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管径管道用检测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256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大管径管道用检测固定装置,主要涉及大管径管道检测设备领域。包括检测管道,在所述检测管道内设置有检测杆,所述检测杆包括螺纹套筒、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分别与所述螺杆套筒的两端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杆的外端部位置设置有滑动部,且所述滑动部与检测管道的内壁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进行对磨损后的大管径管道的内径尺寸进行有效检测,不仅能够判断磨损后的管道厚度是否还符合应用标准,而且还能够确保在本装置位置固定后,不会出现松动问题,从而以保障大管径管道有效进行检测操作。保障大管径管道有效进行检测操作。保障大管径管道有效进行检测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管径管道用检测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大管径管道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是大管径管道用检测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一些管道搭建操作中,因为需要确保管道能够有效进行物质的输送,以及能够满足一定流量的输送效率,因此一些管道的管径是较大的。对于大管径管道而言,因为其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致使对于大管径管道的质量安全监测至关重要。但是因为大管径管道的直径尺寸本身较大,致使针对大管径管道尺寸进行检测设备的安装非常不方便,因为针对较大尺寸的检测设备而言,在进行安装时需要有效固定到大管径管道的内部,但是因为大管径管道长时间使用后,其管道内壁的磨损程度会相比于小管径管道磨损程度要大,致使针对管道的尺寸进行检测设备的安装不能够很好的配合大管径管道,从而使得在检测设备对管道内部进行质量检测时,可能会出现检测设备松动问题,从而影响对大管径管道的有效检测。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要设计大管径管道用检测固定装置,通过检测固定装置对大管径管道在长时间使用后的管道尺寸精度进行检测,并且针对较为粗糙的管道内壁进行设置,从而得到较为准确的检测数值,使得安装后的检测设备在进行检测时不会出现松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大管径管道用检测固定装置,它能够进行对磨损后的大管径管道的内径尺寸进行有效检测,不仅能够判断磨损后的管道厚度是否还符合应用标准,而且还能够确保在本装置位置固定后,不会出现松动问题,从而以保障大管径管道有效进行检测操作。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大管径管道用检测固定装置,包括检测管道,在所述检测管道内设置有检测杆,所述检测杆包括螺纹套筒、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分别与所述螺纹套筒的两端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杆的外端部位置设置有滑动部,且所述滑动部与检测管道的内壁相接触。
[0006]所述滑动部包括滑动连杆、弹性件,在所述螺纹杆的外端部位置设置有连杆滑槽,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连杆滑槽内部,且与所述滑动连杆相连接。
[0007]所述滑动连杆的外端位置配合设置有万向轴承,且所述万向轴承与所述滑动连杆之间光滑限制连接。
[0008]所述弹性件为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配合设置在所述连杆滑槽内部。
[0009]所述螺纹杆的外端部位置为弧面结构。
[0010]在所述螺纹杆、滑动连杆上均标注有尺寸刻度。
[0011]所述螺纹套筒上配合设置有安装位,通过所述安装位进行检测设备的安装固定。
[0012]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本装置在进行设置时,通过进行检测杆的设置,进行对磨损后的大管径管道的内
径进行精确测量,并且能够方便进行检测设备的安装设置。在进行检测杆的使用时,通过将检测杆设置为螺纹套筒、螺纹杆,使得检测杆的长度能够进行调节,进而适应不同管径的管道测量。并且在进行螺纹杆的设置时,通过在螺纹杆外端部位置设置滑动部,使得在检测杆的长度进行调节时,通过滑动部相对于管道内壁位置滑动,实现对检测管道内部直径位置的寻找,进而确保所测量的数据是符合管道内径尺寸的。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是本技术使用状态图。
