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接触轨空间形位参数综合检测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986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接触轨空间形位参数综合检测装置及系统,包括机械本体、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第二信息采集模块、第三信息采集模块和主控模块;所述机械本体的一端用于与专用搭载平台连接,检测时,所述机械本体与所述专用搭载平台连接,所述专用搭载平台沿走行轨运行;所述第一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第二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第三信息采集模块依次固定于所述机械本体上,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第一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第二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第三信息采集模块通信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接触轨导高和拉出值的精确测量,以及对接触轨下表面及其周边绝缘支架上的紧固连接件外观状态进行高清视频监控。高清视频监控。高清视频监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交通接触轨空间形位参数综合检测装置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接触轨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轨道交通接触轨空间形位参数综合检测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轨道接触轨检测主要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其中,接触式检测通过接触轨测量尺手工测量,目前大多数的地铁公司对接触轨进行检测都是采用该类设备。接触式检测方法不但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测量精度很难得到保证,而且作业时检测设备与接触轨接触,易造成设备磨耗。
[0003]非接触式检测主要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原理,是一种综合了CCD、结构光、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非接触动态检测手段。通过摄像采集设备对接触轨拍摄,获取轮廓数据,进一步进行数字图像处理,并计算出接触轨空间坐标。
[0004]非接触式方法克服了接触式检测低效、精度低、易损耗等缺点,具有高可靠性、高自动化、高精度的优势,是当前接触轨检测的发展趋势。但是,此类系统也存在一些其他缺陷,如容易受到环境光照、光学畸变等因素的影响。
[0005]目前,国内已有的非接触式检测系统有广州地铁与意大利Mer Mec公司合作研制的地铁综合检测车第三轨检测系统和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CRM

1型接触轨检测装置。但是,上述两种检测系统均存在稳定性不高、设备制造昂贵、效率较低等影响现场检修人员实际使用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高效、易用的轨道交通接触轨空间形位参数综合检测装置及系统,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需求。
[0007]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轨道交通接触轨空间形位参数综合检测装置,包括机械本体、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第二信息采集模块、第三信息采集模块和主控模块;
[0009]所述机械本体的一端用于与专用搭载平台连接,检测时,所述机械本体与所述专用搭载平台连接,所述专用搭载平台沿走行轨运行;
[0010]所述第一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第二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第三信息采集模块依次固定于所述机械本体上,检测时,所述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的高度与绝缘支架罩壳的高度匹配,用于采集绝缘支架罩壳的第一图像/视频信息,所述第二信息采集模块的高度低于接触轨且靠近所述接触轨内侧,用于采集所述接触轨的第二图像/视频信息,所述第三信息采集模块的高度低于接触轨且位于所述接触轨正下方,用于采集接触轨下表面及绝缘支架顶部螺栓的第三图像/视频信息,采集绝缘支架底部螺栓的第四图像/视频信息,测量所述接触轨与所述第三信息采集模块的垂直高度值,测量绝缘支架与所述第三信息采集模块的距离;
[0011]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第一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第二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第三信息
采集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根据第一图像/视频信息识别定位点编号信息,根据第二图像/视频信息解析所述接触轨的空间坐标信息并计算接触轨拉出值,根据所述接触轨与所述第三信息采集模块的垂直高度值计算接触轨导高值,根据所述绝缘支架与所述第三信息采集模块的距离判断当前位置有无绝缘支架,以及根据第三图像/视频信息和第四图像/视频信息,获取接触轨表面磨损状态、接触轨周边绝缘支撑连接部件及相应紧固件外观及连接紧固状态。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信息采集模块包括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
[0013]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朝向上方,用于采集接触轨下表面及绝缘支架顶部螺栓的第三图像/视频信息;
[0014]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朝向下方,用于采集绝缘支架底部螺栓的第四图像/视频信息;
[0015]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朝向上方,用于测量所述接触轨与所述第三信息采集模块的垂直高度值;
[0016]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朝向接触轨外侧,用于测量绝缘支架与所述第三信息采集模块的距离。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信息采集模块为3D轮廓相机。
