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构件受冲击作用下的边界条件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234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构件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结构构件受冲击作用下的边界条件试验装置。为了解决现有的边界条件试验装置存在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故提供了一种新的结构构件受冲击作用下的边界条件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平台、两个上端板、两个下端板、两个上夹紧组件、两个下夹紧组件,两个下端板固定在试验平台,上端板与下端板之间采用高强螺栓配合螺母固定连接,每个上夹紧组件均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上夹紧块、第二上夹紧块、上滚轴组件,第一上夹紧块与第二上夹紧块之间存在上间隙;每个下夹紧组件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二下夹紧块、第一下夹紧块、下滚轴组件,第一下夹紧块与第二下夹紧块之间存在下间隙。该结构稳定易于操作。该结构稳定易于操作。该结构稳定易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构件受冲击作用下的边界条件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构件试验装置
,具体为一种结构构件受冲击作用下的边界条件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结构设计时,往往需要考虑部分工程结构在服役期间可能遭受车辆,轮船撞击等其它偶然载荷作用造成的影响,所以在结构正式投入使用时往往需要进行对构件的撞击试验。撞击试验是把具有一定质量的落锤升至相应高度,随后自由落体冲击构件相应位置。现有的边界条件试验装置如申请号为201910747875.0,专利名称为一种模拟构件受冲击作用试验的固支与简支试验装置,该申请提供了一种可实现简支边界条件与固支边界条件的试验装置,该装置利用滚轴实现简支边界条件,但该结构容易使得滚轴被挤出,造成该试验装置结构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边界条件试验装置存在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故提供了一种新的结构构件受冲击作用下的边界条件试验装置。
[0004]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结构构件受冲击作用下的边界条件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平台、两个上端板、两个下端板、两个上夹紧组件、两个下夹紧组件,两个下端板分别固定在试验平台上表面的左右两端,两个上端板分别位于两个下端板的上方且上端板与下端板之间采用高强螺栓配合螺母固定连接,两个上夹紧组件均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上夹紧块、第二上夹紧块,两个第一上夹紧块的上表面分别固定于两个上端板的下表面,两个第一上夹紧块的下表面上均设有沿前后方向布置的开口向下的上V型槽,两个第二上夹紧块的上表面均设有与上V型槽相适配的上三棱柱凸块,上三棱柱凸块的高度高于上V型槽的高度从而使得第一上夹紧块的下表面与第二上夹紧块的上表面之间存在上间隙,两个第二上夹紧块的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垂直固定有上限位板,两个上限位板之间卡置有其轴向沿前后方向布置的上滚轴组件;两个下夹紧组件均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二下夹紧块、第一下夹紧块,两个第一下夹紧块分别固定于两个下端板的上表面,两个第一下夹紧块的上表面均设有其长度沿前后方向布置的下三棱柱凸块,两个第二下夹紧块的下表面均设有与下三棱柱凸块相适配的开口向下的下V型槽,下V型槽的高度低于下三棱柱凸块的高度从而使得第一下夹紧块的上表面与第二下夹紧块的下表面之间存在下间隙,两个第二下夹紧块的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垂直固定有下限位板,两个下限位板之间卡置有其轴向沿前后方向布置的下滚轴组件,两个上滚轴组件分别与对应的两个下滚轴组件之间用于夹紧构件的两端部。
[0006]当进行冲击试验时,落锤位于构件上方,落锤自由落体冲击构件,由于上滚轴组件和下滚轴组件的作用,可实现左右移动,由于上间隙和下间隙的存在,可实现转动(通俗点说就是上下摆动),从而实现构件的两端简支边界条件(既可实现左右移动,又可实现转
动)。
[0007]一种结构构件受冲击作用下的边界条件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平台、两个上端板、两个下端板、一个上夹紧组件、一个下夹紧组件、上垫块、下垫块,两个下端板分别固定在试验平台上表面的左右两端,两个上端板分别位于两个下端板的上方且上端板与下端板之间采用高强螺栓配合螺母固定连接,上夹紧组件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上夹紧块、第二上夹紧块,第一上夹紧块的上表面固定于其中一个上端板的下表面,第一上夹紧块的下表面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布置的开口向下的上V型槽,第二上夹紧块的上表面上设有与上V型槽相适配的上三棱柱凸块,上三棱柱凸块的高度高于上V型槽的高度从而使得第一上夹紧块的下表面与第二上夹紧块的上表面之间存在上间隙,第二上夹紧块的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垂直固定有上限位板,两个上限位板之间卡置有其轴向沿前后方向布置的上滚轴组件;下夹紧组件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二下夹紧块、第一下夹紧块,第一下夹紧块固定于其中一个下端板的上表面,第一下夹紧块的上表面设有其长度沿前后方向布置的下三棱柱凸块,第二下夹紧块的下表面设有与下三棱柱凸块相适配且开口向下的下V型槽,下V型槽的高度低于下三棱柱凸块的高度从而使得第一下夹紧块的上表面与第二下夹紧块的下表面之间存在下间隙,第二下夹紧块的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垂直固定有下限位板,两个下限位板之间卡置有其轴向沿前后方向布置的下滚轴组件,上滚轴组件与下滚轴组件之间用于夹紧构件的其中一端部,上垫块的上表面与另外一个上端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下垫块的下表面与另外一个下端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上垫块的下表面与下垫块的上表面之间用于夹紧构件的另一端部。
