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化性氟聚醚系粘接剂组合物及光学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2951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2
固化性氟聚醚系粘接剂组合物,其包含:(A)在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烯基、在主链中具有全氟聚醚结构的直链状多氟化合物、(B)在1分子中具有全氟烷基、全氟氧烷基、全氟亚烷基或全氟氧亚烷基、具有2个以上SiH基、不具有环氧基及与硅原子直接键合的烷氧基的含氟有机氢硅氧烷、(C)铂族金属系催化剂、及(D)在1分子中具有SiH基、和经由可含有氧原子的2价烃基而键合于硅原子的环氧基或三烷氧基甲硅烷基或这两者、并且在分子中不含氟的环状有机聚硅氧烷的特定量,其2mm厚的固化物对于500nm的波长的光的透射率为80%以上,该固化性氟聚醚系粘接剂组合物可形成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对于玻璃的粘接性的固化物。接性的固化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固化性氟聚醚系粘接剂组合物及光学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固化性氟聚醚系粘接剂组合物和具有该组合物的固化物的光学部件。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作为含氟固化性组合物,提出了包含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烯基并且在主链中具有全氟聚醚结构的直链状氟聚醚化合物、在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与硅原子直接键合的氢原子的含氟有机氢硅氧烷和铂族金属化合物的组合物,公开了由该组合物得到耐热性、耐化学品性、耐溶剂性、脱模性、拒水性、拒油性、低温特性等的平衡优异的固化物(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990646号公报)。
[0003]另外,作为可形成耐酸性比由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组合物得到的固化物提高的固化物的组合物,提出了改变了直链状氟聚醚化合物的组合物(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246190号公报)。
[0004]进而,提出了通过在这些组合物中添加具有氢甲硅烷基(SiH基)和环氧基和/或三烷氧基甲硅烷基的有机聚硅氧烷从而赋予对于金属及塑料基材的自粘接性的组合物(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239717号公报及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5459033号公报)。
[0005]另外,提出了在上述具有自粘接性的组合物中添加具有环状羧酸酐残基的有机硅氧烷来提高粘接性的组合物(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3562578号公报)。
[0006]提出了将上述具有自粘接性的组合物且可形成具有良好的透光性的固化物的组合物用于光学部件。例如,在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第5653877号公报中,介绍了用作将光半导体元件密封的材料。另外,在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第5956391号公报中,介绍了用作搭载有光反射传感器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定影构件的表层材料。
[0007]然而,就可形成具有上述自粘接性且具有良好的透光性的固化物的组合物而言,有时对玻璃的粘接性不充分,例如,若作为光纤的芯材(玻璃制)的涂布材料使用,则常常产生一部分发生剥离的不良情况。因此,期望提高对玻璃的粘接性。
[0008]现有技术文献
[0009]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990646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246190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239717号公报
[0013]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5459033号公报
[0014]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3562578号公报
[0015]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第5653877号公报
[0016]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第595639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相互独立,R2也相互独立,R1及R2的合计6个中2个以上为烯基。R3相互独立地为氢原子、或未取代或取代的1价烃基,c和d分别为1~150的整数,并且c+d的平均值为2~300,e是1~6的整数。)
[0036][化2][0037][0038](式(3)中,R1及R2为烯基、或未取代或取代的不具有脂肪族不饱和键的1价烃基,R1相互独立,R2也相互独立,R1及R2的合计6个中2个以上为烯基。R4相互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R5相互独立地为氢原子或可被氟取代的碳原子数1~4的烷基。c和d各自为1~150的整数,并且c+d的平均值为2~300,e为1~6的整数。)
[0039][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性氟聚醚系粘接剂组合物,其中,所述(D)成分为由下述通式(4)表示的环状有机聚硅氧烷。
[0040][化3][0041][0042](式(4)中,f为1~6的整数,g为1~4的整数,f+g为4~10的整数。另外,R6相互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20的未取代或取代的烷基或芳基,A相互独立地为经由可含有氧原子的2价烃基与硅原子键合的环氧基或三烷氧基甲硅烷基。其中,

