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三层共挤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2875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1
一种高性能三层共挤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流延单元、冷却单元、测厚单元、电晕单元、收卷单元和三个双螺杆挤出单元,三个双螺杆挤出单元相互平行地排列,三个双螺杆挤出单元分别连接流延单元,并且三个相互平行的双螺杆挤出单元、流延单元、冷却单元、测厚单元、电晕单元、收卷单元按加工顺序从右往左依次排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双螺杆挤出机,流延机组加工性能范围得到提升、产品混炼效果得到改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排气、自洁性能优良,发黄、晶点、黑点能有效减少,也能提升热使用率减少能耗。也能提升热使用率减少能耗。也能提升热使用率减少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性能三层共挤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三层共挤生产线,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有效地提升流延机组加工性能范围,让产品混炼效果得到改善,并且使得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排气、自洁性能更加优良,提升热使用率减少能耗的高性能三层共挤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三层共挤流延膜生产线,大都采用三个单螺杆挤出机通过分配器实现三层共挤技术。然而单螺杆挤出机生加料性能差、排气效果不佳、物料停留时间长容易烧焦发黄、加工性能单一,在面对当今包装行业对薄膜性能更高要求的情况下,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性能三层共挤生产线,这种高性能三层共挤生产线能够有效地提升流延机组加工性能范围,让产品混炼效果得到改善,并且使得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排气、自洁性能优良,提升热使用率减少能耗。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高性能三层共挤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流延单元、冷却单元、测厚单元、电晕单元、收卷单元和三个双螺杆挤出单元,三个双螺杆挤出单元相互平行地排列,三个双螺杆挤出单元分别连接流延单元,并且三个相互平行的双螺杆挤出单元、流延单元、冷却单元、测厚单元、电晕单元、收卷单元按加工顺序从右往左依次排列。
[0005]较优的方案,所述双螺杆挤出单元包括第一机架、电机、减速箱、挤出螺杆、挤出机筒、喂料机、计量泵,电机、减速箱、挤出螺杆、挤出机筒、喂料机、计量泵分别安装在第一机架上并且从右往左依次分布,电机输出轴连接减速箱,减速箱输出轴连接挤出螺杆,挤出螺杆伸入挤出机筒,挤出机筒的出口连接计量泵入口,计量泵出口连接流延单元。
[0006]更优的方案,所述挤出螺杆采用组合式螺杆,是由多种单独的螺纹元件沿轴向连接组成的组合体。元件有互换性,可根据工艺需要进行组合,主要组合单元有:输送元件、混合元件、剪切元件、捏合元件、压缩元件、反螺纹元件、排气元件、泵送元件等元件。
[0007]较优的方案,所述流延单元包括第二机架、分配器、自动流延模头、三条流道联接管,分配器、自动流延模头、三条流道联接管分别安装在第二机架上,分配器入口通过三条流道联接管分别连通三个双螺杆挤出单元出口,分配器出口连通自动流延模头,自动流延模头出口位于冷却单元上方。
[0008]较优的方案,所述冷却单元包括第三机架、主冷却辊、次冷却辊、贴合辊、至少一根第一导向辊,主冷却辊、次冷却辊、贴合辊、第一导向辊分别安装在第三机架上,主冷却辊、次冷却辊、第一导向辊从右往左依次分布,主冷却辊位于流延单元出口下方,贴合辊位于主冷却辊左下方并与主冷却辊滚动接触。
[0009]更优的方案,所述测厚单元包括测厚仪、至少一根第二导向辊,测厚仪、第二导向辊分别安装在冷却单元的第三机架上,测厚仪位于所有第一导向辊的左侧,第二导向辊位
于测厚仪左侧。
[0010]较优的方案,所述电晕单元包括第四机架、电晕弯辊、电晕压辊、电晕胶辊、电极、至少一根第三导向辊,电晕弯辊、电晕压辊、电晕胶辊、电极、第三导向辊分别安装在第四机架上,电晕弯辊、电晕压辊、电晕胶辊从左到右依次分布,电晕胶辊位于电极上。
[0011]较优的方案,所述收卷单元包括第五机架、至少一根第四导向辊、边条切刀、收卷压辊、收卷转换盘、两根收卷轴,第四导向辊、边条切刀、收卷压辊、收卷转换盘、收卷轴分别安装在第五机架上,边条切刀、收卷压辊、收卷转换盘从右到左依次分布,两根收卷轴分别安装在收卷转换盘上。
[0012]本技术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双螺杆挤出机,流延机组加工性能范围得到提升、产品混炼效果得到改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排气、自洁性能优良,发黄、晶点、黑点能有效减少,也能提升热使用率减少能耗。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流延单元、三个双螺杆挤出单元、部分冷却单元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流延单元、三个双螺杆挤出单元的俯视图;
[0016]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冷却单元、测厚单元、电晕单元、收卷单元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

