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冰锥单元及抗冰单桩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066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冰锥单元,用于布置于单桩基础的外表面上,包括:基板,用于布置于单桩基础的外表面上,且覆盖所述单桩基础的外表面的范围小于所述单桩基础的外表面的1/2;上锥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下锥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在所述上锥板和所述下锥板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上锥板和所述下锥板形成抗冰锥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抗冰锥单元与传统的抗冰锥结构相比,其覆盖单桩基础的范围小于单桩基础的外表面的1/2,即一个单桩基础至少可以安装两个抗冰锥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传统的抗冰锥分割为多个抗冰锥单元,使得单个抗冰锥单元的体积和重量不足现有抗冰锥的1/2,因此更容易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抗冰单桩基础。明还公开了一种抗冰单桩基础。明还公开了一种抗冰单桩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冰锥单元及抗冰单桩基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抗冰锥
,尤其涉及一种抗冰锥单元及抗冰单桩基础。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十分迅猛,天津、河北、辽宁、山东等省相继开工建设多个风电项目。在我国北方海域,台风等自然灾害对风电机组的影响较小,但每年冬季长达3个月的冰期时间中,漂流在海中的浮体会挤压冲击风电单桩基础,产生复杂敏感的动态响应行为,影响到风机的稳定运行。基于此,为了有效的提升单桩基础的使用效率及寿命,为其建构一种能够抵抗海冰作用的结构型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3]通常情况下,海冰在结构物前可能产生挤压、压屈、剪切、弯曲等破坏形式,由于海冰的弯曲强度远远小于其抗压强度,因此,采用合适的结构形式将使得海冰变为弯曲破坏,可以大大减小海冰的作用力。对于单桩基础而言,在桩身潮位附近加装椎体结构,冰与椎体在相互作用时能够将海冰的破坏模式由挤压破坏改变为弯曲破坏,可以使得海冰作用在结构上的载荷大大降低。
[0004]目前用于单桩基础上的抗冰锥都是由正、倒锥组合而成,其结构较为庞大,导致其重量巨大,影响项目的经济性,安装也十分困难。
[0005]另外,现有抗冰锥其巨大的体型在没有海冰的季节还会增加支撑结构的波浪载荷,影响到结构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0006]因此,如何解决因抗冰锥结构庞大,重量巨大导致的安装困难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冰锥单元,以解决因抗冰锥结构庞大,重量巨大导致的安装困难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抗冰锥单元的抗冰单桩基础。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抗冰锥单元,用于布置于单桩基础的外表面上,包括:
[0011]基板,用于布置于单桩基础的外表面上,且覆盖所述单桩基础的外表面的范围小于所述单桩基础的一周的1/2;
[0012]上锥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
[0013]下锥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在所述上锥板和所述下锥板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上锥板和所述下锥板形成抗冰锥结构。
[0014]可选地,在上述抗冰锥单元中,所述上锥板通过上锥板支架安装于所述基板上;
[0015]所述下锥板通过下锥板支架安装于所述基板上。
[0016]可选地,在上述抗冰锥单元中,所述上锥板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下锥板支架的第二端铰接,所述上锥板支架的第二端和所述下锥板支架的第一端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基板
滑动配合,以使得所述上锥板和所述下锥板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调节,在所述上锥板和所述下锥板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上锥板和所述下锥板平铺于所述基板。
[0017]可选地,在上述抗冰锥单元中,所述下锥板支架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基板上,所述上锥板支架的第二端与所述基板滑动配合;或者,
[0018]所述下锥板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基板滑动配合,所述上锥板支架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基板上;或者,
[0019]所述下锥板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基板滑动配合,所述上锥板支架的第二端与所述基板滑动配合。
[0020]可选地,在上述抗冰锥单元中,所述基板背对所述单桩基础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上锥板支架的第二端通过滑板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所述下锥板支架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基板上。
[0021]可选地,在上述抗冰锥单元中,所述滑槽的上端贯通所述基板的上端,所述滑槽的两侧具有限位槽,所述滑板嵌入所述滑槽内,且两侧具有延伸至所述限位槽内的限位板,以避免所述滑板由所述滑槽脱出。
[0022]可选地,在上述抗冰锥单元中,所述滑槽的下端封堵以形成第一状态限位部,在所述滑板滑动至与所述第一状态限位部抵接时,所述上锥板和所述下锥板处于第一状态。
[0023]可选地,在上述抗冰锥单元中,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滑板紧固于所述滑槽的不同位置的锁紧件。
[0024]可选地,在上述抗冰锥单元中,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第一铰支座,所述滑板上设置有第二铰支座,所述上锥板支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铰支座铰接;
[0025]所述下锥板支架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铰支座。
[0026]可选地,在上述抗冰锥单元中,所述滑板用于与绞盘的钢索连接,以通过绞盘实现所述滑板沿所述滑槽滑动。
