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榨油机用精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869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榨油机用精炼装置,涉及精炼设备领域,旨在增加出油率和优化精炼效果,用于榨油机出油精炼,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动机和搅拌室通过行星轮机构相连,转轴套装在转筒内,转轴的露出端和转筒上均设横撑,转轴底部连接下料板,下料板和锥形导料板位置对应,尺寸匹配,落料口和进料斜口位置对应,支撑板通过支撑杆和榨油罐相连,支撑板底部设压力器,精炼罐内部底面设离心电机,精炼罐侧壁设出油口,离心轴上下两端分别连接离心漏网和离心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物料进行搅拌,使其外表皮破坏,出油率高;离心电机和离心轴,使油能够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完成精炼,效果更好,能分离出悬浮在油脂中的机械杂质和溶胶型杂质。型杂质。型杂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榨油机用精炼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榨油机精炼设备
,具体为一种榨油机用精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精炼油是指对毛油进行精制、将毛油中对食用、贮藏等有害无益的杂质去除而得到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成品油;毛油精炼的方法有以下三种:机械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毛油通过精炼,油品中水份、杂质、酸价、过氧化值都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且不易酸败变质,而有利贮藏,烹饪时不产生大量的油烟,保持了油脂风味。
[0003]中国专利CN201920623793.0公开了一种菜籽油生产用精炼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榨油罐,榨油罐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架,榨油罐的内部设置有进料斜口,进料斜口的下端设置有斜口,斜口的中间设置有榨油滚轴,榨油滚轴的下端设置有拦板,拦板的内部设置有漏孔,漏孔的下端设置有过滤层,过滤层的下端设置有管道,管道的上端设置有闸门,闸门的一侧设置有传输泵,传输泵的一侧设置有精炼罐,精炼罐的下端设置有抽出式过滤层,抽出式过滤层的下端设置有出油口,出油口的一侧设置有加压泵,榨油罐的内部设置有压力器,压力器的下端设置有榨油板,榨油板的下端设置有压力板,压力板的一侧设置有护壁,压力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电动机,电动机的中间设置有齿轮,闸门的内部设置有转把,转把的下端设置有螺纹,螺纹的内部设置有螺杆,螺杆的下端设置有活塞;本技术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是:直接对物料进行压榨,物料的外表皮完整,对出油造成了阻碍的同时,也难以彻底的将油榨出,出油率低;精炼罐中仅设置了一个抽出式过滤层,难以对油进行精炼,无法分离出悬浮在油脂中的机械杂质以及溶胶型杂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榨油机用精炼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榨油罐、进料斜口、压力器、榨油板、压力板、第二电动机、第二齿轮、固定座、护壁、斜口、榨油滚轴、拦板、漏孔、过滤层、支撑架、管道、传输泵、精炼罐,所述榨油罐内部分别设有所述进料斜口和所述压力器,所述进料斜口用来进料,所述压力器底部连接所述压力板,为其提供动力,所述压力板上设有若干通孔,用于漏油,其底部设有若干齿牙,所述护壁分别连接所述进料斜口和所述固定座,为其提供支撑,所述固定座轴连接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齿牙相啮合并连接有所述第二电动机,为其提供动力,所述斜口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榨油罐和所述榨油滚轴,用于油料的二次压榨,所述榨油滚轴连接有第三电机,为其提供动力,其下方的所述榨油罐的内部依次设有所述拦板、所述过滤层,用来拦料、过滤油,所述拦板上设有所述漏孔,用于漏油,所述榨油罐和所述精炼罐外部均设有所述支撑架,为其提供支撑,所述榨油罐底部和所述精炼罐顶部通过所述管道相连,用来输油,所述管道上设有所述传输泵,用来为油的输送提供动力;还包括电动机、进料口、行星轮机构、转筒、转轴、横撑、下料板、锥形导料板、落料口、支撑板、支撑杆、离心漏网、离心轴、出油口、离心电机、搅拌室,所述电动机和所述搅拌室通过所述行星轮机构相连,所述
转轴套装在所述转筒内,使两者能够反向转动,所述转轴的露出端和所述转筒上均设有若干横撑,用来打碎物料,所述转轴底部连接有所述下料板,用来下料,所述下料板和所述榨油罐侧壁的所述锥形导料板位置相对应,尺寸相匹配,使物料不会有残余,所述落料口和所述进料斜口位置相对应,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榨油罐相连,所述支撑板底部设有所述压力器,为所述榨油板提供动力,所述精炼罐内部底面设有所述离心电机,所述精炼罐侧壁设有所述出油口,用于出油,所述离心轴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离心漏网和所述离心电机。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料口内部左右两侧上下错位设置导料板,所述导料板倾斜设置,可以防止搅拌时物料飞出。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行星轮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杆、齿轮,所述固定板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动机和所述榨油罐,所述固定板中部设有所述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轴连接所述齿轮,所述转筒和所述转轴上端分别设有内齿圈和外齿圈,所述内齿圈和所述外齿圈通过所述齿轮相啮合,使所述转轴和所述转筒能够反向转动。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撑上设有若干切割刀片,使物料更加容易破碎。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料板在水平方向上倾斜设置,使物料更容易下料。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油口上设有自动阀门,便于随时出油,方便操作。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室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凸起,增大摩擦力,使物料破碎的更加彻底。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搅拌室,使物料在搅拌室内被横撑首先破碎,将物料的外表皮破坏,防止其对出油造成阻碍,能够更加容易的将物料中的油尽可能的榨出,出油率高;通过设置离心电机和离心轴,使落入离心漏网中的油能够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完成精炼,精炼效果更好,同时也能够分离出悬浮在油脂中的机械杂质以及溶胶型杂质。
[0012]进一步地,通过在搅拌室的内壁上设置若干凸起,可以增大摩擦力,使物料破碎的更加彻底。
[0013]进一步地,通过在横撑上设置若干切割刀片,使物料更加容易破碎。
[0014]进一步地,通过设置行星轮机构,使转轴和转筒反向转动,使物料的破碎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行星轮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压力板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电动机、2

