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扣管自动套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2443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钢扣管自动套接机,其包括有机座、安装于机座上用于上料保温管并对保温管内壁喷油雾的上料喷雾装置、安装于机座上并用于装载定位钢扣的分度盘、安装于该机座上用于将钢扣定向装入分度盘的定位孔中的上扣装置、安装于该机座上用于将上料喷雾装置传送出来的保温管夹持住插入分度盘上定位的钢扣内且旋紧的旋管压管装置以及用于将装好钢扣的保温管拉出并送出该保温管的拉管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化实现对保温管进行上料、喷油雾,还自动化实现对钢扣进行上料,并将钢扣旋拧固定于保温管端部,最后再自动将装好钢扣的保温管拉出并送出该保温管,以上动作均为自动化完成,其基本无需人工手动操作,其劳动强度低,并且工作效率极高。并且工作效率极高。并且工作效率极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扣管自动套接机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
,特指一种钢扣管自动套接机。

技术介绍

[0002]保温管是绝热管道的简称,保温管用于液体、气体及其它介质的输送,在石油、化工、航天、军事、集中供热、空调、市政等管道的绝热工程保温。
[0003]为使保温管更好的与设备实现稳定连接,一般都会在保温管端部设置钢扣,通过钢扣与设备的管接口实现稳定连接;并且在套钢扣之前,会在保温管内壁喷洒油雾,然而,在现有技术中,都是人工手持喷雾棒插入保温管内壁,在手动控制喷雾棒进行喷雾,采用人工喷雾动作极其辛苦,劳动强度大,并且费时废力,工作效率低。再者,采用人工手持喷雾棒插入保温管内壁,由于保温管的端口较小(直径一般为2

4CM),以致较难将喷雾棒插入保温管内,需要高度集中精神,且操作起来极为不易,特别是长时间工作后,很难将喷雾棒插入保温管内,需要多次插入才可完成,并且因插入次数较多,并且会与保温管端口内壁接触摩擦,易造成保温管端口内壁磨损,影响产品的美观性,降低产品的品质。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扣管自动套接机的上料喷雾装置。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钢扣管自动套接机包括有机座、安装于该机座上用于上料保温管并对保温管内壁喷油雾的上料喷雾装置、安装于该机座上并用于装载定位钢扣的分度盘、安装于该机座上用于将钢扣定向装入该分度盘的定位孔中的上扣装置、安装于该机座上用于将上料喷雾装置传送出来的保温管夹持住插入分度盘上定位的钢扣内且旋紧的旋管压管装置、以及用于将装好钢扣的保温管拉出并送出该保温管的拉管装置。
[000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料喷雾装置包括安装于机座上的上料机构以及用于对保温管内壁进行喷油雾的喷雾机构,该喷雾机构包括有安装于机座上端的支架、安装于支架上并用于夹持定位保温管的喷雾定位模组和用于插入保温管内部以对保温管内壁进行喷油雾的喷雾模组,该喷雾模组包括有喷雾棒以及用于驱动该喷雾棒前后移动以插入保温管内部或退出保温管内部的第四驱动模组,该喷雾棒前端外围设置有多个喷孔。
[000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喷雾棒外围一体成型有法兰;所述L型滑动架具有供喷雾棒穿设的第一安装孔以及位于该第一安装孔外围的第一穿孔;所述喷雾棒穿设于该第一安装孔内,且该法兰抵靠于第一安装孔外围并与第一穿孔对应,螺栓穿过该第一穿孔和法兰后与螺母螺旋固定,以将喷雾棒固定于L型滑动架内;所述喷雾定位模组包括有竖直安装的气动管夹以及用于驱动该气动管夹前后移动的第三驱动模组,该气动管夹置于
支架内,并位于喷雾棒旁侧。
[000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有设置于机座上的料斗、安装于该料斗内的第一链条和多条固定安装于该第一链条上的上料条以及用于驱动该第一链条运转的电机驱动模组,该上料条两侧均形成有弧形凹面,使相邻两上料条之间形成有容纳保温管的容纳槽;所述料斗内还设置有挡料板和用于驱动该挡料板移动的挡料驱动模组,该挡料板置于料斗内壁外围。
