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抛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112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抛光设备,涉及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基座、与基座转动连接的转盘、用于驱动转盘往复自转的主驱动机构、设置在转盘上且用于打磨圆管的抛光模组、用于夹持圆管并带动圆管位移的机械手,抛光模组包括打磨结构、带动打磨结构与圆管产生摩擦的打磨动力机构,抛光模组设有至少两组且所有打磨结构以转盘的转动轴线为轴环形阵列分布。如此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抛光设备打磨的弯管表面效果不良率高、抛光效率低的问题。抛光效率低的问题。抛光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抛光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表面处理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抛光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圆管在生产过程中有一道表面抛光处理的工序,无论是直管还是弯管,其中,特别是具有弯曲度的弯管,若是采用人工抛光,不仅抛光效率低,而且人工成本高。现有技术中,常应用抛光设备对弯管进行抛光,抛光设备通常设置为,抛光轮高速转动,另有运动机构将弯管运送至抛光轮处,当弯管与抛光轮接触的同时旋转、位移,抛光轮可以对弯管的外表面进行全抛光处理。
[0003]但是,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抛光设备,对于抛光有弯曲度的弯管,由于抛光轮通常是在固定位置进行转动的,需要依靠弯管自行旋转进行表面打磨,加之弯管形状的不规则性,实际情况中时需要将弯管以不同的位置状态被夹装在运动机构上,进行至少两次的打磨,以使弯管的各个表面位置均被打磨到,导致抛光效率较低,另外,在抛光过程中,容易出现同一根弯管的抛光程度不同的问题,无法保证抛光精度,表面效果不良率高,影响产品质量。
[0004]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抛光设备打磨的弯管表面效果不良率高、抛光效率低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抛光设备,较现有技术中的抛光设备其解决了打磨的弯管表面效果不良率高、抛光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抛光设备,包括:
[0008]基座;
[0009]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的转盘;
[0010]用于驱动所述转盘往复自转的主驱动机构;
[0011]设置在所述转盘上且用于打磨圆管的抛光模组,所述抛光模组包括打磨结构、带动所述打磨结构与圆管产生摩擦的打磨动力机构,所述抛光模组设有至少两组且所有所述打磨结构以所述转盘的转动轴线为轴环形阵列分布;
[0012]用于夹持圆管并带动圆管位移的机械手。
[0013]优选地,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打磨结构相对于所述转盘的转动轴线的径向距离的补偿模组,所述补偿模组设有与所述抛光模组一一对应的若干组。
[0014]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驱动机构与所述基座之间的缓冲减震结构。
[0015]优选地,所述转盘与所述基座通过导轨滑轮结构连接,所述导轨滑轮结构包括:
[0016]圆形或圆弧形的主导轨;
[0017]滑轮组,包括若干个与所述主导轨的内圈滑动连接的深沟球轴承和/或若干个与所述主导轨的外圈滑动连接的滑轮;
[0018]其中,所述基座与所述转盘上的其中一者设有所述主导轨,另一者上设有所述滑轮组,所述主导轨与所述滑轮组之间产生相对往复滑动。
[0019]优选地,所述转盘具有第一空缺开口且呈圆心角为优角的扇环状,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空缺开口对应的第二空缺开口。
[0020]优选地,所述转盘上设有条形槽,所述主驱动机构包括:
[0021]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一电机结构;
[0022]与所述条形槽滑动连接的滑动摆臂块;
[0023]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结构与所述滑动摆臂块之间的曲柄连杆结构、以使所述第一电机结构驱动所述滑动摆臂块沿所述条形槽往复位移。
[0024]优选地,所述打磨结构包括抛光轮,所述打磨动力机构包括与所述抛光轮同轴连接的从动轮、与所述从动轮通过同步带连接的主动轮、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的第二电机结构。
[0025]优选地,所述补偿模组包括:
[0026]固接在所述转盘上且长度方向与所述打磨结构的移动方向平行的辅助导轨;
[0027]与所述辅助导轨滑动连接的辅助滑块;
[0028]固接在所述辅助滑块上的移动板;
[0029]安装在所述转盘上的滚珠丝杠结构;
[0030]通过所述滚珠丝杠结构驱动所述移动板往复移动的第三电机结构;
[0031]其中,所述抛光模组连接在所述移动板上,所述第三电机结构与所述打磨动力机构通过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打磨动力机构的扭矩控制所述第三电机结构运转和停止。