进料口、3

行星轮机构、301

固定板、302

固定杆、 303

齿轮、4

转筒、5

转轴、6

横撑、7

榨油罐、8

下料板、9

锥形导料板、10
‑ꢀ
落料口、11

支撑板、12

支撑杆、13

进料斜口、14

压力器、15

榨油板、16

压力板、1601

第二电动机、1602

第二齿
轮、1603

固定座、1604

护壁、17

斜口、18

榨油滚轴、19

拦板、20

漏孔、21

过滤层、22

支撑架、23

管道、24

传输泵、25

精炼罐、26

离心漏网、27

离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榨油机用精炼装置,包括榨油罐(7)、进料斜口(13)、压力器(14)、榨油板(15)、压力板(16)、第二电动机(1601)、第二齿轮(1602)、固定座(1603)、护壁(1604)、斜口(17)、榨油滚轴(18)、拦板(19)、漏孔(20)、过滤层(21)、支撑架(22)、管道(23)、传输泵(24)、精炼罐(25),所述榨油罐(7)内部分别设有所述进料斜口(13)和所述压力器(14),所述压力器(14)底部连接所述压力板(16),所述压力板(16)上设有若干通孔,其底部设有若干齿牙,所述护壁(1604)分别连接所述进料斜口(13)和所述固定座(1603),所述固定座(1603)轴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602),所述第二齿轮(1602)和所述齿牙相啮合并连接有所述第二电动机(1601),所述斜口(17)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榨油罐(7)和所述榨油滚轴(18),所述榨油滚轴(18)连接有第三电机,其下方的所述榨油罐(7)的内部依次设有所述拦板(19)、所述过滤层(21),所述拦板(19)上设有所述漏孔(20),所述榨油罐(7)和所述精炼罐(25)外部均设有所述支撑架(22),所述榨油罐(7)底部和所述精炼罐(25)顶部通过所述管道(23)相连,所述管道(23)上设有所述传输泵(2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动机(1)、进料口(2)、行星轮机构(3)、转筒(4)、转轴(5)、横撑(6)、下料板(8)、锥形导料板(9)、落料口(10)、支撑板(11)、支撑杆(12)、离心漏网(26)、离心轴(27)、出油口(28)、离心电机(29)、搅拌室(30),所述电动机(1)和所述搅拌室(30)通过所述行星轮机构(3)相连,所述转轴(5)套装在所述转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竞伟夏跃飞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洛丰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