[00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扣装置包括有安装于机座上的第一支架、安装于第一支架上的钢扣上料机构、安装于机座上并用于对钢扣上料机构供料的振动盘、安装于第一支架上并用于将钢扣向前送出的上扣机构以及用于夹持住钢扣上料机构送出的钢扣并将钢扣移送至上扣机构前端的中转搬运机构,该上扣机构具有可前后移动的上扣轴,该上扣轴前端具有用于插入该钢扣内的阶梯型凸部。
[00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钢扣上料机构包括有固定于第一支架上的钢扣上料座、穿设于该钢扣上料座的水平料槽中并用于将水平料槽内的钢扣推出的上料推杆、用于驱动该上料推杆水平移动的第一上料气缸以及安装于该钢扣上料座上端的弧形料座,该弧形料座具有贯通上下两端的弧形料槽,该弧形料槽下端与水平料槽导通,且该弧形料槽上端通过管道与振动盘的出料口连接;所述上扣机构包括有安装于第一支架上的导向座、穿设于该导向座中的所述的上扣轴以及用于驱动该上扣轴前后移动的上扣气缸。
[00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转搬运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架内并可前后移动的移动架和用于驱动该移动架前后移动的第一直线驱动模组、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该移动架的中转旋转轴、安装于中转旋转轴端部并相对中转旋转轴垂直的气动夹以及用于驱动该中转旋转轴旋转的第一旋转驱动模组;所述中转搬运机构还包括用于检测气动夹是否摆动到位的传感器,该传感器通过支撑板设置于该上扣轴前端旁侧。
[001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拉管装置包括第二支架、设置于第二支架内的第一传送皮带和用于驱动该第一传送皮带运转的第一电机组件、设置于该第二支架内并配合第一传送皮带传送保温管的压轮组、以可前后滑动的方式安装于该第二支架上的拉管移动架、安装于拉管移动架前端并用于将装好钢扣后的保温管抓取并夹紧的拉管夹以及用于驱动该拉管移动架前后移动的拉管驱动机构;所述拉管移动架前端两侧设置第一感应器与第二感应器;所述压轮组包括有安装于第二支架内的第一摆动架和第二摆动架、安装于第一摆动架和第二摆动架之间的第二链条以及多个安装于第二链条内并可单独起伏且可自转的压轮,该压轮置于第一传送皮带上方,并与第一传送皮带之间形成有间隔;所述第一摆动架和第二摆动架均以可调节角度的方式安装于第二支架内。
[0014]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管压管装置包括安装于机座上并位于分度盘旁侧的移动座和安装于机座上并用于驱动该移动座靠近或远离分度盘的第一驱动模组以及安装于该移动座上并可相对移动座旋转的压管座、用于驱动该压管座转动的第二驱动模组和固定于该压管座一侧并可用于夹持保温管随压管座旋转的旋管夹,其中,该压管座上设置有供保温管穿过的压管孔位。
[0015]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管夹包括有可相互夹紧或相互张开的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该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的末端内侧分别成型有第三弧形夹槽和第四弧形夹槽,且该第三弧形夹槽和第四弧形夹槽内侧均成型有间隔分布的弧形防滑槽/弧形防滑
凸起;所述压管座包括有旋摆板、压管座主体和盖板,该压管座主体一侧面一体成型有旋转凸部;该旋摆板及移动座分别设置有对应的第一孔位和第二孔位;所述旋摆板贴装于移动座侧面;所述压管座主体的旋转凸部依次穿过旋摆板的第一孔位、移动座的第二孔位后与盖板对接,并通过螺丝锁固,使压管座可相对移动座的第二孔位转动;所述压管座主体具有所述的压管孔位。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工作时,由上料喷雾装置自动实现上料保温管内壁喷油雾,同时由上扣装置将钢扣定向装入该分度盘的定位孔,该分度盘旋转以将钢扣移动至旋管压管装置处,再由旋管压管装置将上料喷雾装置传送出来的保温管夹持住插入分度盘上定位的钢扣内且旋紧,保证钢扣稳定安装于保温管端部,最后再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钢扣管自动套接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机座(1)、安装于该机座(1)上用于上料保温管(10)并对保温管(10)内壁喷油雾的上料喷雾装置(2)、安装于该机座(1)上并用于装载定位钢扣的