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承客专利>正文

一种送线机构的密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1574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送线机构的密封机构,送线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多组传动齿轮和输出齿轮以及多组送线轮,密封机构包括密封箱、直油嘴,密封箱内下部设有润滑油,传动齿轮通过驱动齿轮与伺服电机传动连接,驱动齿轮和传动齿轮浸泡在密封箱下部的润滑油内;直油嘴设置在密封箱的密封顶板上,与油泵连接,密封顶板上设有导油孔,输出齿轮与传动齿轮传动连接,设置在导油孔下方;送线轮与输出齿轮同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密封箱内的润滑油和设置在密封顶板上的直油嘴对传动齿轮与驱动齿轮、输出齿轮上的润滑油进行及时补充,延长了齿轮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密封箱,有效避免齿轮上润滑油受向心力作用四处飞溅,造成机身污染和润滑油大量损耗。染和润滑油大量损耗。染和润滑油大量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送线机构的密封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脑压簧机
,具体涉及一种送线机构的密封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弹簧机通指生产弹簧的机械设备,发展有自动型、数控型,按照功能特点分为:压簧机、拉簧机、万能机、圆盘机以及专用弹簧机。
[0003]其中压簧机通指生产压簧的机械设备,电脑压簧机可分为校直机构、送料机构、变径机构、节距控制机构和切断机构等五个部分。其中送料机构的驱动齿轮、传动齿轮、输出齿轮大部分采用膏状的润滑脂涂抹在齿轮齿面上进行润滑;小部分采用油泵将润滑液滴在传动齿轮齿面上,其润滑效果存有以下缺点:
[0004](1)将润滑油涂抹在齿轮齿面,当齿轮高速运转时,受齿轮转动产生的向心力和运动惯性影响,润滑油四处飞溅,因此需要频繁的停机补充润滑油;而当齿轮持续运转过程中,齿轮咬合所产生的热量会使膏状润滑脂融化呈液态并甩出,造成润滑脂的大量消耗,使齿轮得不到有效的润滑,齿面产生磨损甚至造成齿轮报废产生不可控的损失;同时润滑油飞溅还容易造成机身污染和润滑油的大量损耗;
[0005](2)油泵将润滑液滴在传动齿轮上,经过传动齿轮与其他齿轮咬合,润滑液会被传递到其他齿轮上,润滑液的数量随传递路程的增加逐渐减少,从而导致后续齿轮不能获得足够的润滑液,而造成齿轮齿面的磨损甚至造成齿轮的报废,产生不可控的损失。
[0006]有鉴于此,急需一种送线机构的密封机构,以解决送线机构齿轮润滑油损耗严重、影响齿轮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压簧机送线机构通过齿轮传动,其齿轮容易因润滑剂损耗造成齿轮磨损及润滑剂飞溅造成机身污染的问题。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送线机构的密封机构,送线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多组传动齿轮和输出齿轮以及多组送线轮,密封机构包括:
[0010]密封箱,设置在所述主墙板的后端面上,所述密封箱包括平行于所述主墙板设置的副墙板,用于连接所述主墙板和所述副墙板的密封顶板和密封底板,以及固定在所述主墙板和所述副墙板的两侧的第一密封侧板和第二密封侧板;所述密封箱内的下部设有润滑油;
[0011]直油嘴,设置在所述密封顶板的顶面上,所述直油嘴与油泵的出油口连接;所述密封顶板上设有贯穿所述密封顶板设置的导油孔,所述直油嘴通过导油管与所述导油孔连通;
[0012]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所述副墙板的后端面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副墙板上的电机轴孔,通过驱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传动齿
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密封箱内的下部,浸泡在所述密封箱的润滑油内;
[0013]所述输出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密封箱内,与所述传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输出齿轮设置在所述导油孔的下方,所述送线轮设置在所述主墙板的前端面上,与所述输出齿轮同轴连接。
[0014]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主墙板和所述副墙板与所述第一密封侧板、所述第二密封侧板、所述密封顶板和所述密封底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其接缝处涂有防漏胶水。
[0015]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主墙板的前端面上设有驱动齿轮轴承座,所述驱动齿轮的一端贯穿所述主墙板,并通过轴承和所述驱动齿轮轴承座转动设置在所述主墙板上;
[0016]所述副墙板的后端面上设有密封轴承盖,所述主墙板的前端面设有传动轴轴承座,所述传动齿轮套设在传动齿轮轴上,所述传动齿轮轴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副墙板和所述主墙板,并通过轴承与所述密封轴承盖和所述传动轴轴承座转动连接。
[0017]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通过电机轴套与所述驱动齿轮连接,所述电机轴孔内设置有密封圈。
[0018]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副墙板和所述主墙板上分别设有后输出轴孔和前输出轴孔,所述后输出轴孔和所述前输出轴孔内分别设有后输出轴轴承座和前输出轴轴承座,所述后输出轴轴承座和所述前输出轴轴承座内分别设有后输出轴轴承和前输出轴轴承,所述输出齿轮套设在输出齿轮轴上,所述输出齿轮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输出轴轴承和所述前输出轴轴承传动连接。