4所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高性能三层共挤生产线,包括流延单元2、冷却单元3、测厚单元4、电晕单元5、收卷单元6和三个双螺杆挤出单元1,三个双螺杆挤出单元1相互平行地排列,三个双螺杆挤出单元1分别连接流延单元2,并且三个相互平行的双螺杆挤出单元1、流延单元2、冷却单元3、测厚单元4、电晕单元5、收卷单元6按加工顺序从右往左依次排列。
[0018]如图1

3所示,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所述双螺杆挤出单元1包括第一机架101、电机102、减速箱103、挤出螺杆104、挤出机筒105、喂料机106、计量泵107,电机102、减速箱103、挤出螺杆104、挤出机筒105、喂料机106、计量泵107分别安装在第一机架101上并且从右往左依次分布,电机102输出轴连接减速箱103,减速箱103输出轴连接挤出螺杆104,挤出螺杆104伸入挤出机筒105,挤出机筒105的出口连接计量泵107入口,计量泵107出口连接流延单元2。
[0019]如图1

3所示,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所述流延单元2包括第二机架201、分配器202、自动流延模头203、三条流道联接管204,三条流道联接管204分别安装在第二机架201上,分配器202入口通过三条流道联接管204分别连通三个双螺杆挤出单元1出口,分配器202出口连通自动流延模头203,自动流延模头203出口位于冷却单元3上方。本实施例中,第二机架201与第一机架101连成一体。在其它可选择的实施例,第二机架201与第一机架101可以采用两个单独的部件。
[0020]如图1、2、4所示,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所述冷却单元3包括第三机架301、主冷却辊302、次冷却辊303、贴合辊304、至少一根第一导向辊305,主冷却辊302、次冷却辊303、贴
合辊304、第一导向辊305分别安装在第三机架301上,主冷却辊302、次冷却辊303、第一导向辊305从右往左依次分布,主冷却辊302位于流延单元2出口下方,贴合辊304位于主冷却辊302左下方并与主冷却辊302滚动接触。
[0021]如图1、4所示,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所述测厚单元4包括测厚仪401、至少一根第二导向辊402,测厚仪401、第二导向辊402分别安装在冷却单元3的第三机架301上,测厚仪401位于所有第一导向辊305的左侧,第二导向辊402位于测厚仪401左侧。
[0022]如图1、4所示,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所述电晕单元5包括第四机架501、电晕弯辊502、电晕压辊503、电晕胶辊504、电极505、至少一根第三导向辊506,电晕弯辊502、电晕压辊503、电晕胶辊504、电极505、第三导向辊506分别安装在第四机架501上,电晕弯辊502、电晕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三层共挤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流延单元、冷却单元、测厚单元、电晕单元、收卷单元和三个双螺杆挤出单元,三个双螺杆挤出单元相互平行地排列,三个双螺杆挤出单元分别连接流延单元,并且三个相互平行的双螺杆挤出单元、流延单元、冷却单元、测厚单元、电晕单元、收卷单元按加工顺序从右往左依次排列;所述双螺杆挤出单元包括第一机架、电机、减速箱、挤出螺杆、挤出机筒、喂料机、计量泵,电机、减速箱、挤出螺杆、挤出机筒、喂料机、计量泵分别安装在第一机架上并且从右往左依次分布,电机输出轴连接减速箱,减速箱输出轴连接挤出螺杆,挤出螺杆伸入挤出机筒,挤出机筒的出口连接计量泵入口,计量泵出口连接流延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三层共挤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延单元包括第二机架、分配器、自动流延模头、三条流道联接管,分配器、自动流延模头、三条流道联接管分别安装在第二机架上,分配器入口通过三条流道联接管分别连通三个双螺杆挤出单元出口,分配器出口连通自动流延模头,自动流延模头出口位于冷却单元上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三层共挤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包括第三机架、主冷却辊、次冷却辊、贴合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茂孙立佳郑乐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骊虹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