[0015]附图2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3是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4是本技术局部剖视图。
[0018]附图中所示标号:
[0019]1、检测管道;2、检测杆;3、螺纹套筒;4、螺纹杆;5、滑动部;6、滑动连杆;7、弹性件;8、连杆滑槽;9、万向轴承;10、限位弹簧;11、弧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0021]因为大管径管道的流量大小较大,并且其管道内部所承受的压力也是较大的,因此在大管径管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对管道内壁的磨损腐蚀情况进行检测,尤其是进行化学物品运输的管道而言,其本身的质量问题关系到工厂内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大管径管道进行质量检测是不可或缺的。
[0022]本技术所述是大管径管道用检测固定装置,包括检测管道1,在所述检测管道1内设置有检测杆2,所述检测杆2包括螺纹套筒3、螺纹杆4,两个所述螺纹杆4分别与所述螺纹套筒的两端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杆4的外端部位置设置有滑动部5,且所述滑动部5与检测管道1的内壁相接触。
[0023]在进行上述结构设置后,做出下述解释:
[0024]1.因为管道在进行流体的运输时,因为管道内壁所承受的压力较大,并且所运输的物体性质,使得一些管道内壁的磨损腐蚀问题是较为严重的。而且对于一些使用时间较长的大管径管道而言,在磨损后的管道内径变化也是非常明显的,因此所要做的是对大管径管道内径进行检测,以判断管道在进行长时间使用后,管道内壁的厚度是否还满足管道进行应用的标准,进而避免因为管道内壁过度腐蚀而造成管道可能无法承受运输时的压力问题,从而排出管道运输时的安全隐患。
[0025]2.针对大管径管道的内壁进行检测测量时,因为管道的内径尺寸较大,使得一些传统的检查工作很难对管道内径进行检测,并且因为管道内壁经过腐蚀后磨损严重,进而一些外部测量设备无法有效检测得到管道内壁的尺寸变化情况。而且因为管道内径较大的原因,使得在对其进行检测时,无法正确寻找到管道直径尺寸的位置,使得所测量得到的尺
寸不是管道的内径尺寸,从而造成管道内径的误测问题,不符合检测的严谨性。
[0026]在设置上述结构后,首先所设置的检测杆2包括螺纹套筒3、螺纹杆4,因为所要进行测量的管道内径是不同的,因此在螺纹套筒3与螺纹杆4进行配合后,即可通过螺纹杆4相对于螺纹套筒3进行旋转,从而实现检测杆2整体长度的调节,进而在对不同管道管径进行测量时,更加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并且此处在进行设置时,通过在螺纹杆4的外端部位置进行滑动部5的设置,使得在螺纹杆4与管道内壁相接触,且螺纹套筒3相对于螺纹杆4进行旋转向外进行扩张时,此时滑动部5因为与管道内壁接触弧面并处于管道的内径位置,因此此时的滑动部5会相对于管道内壁进行滑动,而当检测杆2的长度继续向外进行扩张而滑动部5的位置不再轻易发生变化时,此时所检测的长度即为管道内径的直径长度。此处在进行检测杆2的使用时,首先需要保障检测杆2所设置的方向是竖直的,因此在进行检测杆2的使用时,可以将检测杆2贴合大管径管道的端口位置进行设置,以确保检测杆2设置方向为竖直方向。当然,因为此处的两个螺纹杆 4位置均能够相对于螺纹套筒3进行旋转,因此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在检测杆2的两端方向上进行长度调节,并且还能够起到下述方便检测设备安装的有益效果。
[0027]对上述结构进行进一步具体解释以及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大管径管道用检测固定装置,包括检测管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管道(1)内设置有检测杆(2),所述检测杆(2)包括螺纹套筒(3)、螺纹杆(4),两个所述螺纹杆(4)分别与所述螺纹套筒(3)的两端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杆(4)的外端部位置设置有滑动部(5),且所述滑动部(5)与检测管道(1)的内壁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管径管道用检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5)包括滑动连杆(6)、弹性件(7),在所述螺纹杆(4)的外端部位置设置有连杆滑槽(8),所述弹性件(7)设置在所述连杆滑槽(8)内部,且与所述滑动连杆(6)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大管径管道用检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雄张忠超顾晨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安泰化工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