[0018]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模块根据第二图像/视频信息解析出接触轨相对于所述第二信息采集模块的空间位置,再结合所述第二信息采集模块与所述专用搭载平台的相对位置,以及所述专用搭载平台相对于走行轨轨面中心的距离,计算出接触轨拉出值,其中,所述专用搭载平台相对于走行轨轨面中心的距离通过所述专用搭载平台的蛇形运行补偿装置计算获得。
[0019]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模块将所述接触轨与所述第三信息采集模块的垂直高度值与所述第三信息采集模块相对于走行轨轨顶连线平面的高度值相加,得到接触轨导高值。
[0020]进一步的,所述机械本体包括骨架结构、机械连接端口和限位装置,所述机械连接端口和所述限位装置固定安装在骨架结构端部,所述机械本体在所述机械连接端口及所述限位装置的共同作用下与所述专用搭载平台实现固定连接。
[0021]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安装在所述骨架结构内部,为所述检测装置上的所有用电设备提供电源;
[0022]所述机械本体还包括供电接口,设置在所述骨架结构端部,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连接,在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专用搭载平台连接时,所述供电接口自动与所述专用搭载平台的放电口连接。
[0023]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通讯模块,安装在所述骨架结构内部,与所述主控模块通信连接;
[0024]所述机械本体还包括通讯接口,设置在所述骨架结构端部,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通讯接口连接,实现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专用搭载平台的网络通讯。
[0025]进一步的,所述机械本体还包括蒙皮,覆盖在所述骨架结构外部。
[0026]一种轨道交通接触轨空间形位参数综合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专用搭载平台和如上文所述的轨道交通接触轨空间形位参数综合检测装置,所述轨道交通接触轨空间
形位参数综合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专用搭载平台上,所述专用搭载平台沿走行轨运行,带动所述轨道交通接触轨空间形位参数综合检测装置沿接触轨行进,对接触轨空间形位参数进行测量。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28]该轨道交通接触轨空间形位参数综合检测装置研制完成后,通过与专用搭载平台的结合,能够在任意人工检修窗口期内,对接触轨导高和拉出值、接触轨表面磨损状态、接触轨周边绝缘支撑连接部件及相应紧固件外观及连接紧固状态进行实时检测。可以有效保障检测结果精度、提高检测作业效率、降低检测劳动强度,还可以实现检测数据和视频资料的科学管理和深度挖掘分析。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轨道交通接触轨空间形位参数综合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轨道交通接触轨空间形位参数综合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接触轨空间形位参数综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本体、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第二信息采集模块、第三信息采集模块和主控模块;所述机械本体的一端用于与专用搭载平台连接,检测时,所述机械本体与所述专用搭载平台连接,所述专用搭载平台沿走行轨运行;所述第一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第二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第三信息采集模块依次固定于所述机械本体上,检测时,所述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的高度与绝缘支架罩壳的高度匹配,用于采集绝缘支架罩壳的第一图像/视频信息,所述第二信息采集模块的高度低于接触轨且靠近所述接触轨内侧,用于采集所述接触轨的第二图像/视频信息,所述第三信息采集模块的高度低于接触轨且位于所述接触轨正下方,用于采集接触轨下表面及绝缘支架顶部螺栓的第三图像/视频信息,采集绝缘支架底部螺栓的第四图像/视频信息,测量所述接触轨与所述第三信息采集模块的垂直高度值,测量绝缘支架与所述第三信息采集模块的距离;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第一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第二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第三信息采集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根据第一图像/视频信息识别定位点编号信息,根据第二图像/视频信息解析所述接触轨的空间坐标信息并计算接触轨拉出值,根据所述接触轨与所述第三信息采集模块的垂直高度值计算接触轨导高值,根据所述绝缘支架与所述第三信息采集模块的距离判断当前位置有无绝缘支架,以及根据第三图像/视频信息和第四图像/视频信息,获取接触轨表面磨损状态、接触轨周边绝缘支撑连接部件及相应紧固件外观及连接紧固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接触轨空间形位参数综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信息采集模块包括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朝向上方,用于采集接触轨下表面及绝缘支架顶部螺栓的第三图像/视频信息;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朝向下方,用于采集绝缘支架底部螺栓的第四图像/视频信息;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朝向上方,用于测量所述接触轨与所述第三信息采集模块的垂直高度值;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朝向接触轨外侧,用于测量绝缘支架与所述第三信息采集模块的距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接触轨空间形位参数综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采集模块为3D轮廓相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越张国富孙明陈震宇徐维甲徐豪石云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