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氮化合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775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44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含氮化合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属于有机材料技术领域。该含氮化合物的结构如化学式1所示:合物的结构如化学式1所示:合物的结构如化学式1所示:合物的结构如化学式1所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氮化合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0001]本公开涉及有机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含氮化合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又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是指有机发光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受到电流的激发而发光的现象。它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过程。相比于无机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主动发光、光程范围大、驱动电压低、亮度大、效率高、耗能少以及制作工艺简单等优点。正是由于这些优点,有机发光材料与器件已经成为科学界和产业界十分热门的科研课题之一。
[000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一般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空穴传输层、作为能量转化层的电致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当阴阳两极施加电压时,两电极产生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阴极侧的电子向电致发光层移动,阳极侧的空穴也向发光层移动,电子和空穴在电致发光层结合形成激子,激子处于激发态向外释放能量,进而使得电致发光层对外发光。
[0004]现有技术中,电子传输材料的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0005]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氮化合物,以改善器件的性能。
[0007]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含氮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氮化合物的结构如化学式1所示:
[0009][0010]其中,表示化学键;
[0011]X1、X2、X3、X4各自独立地选自C(R1)或N,且X1、X2、X3、X4中至少有两者为N;
[0012]L1、L2、L3、L4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

30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

30的亚杂芳基;
[0013]Ar1、Ar2、Ar3、Ar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基团、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

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

1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为6

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为5

2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

20的磷氧基或式1

1所示的基团,且Ar1、Ar2、Ar3、Ar4中至少有一者选自式1

1所示的基团;
[0014]E选自单键、O、S、C(R2R3)、N(R4);
[0015]W选自C(R5R6)、N(R7)、
[0016]环A、环B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

30的芳环、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5

30的杂芳环;
[0017]R1、R2、R3、R4、R7各自独立地选自氢、碳原子数为1

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

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5

20的杂芳基;
[0018]R5、R6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6

20的芳氧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烷硫基、碳原子数为6

20的芳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

2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5

20的杂芳基、或者,连接于同一个原子上的R5和R6相互连接以与它们共同连接的原子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5至30元环;
[0019]L1、L2、L3、L4、Ar1、Ar2、Ar3、Ar4、环A、环B、R5、R6上的各取代基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碳原子数为1

6的烷基、碳原子数为2

10的烯基、碳原子数为6

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7

20的氰基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6

20的杂芳基。
[0020]使用本公开提供的含氮化合物制备的电子传输材料,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能够使器件具有较低的电压和良好的发光效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1]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0022]图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4]100、阳极;200、阴极;300、功能层;310、空穴注入层;321、空穴传输层;322、电子阻挡层;330、有机发光层;340、空穴阻挡层;350、电子传输层;360、电子注入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性实施例。然而,示例性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性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
[0026]在图中,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区域和层的厚度。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0027]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主要技术创意。
[0028]本公开提供一种含氮化合物,所述含氮化合物的结构如化学式1所示:
[0029][0030]其中,表示化学键;
[0031]X1、X2、X3、X4各自独立地选自C(R1)或N,且X1、X2、X3、X4中至少有两者为N;
[0032]L1、L2、L3、L4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

30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

30的亚杂芳基;
[0033]Ar1、Ar2、Ar3、Ar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基团、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

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

1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为6

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为5

2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

20的磷氧基或式1

1所示的基团,且Ar1、Ar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氮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氮化合物的结构如化学式1所示:其中,表示化学键;X1、X2、X3、X4各自独立地选自C(R1)或N,且X1、X2、X3、X4中至少有两者为N;L1、L2、L3、L4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

30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

30的亚杂芳基;Ar1、Ar2、Ar3、Ar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基团、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

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

1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为6

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为5

2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

20的磷氧基或式1

1所示的基团,且Ar1、Ar2、Ar3、Ar4中至少有一者选自式1

1所示的基团;E选自单键、O、S、C(R2R3)、N(R4);W选自C(R5R6)、N(R7)、环A、环B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

30的芳环、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5

30的杂芳环;R1、R2、R3、R4、R7各自独立地选自氢、碳原子数为1

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

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5

20的杂芳基;R5、R6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6

20的芳氧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烷硫基、碳原子数为6

20的芳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

2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5

20的杂芳基、或者,连接于同一个原子上的R5和R6相互连接以与它们共同连接的原子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5至30元环;L1、L2、L3、L4、Ar1、Ar2、Ar3、Ar4、环A、环B、R5、R6上的各取代基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碳原子数为1

6的烷基、碳原子数为2

10的烯基、碳原子数为6

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7

20的氰基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6

20的杂芳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氮化合物,其特征在于,L1、L2、L3、L4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

18的亚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5

15的亚杂芳基;L1、L2、L3、L4上的各取代基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叔丁基、苯基、联苯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氮化合物,其特征在于,L1、L2、L3、L4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基团V1,所述未取代的基团V1选自如下基团所组成的组:
其中,取代的基团V1上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地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叔丁基、苯基、联苯基,当基团V1上的取代基的个数大于1时,各取代基相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荣荣黎俊聪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