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265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能够稳定地支承一对电池支承脚并实现轻量化,而不限于配置在前端侧架的内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包括:前支承脚34及后支承脚31、32,支承电池B;及,连结部件33,连结前支承脚34及后支承脚32;前支承脚34及后支承脚31、32在连结部件33的前后由前端侧架11的上表面及侧面112支承。支承。支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一种如下的构造,在将电池搭载于车身前部的发动机室内的车辆中,支承电池的电池支承脚配置在前端侧架的内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先前技术文献][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163224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07]在将电池搭载于车身前部的发动机室内的车辆中,由于发动机的形式,而无法如前述的现有结构那样将电池支承脚配置在前端侧架的内侧的车辆正在增加。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能够稳定地支承一对电池支承脚并实现轻量化,而不限于配置在前端侧架的内侧。
[0009][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10](1)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例如,后述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30)包括:前支承脚(例如,后述的前支承脚34)及后支承脚(例如,后述的后加强支架31、后支承脚主体32),支承电池(例如,后述的电池B);及,连结部件(例如,后述的连结部件33),连结前述前支承脚及前述后支承脚;前述前支承脚及前述后支承脚在前述连结部件的前后由前端侧架(例如,后述的前端侧架11)的上表面(例如,后述的上表面111)及侧面(例如,后述的侧面112)支承。
[0011](2)可选地,在(1)的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中,前述前支承脚及前述后支承脚分别具有电池搭载面(例如,后述的电池搭载面321、电池搭载面341)、支承壁(例如,后述的支承壁323、支承壁343)及抵接面(例如,后述的抵接面3236、抵接面3436)。
[0012](3)可选地,在(2)的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中,在前述前支承脚及前述后支承脚的任意一个上设置纵加强肋(例如,后述的纵加强肋3231、纵加强肋3431),所述纵加强肋从前述电池搭载面到前述抵接面沿着上下方向延伸。
[0013](4)可选地,在(1)的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中,前述连结部件具有一对凸缘(例如,后述的前侧凸缘333、后侧凸缘332),所述一对凸缘以朝向前支承脚及前述后支承脚对置的方式弯曲而成。
[0014](5)可选地,在(3)的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中,前述纵加强肋与沿着连结部件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前后加强肋连续。
[0015](6)可选地,在(2)的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中,前述后支承脚经由以单独的部件设置的后加强支架(例如,后述的后加强支架31)与前端侧架的上表面及侧面结合。
[0016](7)可选地,在(2)的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中,前述后支承脚的支承壁在平面视图中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地形成,前述连结部件形成为低于前述电池搭载面且向前方向及后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逐渐扩展。
[0017](8)可选地,在(2)的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中,前述前支承脚经由以单独的部件设置的前加强支架(例如,后述的前加强支架35)与前端侧架的侧面结合。
[0018](9)可选地,在(8)的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中,前述连结部件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并与前述前端侧架的上表面及前述前加强支架的上表面(上表面351)结合。
[0019](10)可选地,在(8)的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中,前述后支承脚经由以单独的部件设置的后加强支架与前端侧架的上表面及侧面结合,前述前加强支架与前述后加强支架分别以从前端侧架的侧面朝向车宽方向远离的方式延伸。
[0020](11)可选地,在(8)的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中,前述电池搭载面以与前述前端侧架的前端部交叉的方式配置。
[0021](12)可选地,在(1)的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中,在前述电池的重心(重心BG)附近设置前述前支承脚。
[0022](13)可选地,在(6)的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中,前述后支承脚以与前述后加强支架重叠的方式弯曲并与其结合。
[0023](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能够稳定地支承一对电池支承脚并实现轻量化,而不限于配置在前端侧架的内侧。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绘示设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的前端侧架的周边的立体图。
[0026]图2是绘示从前方且上方观察到的设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的前端侧架的周边的放大立体图。
[0027]图3是绘示从后方且下方观察到的设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的前端侧架的周边的放大立体图。
[0028]图4是绘示从前方且下方观察到的设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的前端侧架的周边的放大立体图。
[0029]图5是绘示设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的前端侧架的周边的放大俯视图。
[0030]图6是绘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31]图7是绘示从后方且上方观察到的设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的前端侧架的周边的放大立体图。
[0032]图8是绘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线束在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的连结部件的上侧分支的情形的放大俯视图。
[0033]图9是绘示设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的前端侧架的周边的放大侧视图。
[0034]图10是绘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上安装电池的
情形的放大俯视图。
[0035]图11是绘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上以与本实施方式不同的位置关系安装电池的情形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绘示设置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30的前端侧架11的周边的立体图。图2是绘示从前方且上方观察到的设置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30的前端侧架11的周边的放大立体图。图3是绘示从后方且下方观察到的设置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30的前端侧架11的周边的放大立体图。图4是绘示从前方且下方观察到的设置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30的前端侧架11的周边的放大立体图。
[0037]图5是绘示设置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30的前端侧架11的周边的放大俯视图。图6是绘示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30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绘示从后方且上方观察到的设置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30的前端侧架11的周边的放大立体图。图8是绘示线束H在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30的连结部件33的上侧分支的情形的放大俯视图。图9是绘示设置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30的前端侧架11的周边的放大侧视图。图10是绘示在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30上安装电池B的情形的放大俯视图。
[0038]在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身前方,箭头Rr表示车身后方,箭头Up表示车身上方,箭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包括:前支承脚及后支承脚,支承电池;及,连结构件,连结前述前支承脚及前述后支承脚;前述前支承脚及前述后支承脚在前述连结部件的前后由前端侧架的上表面及侧面支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其中,前述前支承脚及前述后支承脚分别具有电池搭载面、支承壁及抵接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其中,在前述前支承脚及前述后支承脚的任意一个上设置纵加强肋,所述纵加强肋从前述电池搭载面到前述抵接面沿着上下方向延伸。4.根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其中,前述连结构件具有一对凸缘,所述一对凸缘以朝向前支承脚及前述后支承脚对置的方式弯曲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其中,前述纵加强肋与沿着连结构件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前后加强肋连续。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其中,前述后支承脚经由以单独的构件设置的后加强支架与前端侧架的上表面及侧面结合。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电池安装部支承结构,其中,前述后支承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武宏得田亮司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