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拉力试验机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052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15
本申请涉及拉力试验机的领域,公开了一种卧式拉力试验机用防护装置,其包括用于对试验样品进行遮挡的第一防护门,所述第一防护门滑动连接在承力框架远离地面的一侧,所述第一防护门的移动方向与承力框架的长度方向平行。本申请具有降低试验样品在断裂时从试验机内蹦出的可能性,提高在试验时工作人员的安全性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拉力试验机用防护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拉力试验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卧式拉力试验机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卧式拉力试验机是一种常见的检测设备,主要适用于电力、建材、冶金、科研单位等部门,用来进行电力金具、金属材料、钢绞线、钢丝绳等材料的拉伸试验
[0003]目前,公告号为CN21174090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送样的卧式电液伺服拉力试验机,包括用于控制自动送样的卧式电液伺服拉力试验机操作及数据存储、显示的一控制主机、一承力框架、一传送带、两夹持固定件及一液压伸缩装置;所述传送带设置在所述承力框架间,用于传送试样,所述夹持固定件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方,用于夹持试样,所述液压伸缩装置设置在一所述夹持固定件远离另一所述夹持固定件的一侧,用于驱动相应所述夹持固定件相对另一所述夹持固定件做往复运动,完成拉力试验。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试验机在对钢绞线等试验样品进行拉伸实验时,由于试验样品所受到的拉力较大,试验样品在断裂时,难免会从试验机上崩出,对试验机旁边的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存在试验机在使用时安全性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缓解试验机在使用时安全性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卧式拉力试验机用防护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卧式拉力试验机用防护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卧式拉力试验机用防护装置,包括用于对试验样品进行遮挡的第一防护门,所述第一防护门滑动连接在承力框架远离地面的一侧,所述第一防护门的移动方向与承力框架的长度方向平行。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试验机的承力框架上设置第一防护门,在试验机对样品进行检测时,将试验样品安装在试验机上后,移动第一防护门,使第一防护门对试验样品进行遮挡,降低试验样品在断裂时从试验机内蹦出的可能性,提高在试验时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0009]优选的,试验机的承力框架上设置有第二防护门,所述第二防护门套设在所述第一防护门的外侧,所述第二防护门与所述第一防护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防护门滑动连接在承力框架上,所述第二防护门的移动方向与承力框架的长度方向平行。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防护门的外侧套设第二防护门,在需要安装试验样品时,工作人员将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滑移至靠近试验机一端的位置,并且使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套设在一起,在检测时,再移动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对试验样品进行遮挡,利用第一防护门第二防护门套设在一起,降低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对试验机上方空间的占用,从而降低因防护装置对试验机上方空间的占用而影响试验样品安装的可能。
[0011]优选的,试验机的承力框架上开设有两组滑移槽,其中一组所述滑移槽与所述第一防护门对应设置,另一组所述滑移槽与所述第二防护门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防护门滑动连接在其对应的一组所述滑移槽内,所述第二防护门滑动连接在其对应的一组所述滑移槽内。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试验机的承力框架上开设两组滑移槽,利用两组滑移槽对第一防护门和第二的防护门的移动进行导向,提高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门和所述第二防护门上均设置有转动轮,所述第一防护门上设置的所述转动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防护门对应的一组所述滑移槽内,所述第二防护门上设置的所述转动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防护门对应的一组所述滑移槽内。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上均设置有转动轮,转动轮与承力框架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从而降低防护装置与承力框架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在移动过程中的便捷性。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门和所述第二防护门上均开设有观察口,所述第一防护门和所述第二防护门上均设置用于封闭其自身所开设的所述观察口的钢化玻璃。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上均开设有观察口,在对试验样品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可以透过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上的钢化玻璃观察试验样品的拉伸情况。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门和所述第二防护门上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对钢化玻璃进行保护的防护网。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网,利用两个防护网分别对两块钢化玻璃进行防护,降低试验样品断裂蹦出时直接撞击在钢化玻璃上的可能性,从而降低钢化玻璃损坏的可能性。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门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第一防护门的移动方向开设,所述第二防护门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适配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槽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一滑块进行限位的限位块。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防护门上开设第一滑槽,利用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的配合使提高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连接的稳定性,降低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脱离的可能性,从而增加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防护的安全性。
[0021]优选的,试验机的承力框架上设置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防护门和所述第二防护门均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防护门和所述第二防护门移动。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试验机的承力框架上设置驱动机构,利用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移动,降低需要工作人员推动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移动的可能性,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0023]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连接块、链条和两个链轮,两个所述链轮均转动连接在承力框架上,两个所述链轮的转动轴线平行,两个所述链轮分别位于靠近承力框架长度方向两端的位置,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承力框架上,所述驱动电机与其中一个所述链轮传动连接,所述链条套设在两个所述链轮的外侧,所述连接块与所述链条
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二防护门固定连接。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承力框架上固定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主轴转动带动与其传动连接的链轮转动,链轮转动带动链条移动,链条移动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块移动,从而带动第二防护门移动,第二防护门移动带动第一防护门滑移,从而实现对试验样品的防护,在试验结束后,利用链条带动第二防护门反向移动,在第二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套设在一起后,再同步移动至承力框架的一端,便于第二防护门和第一防护门的收起。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6]1.通过在承力框架上设置第一防护门,在试验机工作时,移动第一防护门,使第一防护门对试验样品进行遮挡,降低试验样品在断裂时从试验机内蹦出的可能性,提高在试验时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0027]2.通过在第一防护门上套设第二防护门,第二防护门滑动连接在承力框架上,利用第一防护门第二防护门套设在一起,降低防护装置对试验机上方空间的占用,从而降低因防护装置对试验机上方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拉力试验机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试验样品进行遮挡的第一防护门(100),所述第一防护门(100)滑动连接在承力框架远离地面的一侧,所述第一防护门(100)的移动方向与承力框架的长度方向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拉力试验机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试验机的承力框架上设置有第二防护门(200),所述第二防护门(200)套设在所述第一防护门(100)的外侧,所述第二防护门(200)与所述第一防护门(100)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防护门(200)滑动连接在承力框架上,所述第二防护门(200)的移动方向与承力框架的长度方向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拉力试验机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试验机的承力框架上开设有两组滑移槽(300),其中一组所述滑移槽(300)与所述第一防护门(100)对应设置,另一组所述滑移槽(300)与所述第二防护门(200)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防护门(100)滑动连接在其对应的一组所述滑移槽(300)内,所述第二防护门(200)滑动连接在其对应的一组所述滑移槽(300)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卧式拉力试验机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门(100)和所述第二防护门(200)上均设置有转动轮(400),所述第一防护门(100)上设置的所述转动轮(400)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防护门(100)对应的一组所述滑移槽(300)内,所述第二防护门(200)上设置的所述转动轮(400)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防护门(200)对应的一组所述滑移槽(300)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拉力试验机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门(100)和所述第二防护门(200)上均开设有观察口(500),所述第一防护门(100)和所述第二防护门(200)上均设置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迎春孙云海孙云江咸军刘温增张广强崔隋洲马士俊徐中林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新路昌试验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