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除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中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0421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除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中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合金基底加装保护工装后,浸入脱钴溶液中浸泡,然后冲洗、干燥,完成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中钴的脱除;其中,所述脱钴溶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在硫酸溶液中加入路易斯酸和磷酸盐,制得脱钴溶剂。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脱除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中钴,在达到同样脱钴深度和脱钴含量要求下,脱钴周期缩短一半,大幅提高了脱钴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处理能力,同时改善了现场工作环境,降低了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对环境污染较小。对环境污染较小。对环境污染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除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中钴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复合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脱除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中钴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是一种将金刚石微粉和少量粘结剂钴粉混合后与硬质合金衬底在高温、超高压下烧结而成的超硬复合材料,它既具有聚晶金刚石的超高硬度和耐磨性,又兼备硬质合金的可焊接性和韧性,在油气钻采、地质勘探、矿物开采及硬质材料加工、金属材料加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0003]粘结剂钴在PDC的合成、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钴在PDC 合成过程中,通过溶解

再结晶过程促进金刚石晶粒间D

D键的形成,但也会导致PDC在磨削过程中失效,失效的原因是钴在高温低压下与碳有很强的亲和力,会将金刚石转化为石墨,相应降低PDC样品的耐磨性;同时,钴与金刚石的热膨胀系数差异较大,在研磨、焊接以及钻探的高温过程中容易导致应力增加,使PDC内部出现裂纹,造成磨损、崩片、断齿等失效形式。因此,在合成PDC后再脱除金刚石层中的钴,可大幅提高PDC的使用性能。PDC脱钴技术一般采用腐蚀性强酸或几种强酸的混合溶液作为脱钴试剂,利用强酸试剂的强腐蚀性来达到脱钴的效果,但是,其脱钴效率较低,脱钴周期较长,同时,部分强酸试剂硝酸、氢氟酸、盐酸的使用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且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除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中钴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聚晶金刚石复合片脱钴效率较低、周期长以及使用的强酸具有危险性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脱除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中钴的方法,包括:
[0006]将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合金基底加装保护工装后,浸入脱钴溶液中浸泡,然后冲洗、干燥,完成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中钴的脱除;
[0007]其中,脱钴溶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在硫酸溶液中加入路易斯酸和磷酸盐,制得脱钴溶液。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使用路易斯酸,硫酸和磷酸盐浸泡聚晶金刚石复合片,脱除复合片层钴,路易斯酸和硫酸与复合片中的金属钴反应生成二价钴离子,二价钴离子与磷酸盐中磷酸根离子再生成配位离子沉淀,加速反应过程,加速反应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脱除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中钴,在达到同样脱钴深度和脱钴含量要求下,脱钴周期缩短一半,大幅提高了脱钴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处理能力,同时改善了现场工作环境,降低了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对环境污染较小。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0]进一步,硫酸溶液的浓度为6

9mol/L,硫酸溶液中路易斯酸的浓度为 150

180g/L,磷酸盐的浓度为5

15g/L。
[0011]进一步,路易斯酸为三氯化铝或三氯化铁。
[0012]进一步,磷酸盐为磷酸二氢钠或磷酸二氢钾。
[0013]进一步,浸泡温度为120

160℃。
[0014]进一步,浸泡压力为0.8

1Mpa。
[0015]进一步,浸泡时间为5

15d。
[0016]进一步,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复合层厚度为1.2

3mm。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脱除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中钴,当复合层厚度为1.2mm 时,达到标准脱钴深度0.6mm的脱钴周期为5

7d;当复合层厚度为3mm时,达到标准脱钴深度1.2mm的脱钴周期为12

15d,与现有技术相比,脱钴周期缩短了一半的时间。
[0019]2、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脱除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中钴,能够将复合层中钴含量由4

7wt%将至0.5wt%以下。
[0020]3、本专利技术的脱钴溶液不包含硝酸,氢氟酸等挥发性大和腐蚀性强酸,能够改善现场工作环境,降低了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对环境污染较小。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实施例1聚晶金刚石复合片脱钴后XRF图;
[0022]图2为实施例2聚晶金刚石复合片脱钴后XRF图;
[0023]图3为实施例3聚晶金刚石复合片脱钴后XRF图;
[0024]图4为对比例1聚晶金刚石复合片脱钴15d后XRF图;
[0025]图5为对比例1聚晶金刚石复合片脱钴40d后XRF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27]实施例1:
[0028]一种脱除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中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1)配制9mol/L的硫酸溶液,然后每1L硫酸溶液中加入180g三氯化铝和15g磷酸二氢钠,制得脱钴溶液;
[0030](2)将复合层厚度为1.2mm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钴含量为4.8wt%) 的合金基底加装防腐保护工装后,置于压力反应釜中,加入步骤(1)制得的脱钴溶液,保证脱钴溶液液位浸泡过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密封反应釜,快速升温至120℃,恒温后,自升压至0.8Mpa恒压,浸泡5d;
[0031](3)将步骤(2)浸泡结束的反应釜泄压,降低温度至室温后,取出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冲洗、干燥,完成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中钴的脱除。
[0032]实施例2:
[0033]一种脱除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中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1)配制6mol/L的硫酸溶液,然后每1L硫酸溶液中加入150g三氯化铝和5g磷酸二氢钠,制得脱钴溶液;
[0035](2)将复合层厚度为3mm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钴含量为6wt%)的合金基底加装防腐保护工装后,置于压力反应釜中,加入步骤(1)制得的脱钴溶液,保证脱钴溶液液位浸泡过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密封反应釜,快速升温至160℃,恒温后,自升压至1Mpa恒压,浸泡15d;
[0036](3)将步骤(2)浸泡结束的反应釜泄压,降低温度至室温后,取出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冲洗、干燥,完成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中钴的脱除。
[0037]实施例3:
[0038]一种脱除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中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9](1)配制8mol/L的硫酸溶液,然后每1L硫酸溶液中加入165g三氯化铝和10g磷酸二氢钠,制得脱钴溶液;
[0040](2)将复合层厚度为3mm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钴含量为6wt%)的合金基底加装防腐保护工装后,置于压力反应釜中,加入步骤(1)制得的脱钴溶液,保证脱钴溶液液位浸泡过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除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中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合金基底加装保护工装后,浸入脱钴溶液中浸泡,然后冲洗、干燥,完成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中钴的脱除;其中,所述脱钴溶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在硫酸溶液中加入路易斯酸和磷酸盐,制得脱钴溶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除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中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溶液的浓度为6

9mol/L,硫酸溶液中路易斯酸的浓度为150

180g/L,磷酸盐的浓度为5

15g/L。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除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中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易斯酸为三氯化铝或三氯化铁。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邢波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轻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