(SiO)(H)R6‑


(SiO)(A)R6‑
的键合顺序没有限定。)
[0043][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性氟聚醚系粘接剂组合物,其还含有(E)在1分子中具有与硅原子直接键合的氢原子(SiH基)、1价的全氟烷基或1价的全氟氧烷基、和经由可含有氧原子的2价的烃基而键合于硅原子的环氧基或三烷氧基甲硅烷基或这两者的环状有机聚硅氧烷: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为0.1~10质量份。
[0044][7]根据[6]所述的固化性氟聚醚系粘接剂组合物,其中,所述(E)成分为由下述通式(5)表示的环状有机聚硅氧烷。
[0045][化4][0046][0047](式(5)中,h为1~6的整数,i为1~4的整数,j为1~4的整数,h+i+j为4~10的整数。此外,R7相互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20的未取代或取代的烷基或芳基,D相互独立地是经由可含有硅原子、氧原子和氮原子的2价烃基与硅原子键合的1价全氟烷基或1价全氟氧烷基,E相互独立地为经由可含有氧原子的2价烃基与硅原子键合的环氧基或三烷氧基甲硅烷
基。其中,

(SiO)(H)R7‑


(SiO)(D)R7‑


(SiO)(E)R7‑
的键合顺序没有限定。)
[0048][8]根据[1]~[7]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性氟聚醚系粘接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被粘附体为玻璃。
[0049][9]光学部件,其具有根据[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性氟聚醚系粘接剂组合物的固化物。
[0050][10]根据[9]所述的光学部件,其包含玻璃作为构成材料。
[0051]专利技术的效果
[0052]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可形成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对玻璃的良好的粘接性的固化物的固化性氟聚醚系粘接剂组合物、以及具有该组合物的固化物的光学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53]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54]<固化性氟聚醚系粘接剂组合物>
[0055]本专利技术的固化性氟聚醚系粘接剂组合物含有以下的(A)~(D)成分。
[0056][(A)成分][0057](A)成分为在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烯基、以及在主链中具有全氟聚醚结构的直链状多氟化合物。
[0058]作为上述(A)成分中所含的烯基,优选为碳原子数2~8、特别是碳原子数2~6、并且在末端具有CH2=CH

结构的烯基(外部烯烃),例如可列举出乙烯基、烯丙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丁烯基、己烯基等,其中,特别优选乙烯基、烯丙基。
[0059](A)成分的直链状多氟化合物的烯基含量优选为0.005~0.3摩尔/100g,进一步优选为0.007~0.2摩尔/100g。如果该烯基含量为0.005摩尔/100g以上,则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的交联程度变得充分,不会产生固化不良的情况。另一方面,如果该烯基含量为0.3摩尔/100g以下,则不会损害将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固化而得到的固化物(氟聚醚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固化性氟聚醚系粘接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性氟聚醚系粘接剂组合物含有:(A)在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烯基、并且在主链中具有全氟聚醚结构的直链状多氟化合物:100质量份,(B)在1分子中具有1价全氟烷基或1价全氟氧烷基、或者具有2价全氟亚烷基或2价全氟氧亚烷基、以及具有2个以上与硅原子直接键合的氢原子(SiH基)、并且在分子中不具有环氧基及与硅原子直接键合的烷氧基的含氟有机氢硅氧烷,(C)铂族金属系催化剂:以铂族金属原子的质量换算计,相对于(A)成分,为0.1~2000ppm,(D)在1分子中具有与硅原子直接键合的氢原子(SiH基)和经由可含有氧原子的2价烃基与硅原子键合的环氧基或三烷氧基甲硅烷基或这两者、并且在分子中不含氟的环状有机聚硅氧烷:0.01~5质量份,所述(B)成分的配混量相对于该组合物中所含的烯基1摩尔,为使所述(B)成分中的与硅原子直接键合的氢原子成为0.5~3摩尔的量,将该组合物固化而得到的2mm厚的固化物对于500nm波长的光的透射率为80%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性氟聚醚系粘接剂组合物,其中,所述(A)成分的直链状多氟化合物的烯基含量为0.005~0.3摩尔/100g。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化性氟聚醚系粘接剂组合物,其中,所述(A)成分具有的全氟聚醚结构包含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

(C
a
F
2a
O)
b

(1)式(1)中,a为1~6的整数,b为1~300的整数。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性氟聚醚系粘接剂组合物,其中,所述(A)成分为由下述通式(2)和/或下述通式(3)表示的直链状多氟化合物,[化1]式(2)中,R1及R2为烯基、或未取代或取代的不具有脂肪族不饱和键的1价烃基,R1相互独立,R2也相互独立,R1及R2的合计6个中2个以上为烯基,R3相互独立地为氢原子、或未取代或取代的1价烃基,c和d分别为1~150的整数,并且c+d的平均值为2~300,e是1~6的整数,[化2]式(3)中,R1及R2为烯基、或未取代或取代的不具有脂肪族不饱和键的1价烃基,R1相互
独立,R2也相互独立,R1及R2的合计6个中2个以上为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越川英纪
申请(专利权)人: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