分度盘(6)、安装于该机座(1)上用于将钢扣定向装入该分度盘(6)的定位孔(61)中的上扣装置(3)、安装于该机座(1)上用于将上料喷雾装置(2)传送出来的保温管(10)夹持住插入分度盘(6)上定位的钢扣内且旋紧的旋管压管装置(5)、以及用于将装好钢扣的保温管(10)拉出并送出该保温管(10)的拉管装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扣管自动套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喷雾装置(2)包括安装于机座(1)上的上料机构(21)以及用于对保温管(10)内壁进行喷油雾的喷雾机构(22),该喷雾机构(22)包括有安装于机座(1)上端的支架(221)、安装于支架(221)上并用于夹持定位保温管(10)的喷雾定位模组(222)和用于插入保温管(10)内部以对保温管(10)内壁进行喷油雾的喷雾模组(223),该喷雾模组(223)包括有喷雾棒(2231)以及用于驱动该喷雾棒(2231)前后移动以插入保温管(10)内部或退出保温管(10)内部的第四驱动模组(2232),该喷雾棒(2231)前端外围设置有多个喷孔(22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扣管自动套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棒(2231)外围一体成型有法兰(2200);L型滑动架(2204)具有供喷雾棒(2231)穿设的第一安装孔(2206)以及位于该第一安装孔(2206)外围的第一穿孔(2207);所述喷雾棒(2231)穿设于该第一安装孔(2206)内,且该法兰(2200)抵靠于第一安装孔(2206)外围并与第一穿孔(2207)对应,螺栓穿过该第一穿孔(2207)和法兰(2200)后与螺母螺旋固定,以将喷雾棒(2231)固定于L型滑动架(2204)内;所述喷雾定位模组(222)包括有竖直安装的气动管夹(2221)以及用于驱动该气动管夹(2221)前后移动的第三驱动模组(2222),该气动管夹(2221)置于支架(221)内,并位于喷雾棒(2231)旁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扣管自动套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21)包括有设置于机座(1)上的料斗(211)、安装于该料斗(211)内的第一链条(213)和多条固定安装于该第一链条(213)上的上料条(212)以及用于驱动该第一链条(213)运转的电机驱动模组(214),该上料条(212)两侧均形成有弧形凹面,使相邻两上料条(212)之间形成有容纳保温管(10)的容纳槽;所述料斗(211)内还设置有挡料板(215)和用于驱动该挡料板(215)移动的挡料驱动模组(216),该挡料板(215)置于料斗(211)内壁外围。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钢扣管自动套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扣装置(3)包括有安装于机座(1)上的第一支架(31)、安装于第一支架(31)上的钢扣上料机构(32)、安装于机座(1)上并用于对钢扣上料机构(32)供料的振动盘(33)、安装于第一支架(31)上并用于将钢扣向前送出的上扣机构(34)以及用于夹持住钢扣上料机构(32)送出的钢扣并将钢扣移送至上扣机构(34)前端的中转搬运机构(36),该上扣机构(34)具有可前后移动的上扣轴(341),该上扣轴(341)前端具有用于插入该钢扣内的阶梯型凸部(34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扣管自动套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扣上料机构(32)包括有固定于第一支架(31)上的钢扣上料座(321)、穿设于该钢扣上料座(321)的水平料槽(3211)中并用于将水平料槽(3211)内的钢扣推出的上料推杆(322)、用于驱动该上料推杆(322)水平移动的第一上料气缸(323)以及安装于该钢扣上料座(321)上端的弧形料座(324),该弧形料座(324)具有贯通上下两端的弧形料槽(32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维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好克五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