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OPCon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822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TOPCon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TOPCon电池包括电池基底,且所述电池基底的两侧表面分别为N面和P面;所述N面和P面分别独立地设置有线槽,且所述线槽内设置有栅线;所述N面的栅线包括层叠设置的镍磷合金层和第一铜锡合金层,且所述镍磷合金层与N面线槽的槽底相接触;所述P面的栅线包括层叠设置的镍硼合金层和第二铜锡合金层,且所述镍硼合金层与P面线槽的槽底相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替代了传统的银浆工艺,同时降低了接触电阻,尽可能提升了电池效率。尽可能提升了电池效率。尽可能提升了电池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OPCon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
,涉及一种TOPCon电池,尤其涉及一种TOPCon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提出,太阳能电池作为绿色转化方案,市场量大增,且未来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现有的新型太阳能电池主要以PERC电池为主流,但是随着技术的改进,PERC电池由于其理论效率问题,已经慢慢被TOPCon电池所取代。在增量市场中,TOPCon电池占据明显的优势,其理论效率可以达到28.7%。TOPCon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其制造工艺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栅线金属化过程,栅线的大小影响着太阳能电池板的吸光面积,因此也是电池效率提升研发的重点方向。
[0003]当前,工业上主要采用丝网印刷银浆的技术来制备栅线电极,然后经过快速烧结,银浆中的有机物挥发,银固化形成金属电极。这种工艺方法简单成熟,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然而,该工艺同时存在如下缺陷:(1)为了烧结成型,银浆中通常需要加入玻璃相,在烧结后,玻璃相会下沉到金属与硅的界面,从而导致接触电阻增大;同时,玻璃相的存在也会导致栅线的体积电阻明显增大;(2)丝网印刷对线宽和线高有一定的要求,受限于丝网模板的尺寸,进一步缩小栅线的线宽来提高电池的有效面积会变得越来越难;(3)银属于贵金属,且储量有限,随着太阳能市场的进一步扩大,银必将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0004]为了降低银用量,从设备角度出发,主要采用钢板印刷和激光转印的方法;从工艺角度出发,主要采用银包铜浆料替代银浆,这些都是为了降低银的消耗量,却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银储量有限而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
[0005]由于铜有着和银接近的电导率,是替代银的良好候选者。然而,由于铜的熔点高,且容易氧化,所形成的氧化铜无法通过高温进行分解,从而限制了铜浆的使用。另一种制备铜栅线的工艺路线为电镀Ni

Cu

Ag方案,该方案采用Ni作为底层,起到防止铜向硅基迁移的作用,同时可以通过热处理形成NiSi合金来提升结合力。但是NiSi合金层作为Si与Ni的中间层,仍然具有较大的电阻,从而显著影响了电池效率。
[0006]由此可见,如何提供一种新的栅线制备方法,替代传统的银浆工艺,同时降低接触电阻,尽可能提升电池效率,成为了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OPCon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替代了传统的银浆工艺,同时降低了接触电阻,尽可能提升了电池效率。
[0008]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TOPCon电池,所述TOPCon电池包括电池基底,且所述电池基底的两侧表面分别为N面和P面。
[0009]所述N面和P面分别独立地设置有线槽,且所述线槽内设置有栅线。
[0010]所述N面的栅线包括层叠设置的镍磷合金层和第一铜锡合金层,且所述镍磷合金层与N面线槽的槽底相接触。
[0011]所述P面的栅线包括层叠设置的镍硼合金层和第二铜锡合金层,且所述镍硼合金层与P面线槽的槽底相接触。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TOPCon电池通过在传统电池基底的N面镍层中掺杂磷元素,并在P面镍层中掺杂硼元素,使得镍层与基底的硅层在界面处形成镍硅合金的同时,于N面栅线接触位置形成富磷掺杂,并于P面栅线接触位置形成富硼掺杂,从而形成电子空穴传输,进而降低了接触电阻,显著提升了电池效率。
[0013]优选地,所述镍磷合金层中磷的含量为1

5wt%,例如可以是1wt%、1.5wt%、2wt%、2.5wt%、3wt%、3.5wt%、4wt%、4.5wt%或5wt%,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1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镍磷合金层中磷的含量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当磷的含量低于1wt%时,所起到的电子传输效果并不明显,且与直接沉积金属镍层效果接近;当磷的含量高于5wt%时,又会导致底层的镍磷合金层电阻率升高,进而增加电池的接触电阻。
[0015]优选地,所述镍硼合金层中硼的含量为0.8

4wt%,例如可以是0.8wt%、1wt%、1.5wt%、2wt%、2.5wt%、3wt%、3.5wt%或4wt%,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1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镍硼合金层中硼的含量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当硼的含量低于0.8wt%时,所起到的空穴传输效果并不明显,且与直接沉积金属镍层效果接近;当硼的含量高于4wt%时,又会导致底层的镍硼合金层电阻率升高,进而增加电池的接触电阻。
[0017]优选地,所述镍磷合金层和镍硼合金层的厚度分别独立地为0.1