[0027]可选地,在上述抗冰锥单元中,所述下锥板支架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基板上;
[0028]所述上锥板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下锥板支架的第二端铰接,所述上锥板支架的第二端在所述基板上包括两个固定位置,以使得所述上锥板和所述下锥板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调节,在所述上锥板和所述下锥板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上锥板和所述下锥板平铺于所述基板。
[0029]可选地,在上述抗冰锥单元中,所述基板面向所述单桩基础的一侧表面为与所述单桩基础贴合的弧形表面。
[0030]可选地,在上述抗冰锥单元中,所述上锥板和所述下锥板面向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冰锥单元,通过基板固定于单桩基础的外表面上,上锥板和下锥板安装在基板上,并至少能够保证在安装后,上锥板和下锥板能够形成抗冰锥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冰锥单元与传统的抗冰锥结构相比,其覆盖单桩基础的范围小于单桩基础的外表面的1/2,即一个单桩基础至少可以安装两个抗冰锥单元。本专利技术将传统的抗冰锥分割为多个抗冰锥单元,使得单个抗冰锥单元的体积和重量不足现有抗冰锥的1/2,因此更容易安装。
[0032]另外,在本专利技术另一技术方案中,通过上锥板支架和下锥板支架安装上锥板和下
锥板,且上锥板支架和下锥板支架中的至少一个的端部能够滑动,以调节上锥板和下锥板之间的角度,使得上锥板和下锥板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调节,在上锥板和下锥板处于第一状态时,上锥板和下锥板形成抗冰锥结构,在上锥板和下锥板处于第二状态时,上锥板和下锥板平铺于基板。在冬季冰期时,将上锥板和下锥板调整至第一状态,形成抗冰锥结构,降低冰载荷,保护单桩基础;非冰期时,将上锥板和下锥板调整至第二状态,上锥板和下锥板平铺在单桩基础表面,抗冰锥结构消失,结构直径减小,以降低波浪载荷。
[0033]一种抗冰单桩基础,包括单桩基础和设置于所述单桩基础的外周面上的至少两个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抗冰锥单元。
[0034]可选地,在上述抗冰单桩基础中,各个所述抗冰锥单元位于所述单桩基础的同一轴向高度,且沿所述单桩基础的外周面均匀布置;和/或,
[0035]各个所述抗冰锥单元的基板焊接于所述单桩基础;和/或,
[0036]所述单桩基础上焊接有安装支架,各个所述抗冰锥单元的基板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安装支架上。
[003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冰单桩基础,由于具有上述抗冰锥单元,因此兼具上述抗冰锥单元的所有技术效果,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冰锥单元,用于布置于单桩基础(200)的外表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01),用于布置于单桩基础(200)的外表面上,且覆盖所述单桩基础(200)的外表面的范围小于所述单桩基础(200)的一周的1/2;上锥板(103),设置于所述基板(101)上;下锥板(104),设置于所述基板(101)上,且在所述上锥板(103)和所述下锥板(104)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上锥板(103)和所述下锥板(104)形成抗冰锥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冰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锥板(103)通过上锥板支架(105)安装于所述基板(101)上;所述下锥板(104)通过下锥板支架(106)安装于所述基板(10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冰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锥板支架(105)的第一端与所述下锥板支架(106)的第二端铰接,所述上锥板支架(105)的第二端和所述下锥板支架(106)的第一端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基板(101)滑动配合,以使得所述上锥板(103)和所述下锥板(104)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调节,在所述上锥板(103)和所述下锥板(104)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上锥板(103)和所述下锥板(104)平铺于所述基板(10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冰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锥板支架(106)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基板(101)上,所述上锥板支架(105)的第二端与所述基板(101)滑动配合;或者,所述下锥板支架(106)的第一端与所述基板(101)滑动配合,所述上锥板支架(105)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基板(101)上;或者,所述下锥板支架(106)的第一端与所述基板(101)滑动配合,所述上锥板支架(105)的第二端与所述基板(101)滑动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冰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01)背对所述单桩基础(200)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011),所述上锥板支架(105)的第二端通过滑板(102)与所述滑槽(1011)滑动配合,所述下锥板支架(106)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基板(101)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冰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011)的上端贯通所述基板(101)的上端,所述滑槽(1011)的两侧具有限位槽(1012),所述滑板(102)嵌入所述滑槽(1011)内,且两侧具有延伸至所述限位槽(1012)内的限位板,以避免所述滑板(102)由所述滑槽(1011)脱出。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冰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011)的下端封堵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合文郭小江刘鑫闫姝周昳鸣郭晓辉唐巍杭兆峰边防袁辉陈正华韩斯琪史振兴潘赫男何才炯褚杰
申请(专利权)人:盛东如东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