[0032]优选地,所述滑动摆臂块上设有橡胶弹簧,所述基座上设有弧形条孔,所述橡胶弹簧穿过所述转盘并位于所述弧形条孔中,所述橡胶弹簧在所述滑动摆臂块的带动下且沿所述弧形条孔滑动。
[0033]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机结构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电机结构的扭矩控制所述第二电机结构正反转切换。
[003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自动抛光设备包括基座、与基座转动连接的转盘、用于驱动转盘往复自转的主驱动机构、设置在转盘上且用于打磨圆管的抛光模组、用于夹持圆管并带动圆管位移的机械手,抛光模组包括打磨结构、带动打磨结构与圆管产生摩擦的打磨动力机构,抛光模组设有至少两组且所有打磨结构以转盘的转动轴线为轴环形阵列分布。如此设置,机械手夹持着弯管对准所有打磨结构形成的中心位置,打磨动力机构驱动打磨结构高速转动,机械手带动弯管按照根据弯管形状设定的轨迹进行移动,同时,主驱动机构控制转盘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往复转动,形成摇摆状,环形阵列状分布的打磨结构围在弯管的周向,在转盘的带动下,打磨结构位置来回变动,完成对弯管的均匀打磨抛光,这样一来,不仅抛光效率高,而且弯管的各个位置接受打磨的频次是相同的,抛光均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抛光设备打磨的弯管表面效果不良率高、抛光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自动抛光设备的前视立体图;
[003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自动抛光设备的后视立体图;
[003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自动抛光设备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主导轨、滑轮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抛光模组、补偿模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41]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抛光模组、补偿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42]图1

图6中:
[0043]1、基座;2、转盘;3、抛光模组;4、补偿模组;5、主导轨;6、深沟球轴承;7、滑轮;8、条形槽;9、第一电机结构;10、滑动摆臂块;11、摇摆偏心轮;12、带座外球面轴承;13、连杆;14、关节轴承;15、橡胶弹簧;16、弧形条孔;301、抛光轮;302、从动轮;303、主动轮;304、第二电机结构;305、同步带;306、第一模组机壳;401、辅助导轨;402、辅助滑块;403、移动板;404、滚珠丝杠结构;405、第三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与所述基座(1)转动连接的转盘(2);用于驱动所述转盘(2)往复自转的主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转盘(2)上且用于打磨圆管的抛光模组(3),所述抛光模组(3)包括打磨结构、带动所述打磨结构与圆管产生摩擦的打磨动力机构,所述抛光模组(3)设有至少两组且所有所述打磨结构以所述转盘(2)的转动轴线为轴环形阵列分布;用于夹持圆管并带动圆管位移的机械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打磨结构相对于所述转盘(2)的转动轴线的径向距离的补偿模组(4),所述补偿模组(4)设有与所述抛光模组(3)一一对应的若干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驱动机构与所述基座(1)之间的缓冲减震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与所述基座(1)通过导轨滑轮结构连接,所述导轨滑轮结构包括:圆形或圆弧形的主导轨(5);滑轮组,包括若干个与所述主导轨(5)的内圈滑动连接的深沟球轴承(6)和/或若干个与所述主导轨(5)的外圈滑动连接的滑轮(7);其中,所述基座(1)与所述转盘(2)上的其中一者设有所述主导轨(5),另一者上设有所述滑轮组,所述主导轨(5)与所述滑轮组之间产生相对往复滑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具有第一空缺开口且呈圆心角为优角的扇环状,所述基座(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空缺开口对应的第二空缺开口。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上设有条形槽(8),所述主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基座(1)上的第一电机结构(9);与所述条形槽(8)滑动连接的滑动摆臂块(10);连接在所述第一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松涛李旭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钰鼎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