1μm,例如可以是0.1μm、0.2μm、0.3μm、0.4μm、0.5μm、0.6μm、0.7μm、0.8μm、0.9μm或1μm,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铜锡合金层和第二铜锡合金层中锡的含量分别独立地为0.01

0.5wt%,例如可以是0.01wt%、0.05wt%、0.1wt%、0.15wt%、0.2wt%、0.25wt%、0.3wt%、0.35wt%、0.4wt%、0.45wt%或0.5wt%,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1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TOPCon电池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电池基底的N面和P面分别独立地开设线槽;(2)在所述N面的线槽内依次沉积镍磷合金层和第一铜锡合金层;(3)在所述P面的线槽内依次沉积镍硼合金层和第二铜锡合金层;(4)将所述电池基底进行热处理,即得TOPCon电池;其中,步骤(2)和(3)不分先后顺序。
[0020]优选地,步骤(1)所述线槽的开设方法包括激光刻蚀,且所述线槽在开设之后利用氢氟酸进行清洗。
[0021]优选地,步骤(2)所述镍磷合金层的沉积方法包括第一电化学沉积。
[0022]优选地,步骤(3)所述镍硼合金层的沉积方法包括第二电化学沉积。
[0023]优选地,步骤(2)所述第一铜锡合金层和步骤(3)所述第二铜锡合金层的沉积方法
分别独立地包括第三电化学沉积。
[0024]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化学沉积采用的电解液中包括氨基磺酸镍、氯化镍、磷酸和添加剂,且所述电解液采用氨基磺酸将pH调节至1.0

2.0,例如可以是1.0、1.1、1.2、1.3、1.4、1.5、1.6、1.7、1.8、1.9或2.0,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2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添加剂为本领域常规的添加剂,例如可以是磺酸、磺酰胺、磺酰亚胺等,只要能够起到添加剂的相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OPCon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TOPCon电池包括电池基底,且所述电池基底的两侧表面分别为N面和P面;所述N面和P面分别独立地设置有线槽,且所述线槽内设置有栅线;所述N面的栅线包括层叠设置的镍磷合金层和第一铜锡合金层,且所述镍磷合金层与N面线槽的槽底相接触;所述P面的栅线包括层叠设置的镍硼合金层和第二铜锡合金层,且所述镍硼合金层与P面线槽的槽底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OPCon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磷合金层中磷的含量为1

5wt%;所述镍硼合金层中硼的含量为0.8

4wt%;所述镍磷合金层和镍硼合金层的厚度分别独立地为0.1

1μm;所述第一铜锡合金层和第二铜锡合金层中锡的含量分别独立地为0.01

0.5wt%。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TOPCon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电池基底的N面和P面分别独立地开设线槽;(2)在所述N面的线槽内依次沉积镍磷合金层和第一铜锡合金层;(3)在所述P面的线槽内依次沉积镍硼合金层和第二铜锡合金层;(4)将所述电池基底进行热处理,即得TOPCon电池;其中,步骤(2)和(3)不分先后顺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线槽的开设方法包括激光刻蚀,且所述线槽在开设之后利用氢氟酸进行清洗。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镍磷合金层的沉积方法包括第一电化学沉积;步骤(3)所述镍硼合金层的沉积方法包括第二电化学沉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第一铜锡合金层和步骤(3)所述第二铜锡合金层的沉积方法分别独立地包括第三电化学沉积。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化学沉积采用的电解液中包括氨基磺酸镍、氯化镍、磷酸和添加剂,且所述电解液采用氨基磺酸将pH调节至1.0

2.0;所述氨基磺酸镍的浓度为450

500g/L;所述氯化镍的浓度为15

20g/L;所述磷酸的浓度为1

2g/L;所述添加剂的浓度为20

30g/L;所述第一电化学沉积包括:先在0.8

1.2A/dm2下沉积25

35s至镍磷合金层的厚度为0.08

0.12μm,再在4

6A/dm2下沉积20

40s至镍磷合金层的厚度为0.4

0.6μm,且沉积温度为60

70℃。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化学沉积采用的电解液中包括氯化镍、硼氢化钠、乙二胺、酒石酸钾钠和添加剂,且所述电解液采用氨水将pH调节至13.0

14.0;所述氯化镍的浓度为30

50g/L;
所述硼氢化钠的浓度为0.2

0.5g/L;所述乙二胺的浓度为30

50g/L;所述酒石酸钾钠的浓度为30

50g/L;所述添加剂的浓度为0.5

1g/L;所述第二电化学沉积包括:先在0.4

0.6A/dm2下沉积55

65s至镍硼合金层的厚度为0.08

0.12μm,再在1

3A/dm2下沉积50

70s至镍硼合金层的厚度为0.4

0.6μm,且沉积温度为5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磊施利君屠金玲蒋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晶洲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