻转轴进行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为射线检测方式对压力容器进行检测提供条件,进而使得不需要工作人员使用传统的扫描仪器对压力容器进行扫描检测,保障压力容器进行检测时的方便性和准确性。容器进行检测时的方便性和准确性。容器进行检测时的方便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现场用操作台


[0001]本技术涉及压力容器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是检测现场用操作台。

技术介绍

[0002]压力容器作为一种常见的物质储存设备,被广泛应用到到压力物质承载环境中,因为其使用环境特殊,因此需要保障其在体量水平合格,不会出现质量问题,进而影响承载的安全性。在对压力容器进行检测时,常规最为传统的检测方式是使用声波方式进行检测,这种操作方式需要工作人员使用声波检测仪器在容器上进行扫描检测,这就会导致在进行检测时,效果不精准的问题。而使用射线检测方式能够较为快速且方便的得到检测数据,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操作,但是在进行检测时,因为有些压力容器的体积较大,致使一些普通的操作台很难进行操作,从而给压力容器的正常检测造成困难。
[0003]基于上述问题,需要设计检测现场用操作台,能够满足压力容器使用射线检测方式进行检测,从而避免较大体积的压力容器不方便进行射线检测的问题,进而保障压力容器进行检查时的方便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检测现场用操作台,它能够为射线检测方式对压力容器进行检测提供条件,进而使得不需要工作人员使用传统的扫描仪器对压力容器进行扫描检测,保障压力容器进行检测时的方便性和准确性。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检测现场用操作台,包括架体,在所述架体上设置有传送辊,通过传送辊配合连接的驱动件带动传送辊进行转动;在所述架体的两侧设置有翻转轴,所述翻转轴下端转动连接有升降组件;在所述翻转轴上配合设置有多个翻转轮,且所述翻转轴连接有驱动机构,通过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翻转轴进行转动。
[0007]所述传送辊为弧面传送辊,且所述传送辊的辊面朝向中心位置进行凹陷。
[0008]所述翻转轴的两侧位置设置有限位轴承座,且所述限位轴承座的下端连接设置有限位调节杆,通过所述限位调节杆对所述翻转轴的位置进行限位调节。
[0009]所述翻转轴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支撑轴承座,且所述支撑轴承座与所述升降组件相连接,通过所述升降组件带动支撑轴承座上下移动。
[0010]所述翻转轮上粘连设置有橡胶耐磨垫片。
[0011]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本装置在进行设置时,因为需要使用射线检测方式对压力容器进行检测,因此需要对压力容器进行位置调节。此处通过在架体上设置传送辊,以实现压力容器的前后运动,而当压力容器通过传送辊进行位置传送后,在架体检测配合设置的翻转轴在升降组件的带动下,与压力容器之间产生作用力,并对压力容器的位置进行升高,同时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通过带动翻转轴进行转动,从而实现翻转轴上的转动轮带动压力容器进行转动的操作,
进而不需要射线检测设备进行位置移动,即可实现对压力容器的有效检测,从而保障压力容器检测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2是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3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中所示标号:
[0017]1、架体;2、传送辊;3、驱动件;4、翻转轴;5、升降组件;6、翻转轮;7、限位轴承座;8、限位调节杆;9、支撑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0019]因为对于传统的压力容器而言,在进行压力容器的设置时,因为要保障其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因此需要对压力容器内部的焊接位置或者连接位置进行检测,以保障检测位置不会出现影响压力容器抗压能力的问题。而对于一些长时间使用的压力容器而言,也需要对其进行检测操作,以检测压力容器内是否出现影响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的腐蚀位置或者缝隙位置,从而保障压力容器使用的安全性。对于上述两种检测方式而言,超声波检测方式较为普遍,但是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检测;而X射线检测方式更加精准,但是其检测条件较为苛刻,因此下述结构为进行射线检测方式进行设置的操作台,以满足射线检测方式的方便操作。
[0020]本技术所述是检测现场用操作台,主体结构包括架体1,在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传送辊2,通过传送辊2配合连接的驱动件3带动传送辊2进行转动;因为对于压力容器而言,很多都是质量和体积都较大的,因此在进行压力容器检测时,需要对压力容器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方便使用射线检测方式对压力容器进行检测。因此此处在进行设置时,在架体1上设置传送辊2,通过所述传送辊2对压力容器的位置进行传送调节;而在所述架体1的两侧设置有翻转轴4,所述翻转轴4下端转动连接有升降组件5;在所述翻转轴4上配合设置有多个翻转轮6,且所述翻转轴4连接有驱动机构,通过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翻转轴4进行转动,如说明书附图图1所示,升降机构带动翻转轴4进行升降移动,使得设置在翻转轴4上的翻转轮6与压力容器之间产生接触,而当升降机构持续上升,此时翻转轴4与压力容器之间产生较大支撑力,在驱动机构带动翻转轴4进行转动时,即可实现翻转轴4转动并带动压力容器进行转动。此处应注意,因为此处压力容器重量是作用到传送辊2上的,因此在升降机构带动翻转轴4进行升降时,需要保障升降机构能够将压力容器上升脱离传送辊2,进而确保在驱动机构带动翻转轴4进行转动时,压力容器能够正常跟随翻转轴4进行旋转,避免出现压力容器与传送辊2之间作用力过大,而导致压力容器无法正常进行转动的问题。而对于上述设置的驱动件3而言,可以选择驱动电机进行设置,并配合带传送机构,带动传送辊2进
行转动。而对于带动翻转轴4进行转动的驱动结构而言,即可直接使翻转轴4连接电机驱动即可实现,在此处不再进行解释。
[0021]所述传送辊2为弧面传送辊2,且所述传送辊2的辊面朝向中心位置进行凹陷。如说明书附图图2所示,因为在传送辊2进行压力容器的传送时,为了避免压力容器的位置发生改变,因此此处需要避免压力容器在进行传送时出现位置偏转的问题,而在传送辊2的辊面朝向中心位置进行凹陷,使得通过传送辊2即可对压力容器的位置进行限位,从而保障压力容器在传送辊2上能够稳定传送。
[0022]所述翻转轴4的两侧位置设置有限位轴承座7,且所述限位轴承座7的下端连接设置有限位调节杆8,通过所述限位调节杆8对所述翻转轴4的位置进行限位调节。因为在保障翻转轴4进行转动的同时,还需要保障翻转轴4能够稳定的对压力容器进行支撑,此处通过在翻转轴4两侧位置设置限位轴承座7,通过限位轴承座7对翻转轴4的位置进行限位,从而保障在翻转轴4对压力容器进行支撑时,不会出现压力容器重量过大而使翻转轴4向外侧发生偏转的危险问题,从而保障翻转轴4有效带动压力容器进行转动。所述翻转轴4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支撑轴承座9,且所述支撑轴承座9与所述升降组件5相连接,通过所述升降组件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检测现场用操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在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传送辊(2),通过传送辊(2)配合连接的驱动件(3)带动传送辊(2)进行转动;在所述架体(1)的两侧设置有翻转轴(4),所述翻转轴(4)下端转动连接有升降组件(5);在所述翻转轴(4)上配合设置有多个翻转轮(6),且所述翻转轴(4)连接有驱动机构,通过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翻转轴(4)进行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现场用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辊(2)为弧面传送辊(2),且所述传送辊(2)的辊面朝向中心位置进行凹陷。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风影张忠超曹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安泰化工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