[0008]当进行冲击试验时,落锤位于构件上方,落锤自由落体冲击构件,由于上滚轴组件和下滚轴组件的作用使得构件的一端可实现左右移动,由于上间隙和下间隙的存在使得构件的一端也可实现转动;构件的另一端由于只是采用垫块的结构,使得构件的另一端是固定不动的,从而实现构件的另一端固支边界条件。
[0009]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中的边界条件试验装置结构相对稳定,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两端均为简支条件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的正视图;
[0012]图3为图1的左视图;
[0013]图4为一端简支另一端固支条件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试验平台,2—上端板,3—下端板,4—高强螺栓,5—第一上夹紧块,6—第二上夹紧块,7—上V型槽,8—上三棱柱凸块,9—上间隙,10—上限位板,11—上滚轴,12—第一下夹紧块,13—第二下夹紧块,14—下V型槽,15—下三棱柱凸块,16—下间隙,17—下限位板,18—下滚轴,19—前滑板,20—后滑板,21—前阶梯滑槽,22—后阶梯滑槽,23—前预埋螺栓,24—后预埋螺栓,25—落锤,26—前滑块,27—后滑块,28—上垫块,29—下垫块,30—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1:两端简支的结构:一种结构构件受冲击作用下的边界条件试验装置,包
括试验平台1、两个上端板2、两个下端板3、两个上夹紧组件、两个下夹紧组件,两个下端板3分别固定在试验平台1上表面的左右两端,两个上端板2分别位于两个下端板3的上方且上端板2与下端板3之间采用高强螺栓4配合螺母固定连接,两个上夹紧组件均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上夹紧块5、第二上夹紧块,两个第一上夹紧块5的上表面分别固定于两个上端板2的下表面,两个第一上夹紧块5的下表面上均设有沿前后方向布置的开口向下的上V型槽7,两个第二上夹紧块的上表面均设有与上V型槽7相适配的上三棱柱凸块8,上三棱柱凸块8的高度高于上V型槽7的高度从而使得第一上夹紧块5的下表面与第二上夹紧块的上表面之间存在上间隙9,两个第二上夹紧块的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垂直固定有上限位板10,两个上限位板10之间卡置有其轴向沿前后方向布置的上滚轴11组件;两个下夹紧组件均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二下夹紧块13、第一下夹紧块12,两个第一下夹紧块12分别固定于两个下端板3的上表面,两个第一下夹紧块12的上表面均设有其长度沿前后方向布置的下三棱柱凸块15,两个第二下夹紧块13的下表面均设有与下三棱柱凸块15相适配的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构件受冲击作用下的边界条件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平台(1)、两个上端板(2)、两个下端板(3)、两个上夹紧组件、两个下夹紧组件,两个下端板(3)分别固定在试验平台(1)上表面的左右两端,两个上端板(2)分别位于两个下端板(3)的上方且上端板(2)与下端板(3)之间采用高强螺栓(4)配合螺母固定连接,两个上夹紧组件均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上夹紧块(5)、第二上夹紧块,两个第一上夹紧块(5)的上表面分别固定于两个上端板(2)的下表面,两个第一上夹紧块(5)的下表面上均设有沿前后方向布置的开口向下的上V型槽(7),两个第二上夹紧块的上表面均设有与上V型槽(7)相适配的上三棱柱凸块(8),上三棱柱凸块(8)的高度高于上V型槽(7)的高度从而使得第一上夹紧块(5)的下表面与第二上夹紧块的上表面之间存在上间隙(9),两个第二上夹紧块的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垂直固定有上限位板(10),两个上限位板(10)之间卡置有其轴向沿前后方向布置的上滚轴组件;两个下夹紧组件均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二下夹紧块(13)、第一下夹紧块(12),两个第一下夹紧块(12)分别固定于两个下端板(3)的上表面,两个第一下夹紧块(12)的上表面设有其长度沿前后方向布置的下三棱柱凸块(15),两个第二下夹紧块(13)的下表面均设有与下三棱柱凸块(15)相适配的开口向下的下V型槽(14),下V型槽(14)的高度低于下三棱柱凸块(15)的高度从而使得第一下夹紧块(12)的上表面与第二下夹紧块(13)的下表面之间存在下间隙(16),两个第二下夹紧块(13)的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垂直固定有下限位板(17),两个下限位板(17)之间卡置有其轴向沿前后方向布置的下滚轴组件,两个上滚轴组件分别与对应的两个下滚轴组件之间用于夹紧构件(30)的两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构件受冲击作用下的边界条件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下端板(3)的前后两端面均分别固定连接有前滑板(19)和后滑板(20),试验平台(1)上表面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沿试验平台(1)的长度方向贯通布置的上窄下宽的前阶梯滑槽(21)与后阶梯滑槽(22),前阶梯滑槽(21)的下部滑动卡设有前滑块(26),前滑块(26)与前滑板(19)之间通过穿设于前阶梯滑槽(21)内的前预埋螺栓(23)配合螺母实现固定连接,后阶梯滑槽(22)的下部滑动卡设有后滑块(27),后滑块(27)与后滑板(20)之间通过穿设于后阶梯滑槽(22)内的后预埋螺栓(24)配合螺母实现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构构件受冲击作用下的边界条件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前预埋螺栓(23)有三个,后预埋螺栓(24)有三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构构件受冲击作用下的边界条件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上滚轴组件均由三个上滚轴(11)组成,每个下滚轴组件均由三个下滚轴(18)组成。5.一种结构构件受冲击作用下的边界条件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平台(1)、两个上端板(2)、两个下端板(3)、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森王帅峰柴彪张金平王蕊赵晖张帆张建军刘官荣王鹏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