[0019]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侧板和所述第二密封侧板为透明的亚克力板,所述第一密封侧板和所述第二密封侧板上设有液位刻度线。
[0020]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密封顶板的底部设有封油板,所述封油板设置在所述输出齿轮的前侧,所述封油板上设有输出轴穿出孔,所述输出齿轮轴的前端贯穿所述输出轴穿出孔设置。
[0021]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密封底板上设有回油嘴,所述回油嘴设置在所述密封箱的底部,所述回油嘴与油泵的回油口连接。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送线机构的密封机构,通过主墙板和副墙板与第一密封侧板、第二密封侧板、密封顶板和密封底板围成密封箱,驱动齿轮和传动齿轮设置在密封箱内,密封箱内的底部设有润滑油,驱动齿轮和传动齿轮浸泡设置在润滑油中,持续地给齿轮咬合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有效降温,有效避免齿轮传动过程中受齿轮旋转向心力作用或齿轮间传动接触造成的润滑油损耗,同时避免齿轮上的润滑油受向心力作用四处飞溅,造成机身污染。通过与油泵连接的直油嘴和密封顶板上的导油孔对输出齿轮进行润滑油的及时补充,有效持续地给予降温,避免输出齿轮损耗造成齿轮磨损,影响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中送线机构的密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中送线机构的密封机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中密封箱内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中密封箱内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图1至图4中各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0028]伺服电机1,传动齿轮2,输出齿轮3,送线轮4,密封箱5,主墙板6,驱动齿轮7,
[0029]电机轴套11,
[0030]密封轴承盖21,传动轴轴承座22,传动齿轮轴23,
[0031]输出齿轮轴31,
[0032]副墙板51,密封顶板52,密封底板53,第一密封侧板54,第二密封侧板55,封油板56,输出轴穿出孔57,
[0033]后输出轴轴承座511,
[0034]导油孔520,
[0035]前输出轴孔61,前输出轴轴承座62,
[0036]驱动齿轮轴承座71。
具体实施方式
[003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送线机构的密封机构,通过密封箱内的润滑油和直油嘴对齿轮进行润滑油的及时补充,同时通过密封箱对齿轮上飞溅的润滑油进行收集,延长齿轮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润滑油大量损耗。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出详细说明。
[0038]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送线机构的密封机构,用于对送线机构进行密封,以避免送线机构的齿轮上润滑油损失严重,影响齿轮的使用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线机构的密封机构,送线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多组传动齿轮和输出齿轮以及多组送线轮,所述送线轮安装在主墙板上,其特征在于,密封机构包括:密封箱,设置在所述主墙板的后端面上,所述密封箱包括平行于所述主墙板设置的副墙板,用于连接所述主墙板和所述副墙板的密封顶板和密封底板,以及固定在所述主墙板和所述副墙板的两侧的第一密封侧板和第二密封侧板;所述密封箱内的下部设有润滑油;直油嘴,设置在所述密封顶板的顶面上,所述直油嘴与油泵的出油口连接;所述密封顶板上设有贯穿所述密封顶板设置的导油孔,所述直油嘴通过导油管与所述导油孔连通;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所述副墙板的后端面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副墙板上的电机轴孔,通过驱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传动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密封箱内的下部,浸泡在所述密封箱的润滑油内;所述输出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密封箱内,与所述传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输出齿轮设置在所述导油孔的下方,所述送线轮设置在所述主墙板的前端面上,与所述输出齿轮同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线机构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墙板和所述副墙板与所述第一密封侧板、所述第二密封侧板、所述密封顶板和所述密封底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其接缝处涂有防漏胶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线机构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墙板的前端面上设有驱动齿轮轴承座,所述驱动齿轮的一端贯穿所述主墙板,并通过轴承和所述驱动齿轮轴承座转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承客
申请(专利权)人:杨承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